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与津巴布韦建交45周年。45年来,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双方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合作成果显著,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的典范。
理念相近、互信坚实,是中津关系的最大优势。中津两国传统友谊深厚。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就为津巴布韦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正义斗争伸出援手。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在南京接受军事训练的经历,是中津并肩战斗的历史见证。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当天,中津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风雨同舟,政治互信历久弥坚。2008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反对关于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首次为非洲国家行使否决权。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津巴布韦进行国事访问,指出中国和津巴布韦是真正的全天候朋友。2018年,习近平主席与姆南加古瓦总统共同将中津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好上加好。2024年,姆南加古瓦总统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一致决定构建以政治、经贸、安全、人文、国际协作为支柱的“五星铁杆”合作架构,携手构建高水平中津命运共同体。双方始终彼此信赖、相互支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中津务实合作绽放活力,绘就共同发展的画卷。两国深入对接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实现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中国参与建设的津巴布韦新议会大厦成为当地新地标,国家药品仓库项目大大提高当地医疗保障能力,万吉火电站扩容、网壹国家移动宽带三期项目顺利实施,穆加贝国际机场旧貌换新颜,有力助推津巴布韦经济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津巴布韦主要外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创历史新高。在矿业、农业、运输、信息通信等领域,中津合作日益深化,为津巴布韦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造血赋能。过去10年间,中资企业为津巴布韦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为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津人文交流精彩纷呈,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累计吸引超过1.6万名学生,中文日益成为津巴布韦青少年外语学习热门之选。自1985年起,中国先后派遣22批次援津医疗队,200多名中国医生用精湛的医术累计救治9.3万名患者。中国眼科专家在津巴布韦实施“光明行”项目,让1400余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在教育、人力资源培训、旅游等领域,中津交流不断走深走实。2018年以来,约3200名津巴布韦学子赴华求学,2000余名津巴布韦各界人士在华参加短期培训,数万名游客赴华观光。两国文化艺术团组多次互访交流,2024年,中津石雕艺术展在北京亮相,津巴布韦传统石雕佳作赢得赞誉。
中津两国是历经考验、情同手足的真朋友,是坚定捍卫全球南方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好伙伴,更是迈向现代化和繁荣发展的同行者。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津双方将坚定相互支持、拓展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高水平中津命运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征程中书写新篇章。
(周 鼎 作者为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8日 03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推动高水平中津命运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大使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