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新方位·聚焦52个未摘帽县)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一季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其中扶贫审计抽查了7个未摘帽县。总的看,多地持续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也发现了几个主要问题:部分地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等方面存在不足,产业和就业帮扶没有及时跟上,部分资金管理使用绩效不高。针对审计公布案例,本报记者进行采访,了解实际问题和整改情况。

未严格落实以岗定搬、以业定迁要求

  开发公益岗位 增强就业技能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因为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及就业帮扶未及时跟进,被列入问题清单,主要体现在“未严格落实以岗定搬、以业定迁要求”,一部分贫困户“未实现每户至少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

对此,布拖县副县长比布有打表示,为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续帮扶,已规划3000多亩蓝莓基地,3年后挂果。“目前,全县70个村入股基地,贫困户能到基地打工,每天能挣80—100元。”相关村集体也会因此增加土地流转收入,为今后开办集体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多资金。

此外,12个产业园区已建成,带动20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加上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措施,预估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能达到4100元以上。”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计划新开发1000余个公益岗位,组织4000名以上贫困群众参与县内扶贫工程、以工代赈项目。

采访中,基层帮扶干部普遍反映:单靠公益岗位和扶贫工程远远不够,要增强就业技能,有效防止易地搬迁户返贫。

吉木此聪原本是牛角湾乡解放村的贫困户,由省社保局派往该乡挂职的白麟结对帮扶。去年,白麟动员吉木此聪到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班学焊工技能,肯学肯干的吉木此聪很快学会了焊工技术,不久便就近就业。

“搬迁后稳得住、能致富,要解决贫困户无技可用问题。”白麟说,自己积极对接派出单位,充分摸底贫困户培训需求和愿望,借力帮扶资源,开展挖掘机、叉车技能培训和“扶贫专班”精准培训,送技上门。

“稳就业是易地搬迁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最有效手段。”省人社厅厅长胡斌介绍,凉山州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的54%—56%来自务工,全州零就业未脱贫的劳动力大约2万人。为此,已派出7个组工作人员前往布拖等贫困县攻坚,保证每个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

审核把关不严,虚报骗取扶贫资金

  追回涉事款项 加强项目管护

云南省泸水市农业农村局2017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83.8万元,委托怒江怒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位于称杆乡赤耐乃村的花椒种植产业扶贫项目,计划种植花椒3270亩19.62万株。由于市农业农村局、乡政府审核把关不严,赤耐乃村村委会未核实项目公司的资料真实性就盖章确认,导致项目公司通过虚报骗取财政扶贫资金140.89万元。

今年接到审计情况反馈后,泸水市召集有关乡镇、市级行业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细化整改措施。目前,项目公司通过虚报骗取的财政扶贫资金140.89万元已经追回,市农业农村局30余个扶贫项目正在进行自纠自查,及时整改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求各乡镇全面排查审计过程中反映的扶贫产业虚报、工程量虚增等问题,确保扶贫项目取得实效,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泸水市政府办副主任罗练达说。

原计划种植的3270亩,缘何在审计时只剩600亩?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当地农业农村局把关不严,该市产业扶贫项目中存在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部分扶贫产业决策过程中,不尊重专家评审意见,作物成活率较低,另一方面,落实过程重种植、轻管护。“有的地方把种苗一发了之。比如,原本200株苗木要种在两亩地,结果有的群众全部种在一亩地里,影响作物生长,也不及时纠正引导。”

“产业项目方案与合同不一致,说改就改。后期缺少监管,验收时走过场等。”泸水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尹霞说,已对审计反映的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强化监管职责。

督促项目公司对现有600亩种植花椒加强后续管护、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完善农业产业跟踪问效机制……当地明确: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审计发现问题制定责任清单,做到定人、定责、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确保每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负责人、部门和办事人员,推动整改取得实效。

项目未批先建,造成资金损失浪费

  全面清理整治 维护群众利益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的陡滩村是一类贫困村,前些年通过引进一家农业公司,打造了一片千亩玫瑰园。2018年,公司在玫瑰地建起了28座小木屋,经营精品民宿。为了让贫困户参与收益分红,镇里筹集10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该项目,覆盖贫困户61户231人。

“公司以为盖小木屋属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就没有到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县扶贫办主任杨胜录介绍,由于项目未批先建、违规占用耕地,在去年的“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中,县里决定对28座小木屋进行拆除。

今年,国家审计署开展扶贫审计时,发现了这一“因审核把关不严造成扶贫资金浪费”的情况。沿河县立即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以审计反馈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强土地巡查、群众举报、部门转办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对未批先用、违法占地等问题实施全面排查整改,严格执行先审批、后建设程序,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各项建设依法合规。

为尽量减少损失,当地对小木屋拆除下来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重新修建了460米步栈道及一座园区管理房。“2018—2019年的小木屋项目分红金已兑现,公司承诺今年将继续给贫困户分红。”杨胜录告诉记者,为保障贫困户利益和村集体经济不受损,同时让拆除后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中界镇先后投入120万元扶贫资金种植玫瑰,并修建了花椒烘烤房,全面承接原项目覆盖的贫困户。

“前期对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监管不严,的确造成了扶贫资金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杨胜录说,通过及时整改落实,保住了小木屋项目所覆盖的贫困户利益,下一步将建立部门和地方双台账,实行双销号、双问责,还要对整改情况回头看,持续查漏补缺,反复过筛子,抓好巩固提升,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记者 张 文 杨文明 程 焕)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09日 第02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新方位·聚焦52个未摘帽县)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