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上海当好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的关键支撑,在全球城市竞争合作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年“两会”期间,民盟市委提交了一份 《关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建议》 的集体提案。
提案指出,环顾四周,人才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 《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上海的国际人才综合竞争力虽领先全国,但在“国际人才社会保障”等指数上优势并不明显,有些甚至还落后于国内其他省市。上海要打造人才高地,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的现象。
这份集体提案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的“痛点”问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小肠梗阻”现象,各部门受政策约束过强,“点头不算摇头算”,人才政策放松与行政管理收紧形成矛盾;战略性领军人才缺乏,无法充分满足上海战略转型发展需要,也无法打造新的学科和产业高地;人才评价体系行政化明显,“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倾向依然明显;人才生活成本过高,尤其是住房和教育,成为重要制约瓶颈;创业平台、环境和金融支持不足,落后于深圳、江苏、北京、浙江等地。
为此,提案建议,要重新审视并制定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受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国际人才市场正经历重新洗牌,一些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出现人才外流的倾向。上海应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跟踪全球创新人才流动趋势,优化海外人才引进的国别、学科、层次布局,面向若干科技创新强国,集中资源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国际引进工作。
其次,建议推动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和服务。完整的科研团队是发挥人才作用的基本保证,提案建议为海外学者招收研究生和科研助理提供“绿色通道”,帮助他们自主组建科研团队。生活成本高昂是制约人才引进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探索租售同权等房地产新政,给国际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同时完善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为国际创新、创业人才的子女提供更多优质教育的选择机会。
再者,建议优化人才评价体系,针对国际创新创业人才来源、背景、专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培育国际人才评估、认定的第三方组织和机构,打造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的国际人才评价体系,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则参照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国际人才评估结果,确定人才的接纳、聘任或晋升。在项目申请资格和学术待遇方面,实施普惠性政策,以能力而非资历为本,让本土和海外学者有平等竞争机会。对于刚开启自主研究的国际引进人才,建议推行类似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方案,聘请若干年后重新考核以确定是否续聘,提升国际引进人才的内在动力。
同时,建议完善人才创业环境。打造更多创业平台,尤其是加强对小微和初创企业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完善政府天使基金的获得途径和覆盖率,为成果转化提供更完备的信息和咨询服务,为国际创业人才与企业、市场的供需对接创造条件。梳理目前已有的科技孵化器,让其真正发挥科技孵化作用。通过与校外或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或在上海设立全球性研究基地,打造开放的学术团队网络。
此外,建议建立国际人才库。在现有市科委“上海科技资源创新服务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打造覆盖多行业、开放共享的国际创新、创业人才信息平台和智库,体现以需求为导向、服务专业化、检索便捷化的平台特点。组织专门力量,编制 《上海国际人才发展年度报告》,为政府决策和用人单位持续提供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市场分析和趋势预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建国际人才库,让所需之才“快到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