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持续扩大深港合作“最大公约数”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全资子公司深圳应科院、亚洲抗衰老及转化医学研究院等香港科创机构相继入驻,依托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为运营载体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获批……近期以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以下简称“河套深圳园区”)各项成果不断落地,深港科创合作驶上快车道。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一年多来,深港携手推动河套合作区创新资源加速汇聚,高端科创资源从“零星散布”到“集聚发展”,河套合作区正加快打造科创新高地,向“世界级科研枢纽”目标奋进。

创新资源集聚发展

近日,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全资子公司深圳应科院在位于广东深圳的河套深圳园区揭牌,在正式揭牌前,深圳应科院就已入驻该园区,进行跨境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慧校园模拟及实测平台等的研发测试。

“深圳应科院入驻河套深圳园区,标志着深港科技创新进一步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两地优势,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表示,河套合作区要借由大湾区的市场潜力,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生态系统,促进人才和知识交流协作。

亚洲抗衰老及转化医学研究院河套项目启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获批,华润生命健康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牵头成立的联合实验室等多家科技创新机构落地……

一年多来,河套深圳园区持续吸引机器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入驻;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孵化在此加速布局;创新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生态系统也不断在这里形成。截至今年9月,园区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汇聚1.5万余名科技科研人才,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

协同合作能力提升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香港北部与深圳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面积3.89平方公里,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与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一河之隔。在这里,科技创新这一深港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正不断扩大。

目前,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5所高校陆续在河套深圳园区设立了10余个创新研发平台和一系列创新孵化载体。同时,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也落户河套深圳园区,分园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现已入驻超50家香港科创机构企业。

河套深圳园区发展署署长曾坚朋表示,随着一批重点科创平台的建成、一批国际一流人才的引进、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开展、一批国际化科研制度的出台和一批创新要素跨境流动障碍的突破,深圳园区已初步建立起深港科技创新高效协同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创生态体系,国际科技创新能力明显跃升。

与此同时,河套香港园区的发展也正逐步推进。河套香港园区的首批3座大楼自今年底起陆续落成,来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园区支柱产业的第一批租户将于明年开始进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预计在今年内发布。

配套服务日趋完善

工作日每天常态化运行、单程通车时长缩短至35分钟、整体通勤效率提升30%……对于在河套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科研人员来说,跨境直通巴士的开通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趟巴士往返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和香港科学园,让这些香港科研人员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完成通关和通勤。

跨境直通巴士的开通,只是河套深圳园区探索建立深港科技创新高效协同机制,推进与科研相关的人员、货物、资金、数据跨境流动加速的一个缩影。

为了适应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河套深圳园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皇岗口岸片区改造正加紧施工,深圳地铁7号线及香港地铁北环支线等5条轨道线路将与新的皇岗口岸联检大楼相连;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实现河套深圳园区配网自动化设备100%全覆盖,规划新建5座110千伏变电站,并推进智能电房、配网自动化、电能质量监测等7项数字技术的全覆盖。

为提升河套深圳园区科研服务质量,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通过服务创新,在今年5月推出“虚拟园区”服务矩阵,打破各部门各层级的“数据孤岛”,实现园区日常服务“一码集成”、园区办事服务“一网通办”、园区社群服务“一号互通”,给科研机构、企业和人员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0月25日   第 04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持续扩大深港合作“最大公约数”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