类似这样的微博正在流传:“88年出生,12岁出道,15岁签英皇,18岁成影后,19岁怀孕,22岁成了三个孩子的妈,23岁分手,拿到30亿现金加2亿豪宅!很多23岁的女生才大学刚毕业,正在考虑着考不考公务员、和不和同窗的男朋友分手,但她已经站在人生的一条新起跑线上了。梁洛施,注定会是一个传奇!”
最近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请到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主任张维庆,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这段时间有一个数字把大家开始搞得很紧张,为什么呢?到2020年的时候,到适婚年龄但没有姑娘可娶的小伙子会达到三千万人,相当于整个大洋洲的人口数量,也就是意味着十多年以后,每五个男子中就有一个得打光棍了,问题到底有没有这么严重,一起来看一下。
最近,一个数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将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在7月15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形势不容乐观。男女性别出生比例失衡的问题,一经披露,立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有人甚至猜测,男女比例失衡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后遗症。
对此一直报以关注的还有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张维庆主任,作为已在全国计生领域担任10年主要领导职务的他来说,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也让他一直不能轻松。不少百姓对他报有更加深切的期待:男女比例失衡形势是否真的如此严峻?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这对我们未来的社会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三,四千万男性将成为光棍
主持人:今天我们会客厅请到的客人就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主任张维庆。张主任,先问个人一点的问题。您家中是男孩还是女孩。
张维庆:一儿一女,儿女双全。
主持人:一般有两个孩子的爸妈难免有些偏心,您是偏男孩是偏女孩?
张维庆:我是70年代初,当时是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所以生了两个。我更喜欢女孩。因为女孩是爸爸的小棉袄。
主持人:您说这话不怕儿子回去跟你叫板?
张维庆:儿子因为娶了媳妇有了家了。
主持人:这是张主任家的情况,但7月15号发布了人口性别比的比例之后,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将来说有三、四千万的男孩子找不到老婆,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样,有没有这么严重?
张维庆:现在新闻媒体对出生性别比非常关注,中央也很关注,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上,总书记、总理都讲到这个问题,要我们重视、关注这个问题,力争五年左右的努力,能遏制这个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
主持人:现在是116.9比100,就是简单地来类比的话要多出每一百个人的女性,男性要相应多出17个人差不多,出生的婴孩的比例来讲,我们进一个比较好比例结构应该是多少,世界上比较公认的比例应该是多少?
张维庆:按正常的性别比来讲,如果女孩子是一百的话,男孩子应该是103到107,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比例。像印度,像日本,这些国家它出生人口性别比在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都是偏高的趋势,所以这个问题是国际性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因为亚洲东方文化性别偏好就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重男轻女,性别偏好于男性,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色。所以这个问题就比较突出一点。
我们的文化对男女缺乏普适性标准
从接触女权主义理论到认同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多年中我都是独自在暗夜中摸索。
女权主义让我更理解妇女的境遇,它给了我思考和反省的工具,也满足了我的公平正义感。掌握其他男人所不知的知识,这让我有一种优越感。
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并不是什么异常的事。2006年之后,我开始认识到认同某种身份是一个有意义的姿态。这是我对女权主义举手之劳的贡献。
媒体权力和媒体管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原因都是媒体是体制的一部分——狭义的政治体制和广义的男性体制。“媚俗”这个词已经被用坏了,单就它的本义而言,仍然可以用于批评大众媒体对政治、男性、市场这三种权力的谄媚。
※成长
在当时男女平等是主流的观念,但非常空洞,关于什么是平等、怎样才能平等,这些知识极其贫乏,基本没有解释。如果没有接触女权主义理论,在精神世界中就会有一大片空白——正如很多男性作家和媒体人一样。
妇女权益本来就是一种体制内的话语,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这从来都有合法性。但在媒体和学校里,妇女权益从来都是被当作成就来报道和宣传,你看到的都是过去不好、现在好;过去没有、现在有,这让你在成长中一直为这个制度自豪。
在当时男女平等是主流的观念,但非常空洞,关于什么是平等、怎样才能平等,这些知识极其贫乏,基本没有解释。
当时的宣传中有一种“文学性”的倾向,以同情口吻将妇女的遭遇归因于传统的、“封建”的观念没有清除干净,文学作品和电影里会表现妇女的悲惨命运,采用同样的解释,而同情就是结尾。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我自己也写过这样的小说:一个姑娘没有机会上学,一起玩的男孩上学去了,他很喜欢她、同情她,拿书给她看,这女孩珍藏着这本书。但她嫁人后,却把书毫无意识地撕了给孩子擦屁股。这种虚构里没有男女平等的角度,我关心的是命运压迫对人的粗鄙化,“少女情怀”的被洗劫。
还有一种教育就是来自朱德《我的母亲》那样的课文:传统女性是伟大的,她们为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是值得赞美的,而我们很多人忽略了。“勤劳的母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作文题目,从小学到大学,我也写了一次又一次。
我母亲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她理所当然地包下一切家务劳动,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我的父亲的衣服脏了,他自己不在乎,我母亲在乎:“别人会以为你的老婆很懒,不给你换衣服。”
但母亲也会一再强调,她因为是女孩而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她一直给我们讲,她的小学成绩很好。虽然她把失学的原因归为父母早逝,但她显然觉得自己本来应该有上学的权利,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农村,夏天男人不仅穿短裤,甚至可以穿内裤,而女人连较短的裤子都不能穿,更不能穿裙子,那是违反传统习俗的。但我母亲就会穿,把它当作城里人的时尚,也给我妹妹穿。
我的家庭中没有重男轻女,而是“重女轻男”,妹妹是独生女,极其受宠,这个不知道怎样解释。父母对妹妹的宠爱让我感到女孩的体验是重要的。但我奶奶——更传统的妇女,对这事是极其反感的,她认为女孩不应该得到这种宠爱。
上世纪80年代,我和很多人最崇拜的明星是刘晓庆,她有一种反叛:“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她演了一些有意识地呈现人和女人的本能和欲望的电影,比如《原野》和《欲望的金苹果》,“欲望的金苹果”是那时评论界的一个流行词。
80年代的文化热潮自然地带来了各种西方理论,也包含着女权主义。当时的人们寻求思想上的突破,一方面认识到应该更加重视人和女人的个体权利,一方面把女人的命运描述为男性斗争的工具。当时把从《红高粱》到《菊豆》的那些张艺谋电影,都理解为以欲望、本能、野性为力量的反叛,而没有意识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借助甚至利用了女人。
大学毕业的那年,我读到《第二性》,它带给我颠覆性的全新知识,从书的名字开始,还有“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塑造的”那句名言。波伏娃的著作有一种既不同于男性写作、也不同于传统女性写作的“女性气质”。她关注女性的经验和内心生活,但不柔弱“优雅”,有一种敏锐的哲学的思辨力。
如果没有接触女权主义理论,我就不会知道有《为女权辩护》、《女人的奥秘》、《性政治》这样的书,也不会理解和认真对待一些男性思想家的主张,比如穆勒写的《妇女的屈从地位》,更不会批判性地阅读卢梭的教育论。我会以为这些思想家根本就不存在,在精神世界中就会有一大片空白——正如很多男性作家和媒体人一样。
※寻找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给我带来极大的震动。
原来有“女性缺失”这样一种病,像记忆缺失,她们不在,却丝毫不被知觉。
95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给我带来极大的震动,其程度不亚于后来北京奥运会对某些人的震动。和奥运会一样,当年的世妇会被当作一个中国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象征,但它带给我的喜悦与此无关。关于它的消息让我意识到,男女平等原来是一个世界性的、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它不是附属于“社会发展”的,应该独立解决。
我在《成都商报》写了一篇专栏文章,标题是:《何为男女平等》,它提出一个问题:各种行业中性别比例的相等,是不是就等于男女平等了?这是我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文章之一,很欣慰于自己看到了比官方宣传更深刻的东西。现在看来其中的思考是粗浅和混乱的,当时我有的还只是“解放妇女”的观念而不是妇女自主的意识,而且在价值判断上还是非此即彼的。
那年晚些时候我去了北京,在长安街上坐车看到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以为那就是世妇会会址,很激动,很想下车去参观。也许这种愿望中包含着一种文学化的态度:对妇女集体抗争场面的想象和欣赏。
世界妇女大会让我意识到传统的男女平等宣传不但是肤浅和简单的,而且还有一种屏蔽的作用,让我们无法深入了解女性和性别关系。所以我想知道更多。
后来我买了一本《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编注:美国妇女健康运动的经典著作,第六版于1998年在大陆翻译出版),还推荐给很多人。在王小波出名之前,我读到了他的手稿,虽然他并不想宣传女权主义,但他的小说在性和性别关系方面探讨得很远,在杂文中他经常提到自己有一个女权主义的妻子。
李银河做了很多教科书式的介绍工作,通过她,我认识到女权主义是一个有来源、有体系的思想系统,而且了解了女权主义在很多基本问题上的讨论。
我在寻找……2003年到2004年,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伯克利最光荣的历史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它的传统和氛围让我对民权运动产生了兴趣,在那场运动中,女权运动的争议是无可回避的。
伯克利带来的启示太多了。原来有“女性缺失”这样一种病,像记忆缺失,她们不在,却丝毫不被知觉。在那里,我第一次结识了女权主义者,她们当中有学生,也有老师,原来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并不是什么异常的事。一位女权主义者推荐我去看了《阴道独白》,我震惊、欣喜:原来女人造反这样让人高兴!而且女权主义可以这样有创造性和艺术魅力。
那个演出非常成功,结尾是全场一起高喊“Cunt”,也许大家起初有些难为情,但放开之后就体会到一种抗争的欣喜感,完全没有暧昧和色情的色彩。当然对我来说这完全没有挑战,但它的中文词在中国好像几乎没办法喊出来。
一位教徒听说我看了这个戏,她对我说:“妇女权利可以谈,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个’来谈呢?”但我当时认为这是必要的,神秘化和污名化本身就是一种歧视或或控制。
我还读到德沃金(编注:美国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强烈反对色情产品和对妇女的暴力)一篇激烈控诉男人的文章。我觉得真好!我们真该骂。我意识到自己也在其中,但这并没有让我尴尬,也许是因为和其他一些男性相比,我占到的便宜其实很少吧。
当时我是一个时事新闻编辑,我们总是以宪政、民主、自由解读中国政治中的一些问题,女权主义让我对极权政治批判有了新的理解。现代政治理论其实是开放的,男人往往认为对很多问题已有既定结论,其实没有谁是真理掌握者,对民主、宪政这些问题,不应该有刻板简单的答案。
德沃金认为色情作品是对妇女的损害,而我此前认为色情是一种言论自由,甚至是对禁锢的反抗,她提供了另外的思路,不过她没有完全说服我。所以,或许女权主义对我的改造并不彻底。比如香港明星的所谓“艳照门”,我为“了解真相”而看了,这似乎是个“更重要”的理由,但“兽兽门”我到现在都没有看,克制了自己窥淫的欲望,但这也可以解释为张柏芝对我的吸引力大于兽兽?
※认同
如果有人说我还不够女权主义者的资格,我不反对,这是一个提醒,但这不会使我受打击、从此和女权主义划清界限。
图:2009年11月25日,长平在广州新媒体女性网络组织的反性别暴力活动上讲演:“性别报道之大惊小怪”。
从接触女权主义理论到认同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没有女性经验,只能努力理解女性的境遇;我没受过系统的女权主义教育,除了那点传统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其中有些还需要后来的学习去修正;我没有机会和其他女权主义者和她们的活动更早地建立联系;在我的日常精神生活中也没有女权主义的资源——如果想讨论民主宪政或诗歌,那周围会有很多资源,也可以有很多朋友一起讨论,但在女权主义这方面,我几乎得不到支持。所以这十多年来,我都是在暗夜中独自摸索。
女权主义让我更理解妇女的境遇,它给了我思考和反省的工具,也满足了我的公平正义感。我对女权主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自由主义的:重视个人的自由、权利、选择。掌握了其他男人所不知的知识,这让我有一种优越感。
2006年之后,我认识到认同某种身份是一个有意义的姿态,于是我想,假如有人问我是不是女权主义者,那么我应该有一个回答,这是我对女权主义举手之劳的贡献。强调身份可能有副作用,比如自我设限、自我膨胀、拉帮结派。如果不以有意义、有贡献为前提,我不会说我是什么“者”。
有人会说我们这些男人是“同情”女权主义或对女权主义“友好”的,这种说法是把我们当成了“别人”。我对女权主义感兴趣时没觉得自己是“别人”,没觉得自己像外星人看地球,我是包括女性在内的人类的一分子。
你可以说我对女权主义了解不多,或者做得不多,我应该慢慢地了解得更多,做得更多。你也可以说我不够资格,我不反对,这对我是一个提醒,但这不会使我受打击、从此和女权主义划清界限。
当进入到一个女权主义的活动或话语场,我不会感觉自己是“他者”,虽然可能会被提醒是。当我要去为女人说些什么的时候,包括现在接受这个访谈的时候,则是不自信的。我觉得我应该以反省的精神、倾听的姿态来面对女权主义。
我写女权主义的文章,比写一个纯粹“男性”的话题更谨慎,我怕成为为女性“代言”的男性。有人说过:男性占领的论坛已经够多了,至少要把女权主义的论坛交给女人。我一直记得这句话。甚至也许我不写,而是先看别人怎么说。比如关于歌曲《常回家看看》和性别歧视的话题,我当时很想写,但我认为女权主义者会写得更好;对邓玉娇事件,我也认识到了从女性权利的角度,但我也没写。——在这方面我有很多关注的话题,但因为类似的原因,都没写。
我定位是一个通过文字自我表达从而影响别人的人。有些时评作者很看重市场,要就最热门的话题发声,我不完全是这样。我希望带给读者新的东西,假如他们有一定局限的话,希望能帮他们打开,在他们认同了我别的观点之后,也可能“顺带”通过我理解女权主义。我正想写一篇关于张艺谋的男性霸权主义的文章,准备发到有影响的地方——有“男性气质”的媒体上。这些都不是策略,而是我现在能做的。
我从来没进入“圈子”,也没想过“投诚”。我对女权主义的观念、行动感兴趣,但不一定要和她们一起干什么。不党不群是我的原则,希望以此在男权社会中保持遗世独立。
※工作
到南都周刊之后,我开始基于妇女权利去营造编辑部的工作环境。我的编辑可以把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公开的主张。性别报道是不符合主流媒体的市场利益的。至少我做了一些性别报道,没有得到什么回报,我只是出于公正理念而不是市场考量。
在《成都商报》和《南方周末》,我写了一些关于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文章,那时我们把妇女和儿童放在一起。还记得,有个替成都商报社提供快餐的妇女是我的忠实读者。
在《南方周末》,我做过关于拐卖妇女的调查报道,这类报道的传统模式都是男性解救—女性被解救,而我直觉地认识到应该重视妇女的感受和选择,被拐卖是一种伤害,被解救可能又是一次伤害。
2004年我从美国回来,在《外滩画报》工作。那年出现饶颖与赵忠祥的纠葛事件,大部分媒体都是“看热闹”的,讽刺赵和饶的都不少。我就自己拟了一个题目:“每个女人都姓饶”,并通过介绍找到了一位作者写出了这篇文章。看了之后,我的感觉是:哇,真好!就像我自己写的一样。
当时我还不了解,虽然有些妇女权利报道也能得到男性的支持,对男权文化的批判却并不是。后来我才知道女权主义的哪些方面是容易说的,哪些是被认为不重要的,哪些是会被排斥和抵制的。
当时外滩画报社只有两位女编辑,在那里,以及后来在《南都周刊》,我都会考虑编辑部的性别比例,这首先是出于工作效果的考虑,如果编辑部只由男性主导,对报道的认识会有偏颇,会忽略一些报道类型,比如生活报道——这样想似乎也有些二元论。
到南都周刊之后,我开始基于妇女权利去营造编辑部的工作环境。我会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告诉编辑记者们,办公室里不能出现性别歧视和性骚扰的语言,不能用“婆婆妈妈”或“娘娘腔”这类词。我会告诉自己的领导,抱怨女员工要休产假是错的,而且会尽量替她们争取一点待遇。
在我当时的工作环境中,女权主义可以作为一个公开的主张。有些编辑对女权主义不陌生,也知道我认同,她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谴责办公室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我们组织了一些女权主义的报道,一些女权主义者集中几次出现在《南都周刊》的话题里,这是我的作用。有一次编辑报选题说,有个女权主义者写了一个经常“骂男人”的博客,我当即说好!做人物报道。
但这些报道做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当时我对那个杂志整体上都没有信心,更没有野心去创造一个怎样的阵地,虽然想做点贡献。
我没有那个权力,去建立一个性别平等的工作制度,也许当时有些编辑只是屈服于我的“淫威”。在我离开之后,有人抱怨说办公室里又重新出现了性别歧视的语言。
性别报道是不符合主流媒体的市场利益的。至少我做了一些性别报道,没有得到什么回报,我只是出于公正理念而不是市场考量。
性别报道既没有读者,又没有广告。按说它应该有女性消费品的广告市场,但这些广告恰恰都到那些歧视性的媒体上去了,因为女权主义也不符合消费主义,这是一个很难摆脱的圈套。
对女权主义话题,大多数时评编辑不感兴趣。我得靠我积累的名声,和与他们的长期合作,塞些“私货”给他们。读者的反响也远没有其他题材大,有些人会这样给我留言:“长平老师,你最近怎么总关心这些琐事?”
什么是媒体的价值?我认为媒体就是:保证意见的自由市场——展示事实,揭示观点,在辩论中寻找真相,探求真理;监督公权力,体现民主政治;提供自我表达空间,特别是那些少数边缘人群的自我表达,即使这种表达不为大多数人了解和支持。
大众媒体的话语权力已经太大,以至让它失去了反省意识。媒体霸权和媒体管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原因都是媒体是体制的一部分——狭义的政治体制和广义的男性体制。
大众媒体需要批判。学校和职业教育中都缺乏性别意识,导致媒体经常犯一些错误。话语权力自我膨胀,以为自己了解一切,能调查清楚所有事情,能解决所有问题。迎合市场,被商业操控,还以为敬业。“媚俗”这个词已经被用坏了,单就它的本义来说,仍然可以用于批评媒体对政治、男性和市场这三种权力的谄媚。
没有市场的时候,市场是反抗;有市场的时候,市场就成为权力。如果你已经很商业化,还觉得自己是在反抗,那就是矫情了,装不懂了。
※前途
人和社会、人和政府、人和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彼此间的关系都是那么不安。大自然中本来就有很多东西让我们恐惧,社会还在制造更多恐惧。我愿把自己的恐惧说出来——即使我们不能战胜它,也要去战斗。
左图:2009年11月23日,长平在反番禺垃圾焚烧厂建设“集体散步”活动中通过手机发布现场消息。后来他在专栏中详细记录了散步过程。
我没有很好地筹划过自己的前途。当《南方周末》新闻部主任的时候,应该小心报道,争取当副主编、主编,但我没有。如果说当时年轻不懂事,后来又有了几次当副总编的机会,那我应该汲取教训,但还是没有。
我也不在乎自己在这行业中的前途。我在乎的是:我想写的写出来了没有,很遗憾,很多时候都没有。
客观地说,我的前途要看媒体的发展。也可能将来有一天我会完全没有地方发表文章,也有可能会变得有很多人争抢我的文章,这都不重要。所以女权主义没有兑换成我在这行业中的利益,也不重要。
这个行业从来没给过我安全感。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但从生命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注定没有安全感。我们的社会在给人安全感方面做得很差,人和社会、人和政府、人和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彼此间的关系都是那么不安。大自然中本来就有很多东西让我们恐惧,社会还在制造更多恐惧,比如说“女人是魔鬼”,比如说男人和女人是无法沟通的不同物种,这都是不安全感的来源。
人的生命有很多飘零的、脆弱的成分。安全感来自更开放的舆论,更开放的心灵,更多交流的可能。
前一阵我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采访,说“我愿意把自己的恐惧说出来”。有些人认为,要说出勇敢才能激励别人,这是对的,但不说出恐惧却是不尊重普通人的感受。不能真正面对恐惧,就不能真正寻到克服它的办法,只能在原地打转。这还容易导致自大和自欺——相信“我们都是不怕的,专制制度是胆小的”,用“愚民”这个词会有点严重,但可能导致愚民。而且这在自我鼓劲之余未免有些功利性,仿佛是因为我们能战胜它,所以我们才去战斗。——即使我们不能战胜它,我们也要去战斗。
这也是女权主义令我欣赏的地方,她们主张把真实的生活经验叙述出来,无论那是好的还是坏的,而男性文化会主张只讲好的——“只做正面报道”。
巴菲特有云“如果说钱买不来幸福,那他只是不知道去哪买”。天价分手补偿当然可以买来幸福,但是如果男人希望女性进化成一种以豪宅和钻石为满足的宠物或生殖机器,再如果女性自己也以此为追求,那么她们失去的是获得更多幸福的机会……
ⅸ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人们为何敬仰梁洛施 健康的女权主义为何难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