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华文化主题展精彩亮相巴黎博览会(国际视点)

法国观众塞巴斯蒂安(左三)与身着唐代服饰的中方工作人员合影。

人民日报记者  于超凡摄

5月11日,为期12天的第121届巴黎国际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闭幕。作为法国乃至欧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之一,博览会已成为全球企业展示创意成果、创新交流技术的重要舞台。本届博览会期间,“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多维度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发展的创新活力。

本届博览会设置了全球文化展、家居装饰展、汽车出行展以及巴黎市集等多个主题展区,超过40万名观众前往参观。在“全球文化展”单元,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的“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精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山西、河南、浙江、深圳等地的10家文化机构和30家科创企业组团参展,中国主题馆面积较去年增加1倍。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以“中国风·中国潮”为主题,荟萃近2000件各具特色的展品:从剪纸、陶瓷、刺绣等彰显东方美学的传统工艺,到深受年轻一代喜爱的动漫IP《哪吒》等文创产品,再到代表未来潮流趋势的“AI数字人”等前沿科技产品,许多外国观众兴致勃勃地参观、打卡并参与互动。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创柜台,别致的藻井冰箱贴、逼真的裸眼3D敦煌明信片、雅致的点翠嵌珠金龙凤冠饰品等等,让不少观众啧啧称奇。一对法国母女被绘有中国传统工笔画的仿古夜灯所吸引。“这件艺术品太令人心动了,我们想买下它,为家里增添中国文化气息。”母亲爱丽丝告诉记者。在河南展台,法国观众塞巴斯蒂安开心地与身着唐代服饰的工作人员合影,他告诉记者:“这些精美的服饰宛如艺术品,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以丝路文化为灵感的“马卡龙”配色唐三彩工艺品也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精巧的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洛阳城市礼物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燕告诉记者,这次带来的系列文创产品更贴近年轻人的文化审美和兴趣。

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制茶、剪纸、泥咕咕、台州刺绣等传统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武小汾演绎了山西中阳剪纸“镂空留线”的核心技艺。中阳剪纸服装系列表现了镂空纹样、对称构图等传统技法,并将非遗技艺与时装剪裁结合,在丝绸与棉麻面料上呈现多样化图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观看后称赞,精彩的剪纸表演体现了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的活力,“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尽心尽力和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值得欧洲国家学习与借鉴。这种年轻化的传承方式,真正让历史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牟氏茶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牟小玲演示了制茶过程,边投茶、冲泡、出汤,边向品鉴者详细介绍中国茶的特色,很多观众举杯品味茶香。“我是唱歌剧的,我来为中国茶唱一支歌吧!”一名法国歌剧演员在品尝“春秋茶”后,现场唱起了悠扬的法国“摇篮曲”,以表达对中国茶的喜欢和赞誉。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新育介绍,中国目前已有59项文化遗产和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欢迎各国民众到访中国,亲身体验这些珍贵的人类文明遗产。

深圳首次参展巴黎国际博览会,重点推介“前海冰雪世界”和“湾区之眼”两个特色文旅项目。“湾区之眼”聚焦自然开放、文旅融合、业态创新、商业活化、科技赋能等五大亮点,以近10万种精选好书汇聚的新型阅读空间为驱动,连接超2万平方米屋顶星空花园以及近3万平方米的商业通廊、艺术展馆、演艺剧场等特色文旅场景。今年8月开业运营后还将重点打造品牌项目“湾区发布厅”,策划开展国际文学季、双城科幻对话等国际交流单元。博科娃表示:“我曾经去过深圳多次,城市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我也非常期待‘湾区之眼’这个新的文化地标能激发出更多跨文明对话的潜力。”

巴黎国际博览会主办方代表卡琳娜·普雷泰尔表示,自1904年创立以来,巴黎国际博览会致力于向欧洲观众展示全球文化。今年恰逢欧中建交50周年,依托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文化机构、科创企业的展示和体验等活动“为欧洲民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对记者表示,从文化产品到多语种读物,我们希望借助巴黎国际博览会这一平台,以贴近公众的语言,更生动地向世界讲述真实而立体的中国故事。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表示,“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旨在让拥有百年历史的巴黎国际博览会成为欧洲民众深入了解中国的窗口,充分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人民日报巴黎5月11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 于超凡)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2日16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华文化主题展精彩亮相巴黎博览会(国际视点)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