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国学专版(第十二期)

国学专版(第十二期)
主编:高翊凯  2013-1-23
国学讲坛:走进《孟子》(一)
【编者按:由于准备和应付期末考试,本专版12月和1月没有及时出刊,直到今天才接着11月的第十一期出第十二期,在此向各位读者道歉!】

{  从本期开始,专版将开始与大家一起走进《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传曾“受业子思之门人”。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曾游历齐、宋、滕、魏、鲁诸国,历时二十余年。后退居讲学,“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唐以前一直未受重视,直到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明太祖朱元璋以《孟子》中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将孟子逐出孔庙,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后因群臣上疏劝阻而停止。
  作为孟子思想的记录,《孟子》一书极富价值。其行文特点是长篇宏论、洋洋洒洒、气势磅礴,读来有如大江奔流,感情极其充沛;同时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

1、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好的方法来给我国带来利益吧?”
孟子回答说:“王!何必说利呢?我看只要说仁义就可以了。如果王说:‘怎样可以利我的国?’,那么大夫就会说:‘怎样可以利我的家?’,士人和老百姓也都说:‘怎样可以利我的身?’,这样,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能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拥有不能说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抛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王只要说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说利呢?”
【分析】本章是《孟子》开篇第一章,开宗明义,提出自己的主张。短短一段对话,即将梁惠王和孟子二人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梁惠王见远道而来的孟子,开口便是“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典型的一个自私而势利的诸侯王形象;而孟子面对君王的问题,开口即是“何必曰利?”,直接对君王的问题予以反驳和批评,直指要害,不留情面,一个正直、刚毅、不畏权势的儒家君子形象便完全显现。
  人之贪欲无尽,若一味纵欲求利,不但会使自己深陷其中、腐败堕落,而且会招致别人的不满、使人际关系破裂。倘求得利益,也是一时的小利,须知“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财聚人散,他日必悔;倘求利不得,则心生怨恨、愤愤不乐、愁眉苦脸,何苦为之?何况梁惠王身为一国之君,国家之统治者,若一味逐利废义,其所害者非独己一人,必殃及黎民百姓。故孔子讲:“放于利而行,多怨”,讲“见得思义”,故孟子讲“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此章中所言之“仁义”,是针对梁惠王讲的,因此更多的侧重于“仁政”、“王道”(梁惠王所问之“利吾国”则侧重于强兵富国的“力政”、“霸道”),其核心便是爱民、保民,为黎民百姓谋福祉,而不是君王自己的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古语云“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的“霸业”之路从来就是用百姓的尸骨铺就的。
(接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国学专版(第十二期)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