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中国造奥运制服"何以吵翻天?

"中国造奥运制服"何以吵翻天?

当美国广播公司率先披露,即将出席伦敦奥运开幕式的美国代表团奥运制服,是由美国的拉尔夫•劳伦公司转包给中国厂家生产后,事情在短短几天内便“上纲上线”:先是奥运代表史蒂夫•伊斯哈艾尔和参议员科尔斯滕•吉利布兰德给美国奥委会主席劳伦斯•普罗布斯特写信,抗议选择“中国制造”的制服,继而伊斯雷尔等一干民主党议员联名致函美国奥委会,称后者“不爱国”,让美国制造业“丧失10亿美元以上收益”,并要求确保今后所有美国队制服均为“美国制造”;而这场“民族主义”、“爱国秀”的最高潮,则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议员哈里•里德在国会山召开新闻发布会,将美国奥委会选择中国制造奥运制服称为“应感到羞耻之事”,并扬言“美国奥委会应把所有制服收集成一堆烧掉”,建议赴伦敦参加奥运开幕式的美国运动员索性只穿一件印有“美国”字母标志的衬衫就可以了。
在美国当代政治语汇里,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通常属于“政治不正确”的范畴,美国政治家也好,传媒和公众也罢,推崇的通常是自由市场、门户开放和“体育无国界”。既然如此,这突然迸发的“民族主义”,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必须看到,由于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社会的确蔓延着对“就业外流”、“贸易不平衡”的怨气,认为正是这些“可恶的外国货”抢走了美国人宝贵的饭碗,只有抵制、拒绝,才能确保美国人的利益,重归“昔日的好时光”,不久前拒绝中国造军服的美国大兵,此次参与联署拒绝中国造奥运制服的美国奥运选手,以及众多扬言“抵制拉尔夫•劳伦产品”的美国网民,其动机大多出于这种朴素的、不假思索的怨气。
但这并非问题的关键。
在政客和政党层面,大谈“美国制造”的动机并非真正的“民族主义”,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现实主义。
正如近一年来大多数民调所显示的,“经济与就业”是美国选民最为关注的议题,很显然,在大选年里,选民最关注的,就必然会成为政党、政客所最热衷谈及的。正如不少美国媒体和分析家所指出的,美国奥运代表团的制服长期以来就不是“美国制造”,如果说此次的制服至少品牌承包商拉尔夫•劳伦好歹是家美国公司,那么2002年盐湖城冬奥、2004年雅典奥运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奥运制服连品牌承包商都不是本土的(加拿大公司罗茨——加拿大),最终制造商更是连国籍都不知道,之所以以前“视而不见”,此次“耳聪目明”,奥妙就在于,如今“经济与就业”是热点。
通常情况下,切入民意关注热点、取悦选民的上策,是对症下药,如选民关注经济和就业,政党、政客便应拿出一整套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的政纲、方略。问题在于,此次经济衰退的势头实在太汹涌,不论在朝、在野的政党、政客,都无法拿出这样一套政纲、方略,且一系列民调结果表明,即便拿出,公众对其信任度也是相当有限的。
既然“对症下药”行不通,那么借题发挥、制造声响,显示自己对公众话题、热点问题的关注、热情,就成为退而求其次的必然选择。正如《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怀特费尔所直言不讳的,两党议员之所以打破党派界限,争先恐后表现出对“外国制造”的愤慨和对“美国制造”的热爱,说到底是为了不在“就业岗位外流”这个选举焦点话题上被政治对手占据“制高点”,实质是“政治的装腔作势”。一言以蔽之,在政客和政党层面,大谈“美国制造”的动机并非真正的“民族主义”,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现实主义。
因为其动机是现实主义的,所以“不要外国货”的声音虽大,实质动作却未必很大:奥巴马政府仅轻描淡写一句“索契冬奥会力争穿上‘美国制造’”,便把皮球踢到大选后,届时时过境迁,如何演绎便很难说了——早在近20年前,美国就有议员和政府官员大谈“抵制中国造美军军装、符号”,如今20年过去,美国大兵不还是在抗议“中国军装穿上身”么?
毕竟,政治秀要做,经济账也是要算的:奥运制服是纯民间赞助,硬要“美国制造”则成本大增,结果只能把赞助商吓走;五角大楼采购中国造军服,目的同样是节约宝贵的军费,倘真为了“支持国货”而增加开支,苦于政府赤字居高不下、军费捉襟见肘的五角大楼和白宫怕是要抓狂的。当热点聚焦时秀一下“爱国心”,热点一旦转移,恐就会该干啥还干啥了。
真正“绝不肯流入外人田”的,则是真正的“肥水”,而这种“爱国主义”则往往是声音小、动作大,甚至惟恐被媒体过分关注的,比如前年、去年闹过一阵的美国空军加油机合同,本来中标的明明是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结果硬是被本土的波音公司虎口夺食——要知道那可是价值350亿美元的“大肥肉”,和奥运制服这政客口中也不过“可能达10亿美元商机”的鸡肋,不可同日而语。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国造奥运制服"何以吵翻天?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