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专版(第四期)
2012-3-3,主编:高翊凯
国学讲坛:走进《论语》(三)
10、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分析】 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看似没有正面回答,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而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
11、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 子夏问孔子:“(《诗经卫风硕人》说)‘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珠流转啊,粉白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这让我想到,)礼节仪式是不是在(仁德之)后呢?”孔子说:“能启发我意思的是你商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了。”
【分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就不会画出好看的图案。 在这里,孔子的教育方法非常独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后人研究。
12、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那样。如果得罪了天,向谁祈祷都是没用的。”
【分析】灶,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爷”; 奥,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古时尊者居西南,因此奥神地位尊于灶神,但由于灶神比奥神更贴近百姓的生活,能对百姓产生实际益处,因此“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孔子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将问题引到一个更深刻的层次上,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在这里可以指“天理”、“道”,或自然规律,违背了天,就会自食恶果,自然“无所祷也”,所以避免恶果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守“天理”,而不是事后的祈祷。孔子此言,这确实是高见!
13、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选择住处却不与有仁德的人在一起,那里算得上是明智的呢?”
【分析】人的成长与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仁人。过去孟母择邻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1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去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怎么能称作“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分析】这句话中,孔子肯定了人们对富贵的欲望,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所谓“见得思义”,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为了金钱什么坏事都敢做的今天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1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如果早上明白了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是可以的。”
【分析】 孔子终生孜孜不倦的探求“道”,以之为人生的追求,故有此叹。反看当今社会,人们利欲熏心,没有高的人生追求,以“一夜暴富”为梦想,是“朝为百万富翁,夕死可矣”,高下之分,一见即知。几年前潜心学问的钱钟书先生去世了,有媒体评论:“大师远去了,是否大师的时代也随之远去?”,若依此看,恐怕中国的“大师的时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呜呼!
16、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或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够成为真正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分析】这是我最喜欢的《论语》中的几句话之一,时常拿它鞭策自己。话虽然短,却将道理说绝了,堪称经典!
囟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