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美”(新春走基层)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的大山里,有一个美丽宁静的小村庄。从仁化旅游公路出发,越高山、穿密林,沿着“二十八道拐”的盘山公路一路向下,就可以看到这座三面环水、背靠悬崖的山村——化屋村。

化屋村位于乌蒙山腹地、乌江峡谷深处,原名“化屋基”,苗语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曾是偏远封闭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考察调研,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如今4年过去,化屋村有什么新变化?村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日前,记者走进化屋村,感受村里喜气洋洋的新年气象,记录村里产业发展的兴旺图景。

“现在的乌江水,清亮得很”

化屋村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中心地带,站在村里的码头,记者看到,青山如黛,碧水长流,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在面前展开。

“现在的乌江水,清亮得很!”站在江边,化屋村驻村干部杨国奇说,“和4年前相比,现在的化屋村,生态环境更好了。”

杨国奇告诉记者,以前的化屋村,家家开荒种地,户户下河捕鱼,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当时,村民在河里做了很多网箱养殖,导致河水被污染,一到河边就能闻到一股臭味。”

为了让“污”江变回乌江,化屋村下了“硬功夫”。自2018年起,化屋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年禁渔要求,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如期完成退捕任务。“我们修建了两个水质监测站,还安装了126座污水处理设施,给258户农家配备了污水处理装置。”杨国奇说。

“在政府鼓励下,放弃网箱养殖的化屋村村民,不仅上岸转产,还加入了巡河队,大家轮值巡河。村里安装了河道智能监控系统,能够24小时远程监控,发现污染行为可以及时制止。”新仁苗族乡副乡长李兴鸿介绍,“现在化屋村的水清了,山绿了,森林覆盖率也从原来不到20%增长到超过60%。”

“渔船变游船,打鱼变治污,江水变清路子宽。”放弃网箱养殖后,60多岁的村民尤荣利和家人一起成立了一家游船公司,从渔夫变为导游。除了经营游船,尤荣利还义务承担起河面垃圾的清理工作。

“乌江水绿岸青,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尤荣利说,“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金山银山,我要为保护乌江尽一份力。”

“让大山里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在化屋村,有一座形似竹笋的山峰,当地人称它“笋子岩”。在“笋子岩”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绣娘杨文丽开了一家苗绣(全称“苗族刺绣”)扶贫车间。

杨文丽是化屋村的苗绣致富带头人,也是化屋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刚满30岁的她,绣龄就有20多年,手艺是从姥姥和妈妈那儿一针一线传下来的。在杨文丽和丈夫创办的企业展厅里,完好地保存着她出嫁时母亲绣的嫁衣。杨文丽说:“根本不敢想象从小跟妈妈学的生活技能,今天能成为自己骄傲的事业。”

“2024年,我们的苗绣产品销量非常好,不仅卖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更是远销欧美等海外地区,很受市场欢迎。”杨文丽告诉记者,“过去4年,从苗族服饰到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苗绣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我的苗绣产业带动了22名村民就近就业,平均每人每年收入3.5万元。”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杨文丽说,“在新的一年,我要做更多更好的苗绣产品,让大山里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春节将至,化屋村的旅游又火了。

客流量有多大?当地村民编了句顺口溜:“进村的汽车排长队,游客前胸贴后背,农家乐里满了座位,民宿里一张床两个人睡。”

2024年,化屋村传出好消息:前10个月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8万元。

“这4年,来化屋村旅游的人多起来了。”杨国奇说,“以前来这里玩的主要是周边县城的游客,现在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了。”

杨国奇介绍,目前村里已有民宿22家,农家乐39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增强了化屋村的旅游接待能力。旅游旺季,村里的农家乐、民宿常常爆满,源源不断的人流为村庄发展注入活力。

不只旅游业,在化屋村,兴旺发展的特色产业,又给村民们增添了致富新路子。

2021年,化屋村苗族节日食品黄粑制作能手赵玉学抓住机遇,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生产销售化屋村美食黄粑,并开起了农家乐。

以苗绣蜡染、黄姜黄粑为代表的生产加工业正在稳步发展壮大,同经果林套种中草药、乡村旅游等一起,构建起了化屋村多产融合发展之路。赵玉学对记者说:“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美。”(本报记者 杨俊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22日 第 01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美”(新春走基层)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