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旧报纸上找到的韩素音旧照。音容笑貌,
宛在人间。
11月2日,传来了著名作家韩素音逝世的消息。对于老一代人来说,这可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次韩素音来中国都会受到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都会在报纸头条登出。一个作家,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享有这样的殊荣,原因在于,她的传奇经历和她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异国情侣的女儿
韩素音是笔名,本名周光瑚。她的父亲叫周映彤,是清末1903年派往比利时学习铁路和采矿工程的留学生。他在布鲁塞尔邂逅一位具有倔强的叛逆性格的贵族小姐玛格丽特·丹尼斯。这对一见倾心的情侣冲破了白人社会的种种偏见和双方家庭的重重阻力,结成了伉俪。
1913年,对中国充满幻想的玛格丽特相随她的"中国王子"来到了四川成都。有着太多苦难的落后中国,与玛格丽特的想象相去太远了。她无法适应旧式封建大家庭的生活。于是,周映彤带着妻子来到比利时人参与修建的陇海铁路工作,此后一直供职于河南北京等地的铁路部门。1917年,在河南信阳,玛格丽特生下了大女儿周光瑚(Rosalie Elizabeth Kuanghu Chow),小名罗莎莉。
罗莎莉长大后,感到痛苦的是她的欧亚混血儿血统。那个时代,这些在中西合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从他们出生伊始就须承受双重的压力。不过,因为爸爸是中国人,在罗莎莉身上毕竟有着中国人的血统,而且因为她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缘故,这种中国情缘随着罗莎莉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强化,乃至根深蒂固,永远刻在了她的心里。正因为如此,当日寇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罗莎莉毫不迟疑地将自己放在一个爱国的中国人的位置上。
1930年底,罗莎莉从教会办的北京圣心中学毕业了,倔强的她还不到15岁就在北京协和医院找到一份打字员的工作,从此开始了她的独立生活。1933年,她考进了燕京大学医预系,与曾任周恩来秘书和翻译的龚澎是同学。两年后,韩素音得到了比利时政府的奖学金,来到母亲的故乡布鲁塞尔,在自由大学继续学医。在比利时,她经常陪伴外祖父,给了老人晚年的温暖。
罗莎莉在自由大学刚学了两年,"七七"事变的炮声就打破了她平静的留学生活。她写道:"中国是我的灵魂和生命!"1938年,她不顾外祖父的劝阻和挽留,从法国马赛乘船,踏上了归国之途,决心参加抗日救国大业。在船上她遇到了刚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唐宝璜。两人陷入情网,回到中国不久,就结了婚。
走上写作之路
在抗战大后方,四川成都南门外的产科医院,罗莎莉当上了一名助产士。这个工作使她真正接触到了中国社会,亲身体会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也就是在这里,罗莎莉在美国女传教士玛丽安·曼雷医生的帮助下,写出了她的第一部作品–《目的地重庆》(英文原名Destination Chungking)。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和美英结成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盟国。美英各界很想了解中国的情况。她的这本书正当其时,第二年就在美英两国出版。《目的地重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在讲述她为抗日而弃学回国、从武汉到重庆的个人经历的同时,向美英等国的人民介绍了正在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的情况。这本书的问世,使罗莎莉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也使她看到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实力,为她以后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做好了铺垫。也因为在这本书上的署名,罗莎莉从此改名韩素音。据说,韩素音这个笔名是"小而平凡的声音"的意思。
1942年5月,唐宝璜被派往英国任中国大使馆代理武官,尽管两人关系有摩擦,韩素音还是随之来到伦敦。在伦敦,韩素音又燃起当医生的愿望。她开始重新补习功课,1945年考入医学院,一边学习,一边打零工,1948年终于获得了医学学士的学位,小时当医生的愿望在历经艰难后实现了。
当时,唐宝璜作为国民党军官已在内战中死于东北战场。韩素音很想回国,但她变得谨慎了,她不想径直投入那还不明究竟的沸腾的"热锅"里去,想先在"锅沿"上看一看:这场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究竟能不能消除旧秩序的弊病,会不会接受我这样一个国民党将军的遗孀?就这样,韩素音来到了香港,来到了新中国的大门口,悄悄地、仔细地观察着,中国发生的变化。
在香港行医的韩素音,在行医之余,又重新开始了文学创作,写下不少优秀的作品。这些文学成就最后使韩素音在60年代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1952年,韩素音与出版商康柏(L.F.Comber)结婚,随后迁居东南亚。两人离婚后,韩素音才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她与印度的一位上校陆文星结了婚,并与之白头偕老。她曾写道:"我的一生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向世界介绍中国
1956年,已经取得英国国籍的韩素音再也克制不住自己梦魂萦绕的思国之情,怀着一颗好奇和疑惑的心回到了阔别了20多年的北京,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此以后,韩素音几乎每年都要来中国一次,用她那深沉的爱做动力,来了解中国、研究中国。韩素音的赤子之心不仅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敬重,而且也得到了中国诸多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赞许。每次回到中国,都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这个以写爱情小说闻名于世的女作家也因此把她的写作方向、题材和内容逐渐转移到介绍中国情况方面,写下了许多关于中国的著作,如《早晨的洪流》(The Morning Deluge)、《拉萨,开放的城市》(Lhasa,the Open City)、《盼到黎明》(Till Morning Comes)等。并且还用口头演讲的方式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搭起一座座互相了解、互增友谊的桥梁。
五六十年代,当中国还处于与西方国家隔绝的时期,韩素音不仅支持中国,而且还保持了同周恩来等领导人直接接触的机会。据说,她还曾担当周总理与法国总统戴高乐之间的"特使"。当时,她成了中国政府在海外的知己朋友。为此,1956年她想去女儿留学的美国时,竟被麦卡锡主义者拒之门外,不准入境。而文革中,韩素音由于拒绝为江青立传而被江青诬陷为美国特务。
韩素音一生作品大约有40种,且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闻名世界文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韩素音从1964年至1982年,陆续写出了包括《伤残的树》(The Crippled Tree)、《凋谢的花朵》(A Mortal Flower)、《无鸟的夏天》(Birdless Summer)、《吾宅双门》(My House Has Two Doors)、《凤凰的收获》(Phoenix Harvest)在内的5部自传体纪实小说,叙述了从她曾祖父起,直到她自己前后四代人的经历,通过时代、国家、民族、家庭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而又互相交织的历史,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巨变。在这些作品中,韩素音倾注了她对中国的无限深情和依恋。
影响长久在
1967年起,韩素音定居在瑞士洛桑。许多著名的欧洲文学家如拜伦、卢梭、雨果和狄更斯曾先后在洛桑居住过,故有"国际文化城"之称。韩素音选择这里作为终老之处,为小城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韩素音这个名字,我早年就在中国报纸上见到过多次,对这位能受到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的作家充满好奇。80年代,汉堡有个天地书店,摆着韩素音的自传作品《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立刻就买了下来。通过作品对她的传奇人生有了一些了解。那时,西方关于中国的书籍还不太多。许多德国人,都是通过赛珍珠、林语堂和韩素音的作品来初步了解中国的。他们许多作品的德译本,我都见过。
听到韩素音逝世后的消息后,我准备写篇短文,就到汉堡市公共图书馆查阅了一下,想以德国为例,看看她究竟留下什么样的影响。
在德国最有代表性的百科全书,30卷本的《布洛克豪斯》里,我查到了韩素音(Han Suyin)这个词条。词条介绍说:
韩素音,英文名Elizabeth Comber,父中国人,母比利时人,女作家,1917年9月12日生于河南。她的小说畅销于世,大都以东亚为背景。她也写有关于今日中国的书籍。接着列举了她的3本著名小说、2本自传和2本纪实报道,其中包括1994年出版的《周恩来传》。
汉堡市公共图书馆定位是面向大众的普及型图书馆,藏书有出有进。一些几年无人阅读的书籍就会被剔除出去,腾出位子存放新书。但我在该市图书馆的电脑上,一下子就查到了韩素音的5种著作,3种出借了,书架上找到两本。
在德语版四卷本的《世界文学百科词典》(Lexikon der Weltliteratur)里,我也找到了韩素音的词条和更详细的介绍。看来韩素音虽已逝去,但她在世界文学的殿堂里,已留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韩素音本人用英语和法语写作。1989年,在她的资助下,中国翻译协会开始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大赛。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授予韩素音"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的称号。有人评价说:"她对我们国家来讲,是很宝贵的人。现在中国变化很大,这些年年轻人都已经忘掉她了。但过去的人都知道她。她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让外国人了解当时的中国,也让中国人了解到外国,她特别爱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韩素音:根在东土 心连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