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给干部“诊病”莫玩“脱口秀”

 郑州市二七区区委书记朱是西在讲到当前部分干部的“病态”现象时,“诊”出九种“病态”:一是不敢破难攻坚,患上“畏难病”。二是不善解决问题,患上“僵化病”。三是不敢担当责任,患上“推诿病”。四是不愿主动作为,患上“懒惰病”。五是不肯寻求突破,患上“恋旧病”。六是不能雷厉风行,患上“拖拉病”。七是不能静心干事,患上“浮躁病”。八是不能持之以恒,患上“疲沓病”。九是不愿为民办事,患上“老爷病”。他说:“既然纳税人养活着我们,我们就应该为群众服务、负责。养只鸡还能下蛋呢,如果占着位置不干事,还不如用这些钱去买一只鸡!”(3月18日《河南商报》)
  “九种病态”,在干部队伍中比较常见,也比较顽固,相信大家都见得很多,甚至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是这位领导的归纳,却比较“生动”,比较“形象”:每种“病症”一律三个字,从语言用词上说,很规整。可就是不知道,这种整齐的归纳有什么意义?
  领导归纳的“三字病”,其实都是常识的重复,而且我以为,这些“病”的表现也好,性质也罢,很多其实是趋同的,包括成因,那么是否用得着一律以这种“华丽辞藻”来指出问题,我看这本身就有一个务实不务实的问题。
  旧时的八股文,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语言格式往里添加内容,结果难免是内容要服从形式,但即便这样,那种格式化的语言也还是有些味道可品的,起码好听好看。“三字病”这种语言表达方式,说实话,没啥语言技术含量,有的还显牵强,比如“不愿主动作为”,领导说这是“懒惰病”,而我以为,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不作为,其性质绝不仅是“懒惰”,而多是不愿担责、不敢碰硬等原因,实质问题是失职渎职,其实和他所说的“推诿病”、“老爷病”属于同类问题。这么一条一条地费力归纳,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对问题的定性,都不十分准确,何苦费这个力?
  “还不如买只鸡”,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服务、不负责,拿“下不下蛋”比喻,这不叫“话粗理不粗”,根本就没啥逻辑性。
  有些领导讲话,爱玩辞藻,玩“口秀”,原本通俗易懂的道理,完全可以用简单词句表达的内容,偏爱找些花哨“辞令”玩,比如过去有些领导爱说,“定位子,押担子,兑票子,不挣票子让位子……”如此“生动”“鲜活”的领导语言,要我看既没有艺术性,也无益于思想表达,不过是卖嘴。
  队伍有“病”,应该多研究医治之道,而不是辞藻玩得多漂亮,狠话说得多么煽情,某些明摆着而又常见的问题,更无需刻意归纳总结,因为那早就是常识。功夫还是下在“治病”上吧。

⑶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给干部“诊病”莫玩“脱口秀”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