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习近平主席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瑞关系总体保持平稳,两国经贸、科技、教育、人文等合作不断拓展,取得积极成果,共同绘就了精彩纷呈的友好画卷。
跨越时空,中瑞友好情谊历久弥新。中瑞两国虽相距万里之遥,但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瑞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280多年前,以“哥德堡号”商船为代表的瑞典商队就穿梭于两国之间,将瑞典的黑铅、粗绒等带去中国,满载茶叶、丝绸和瓷器等返回瑞典,拉开了中瑞人民相知相亲的序幕。1950年,瑞典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两国关系翻开新篇章。
创新引领,中瑞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瑞两国经贸合作基础坚实、领域广泛,双方多年互为彼此在北欧地区和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瑞双边贸易保持增长,双向投资稳中有进,中国对瑞典投资同比增长70%,中国高科技企业助力瑞典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瑞典超过1万家企业开展对华贸易,宜家、爱立信、沃尔沃等瑞典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去年参加进博会的瑞典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两国高校、科研机构和初创企业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沟通对接,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交汇涌动,为双方合作共赢注入源源动力。
交流互鉴,中瑞文明对话丰富多彩。中瑞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交往活跃,持续推动东西文明互融互促。瑞典是中国在北欧地区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访。瑞典民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持续升温,中国美食节、民族歌舞表演、艺术展览等活动在当地广受好评。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为两国民心相通架设起坚实桥梁,展现出蓬勃生机。
中瑞产业优势互补,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去年以来,中瑞科技合作联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贸联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先后召开,双方成立绿色转型投资工作组。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瑞方挖掘合作潜力、共享发展机遇,开拓两国互利共赢新局面,为中欧关系发展、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中瑞人民的友谊如同波罗的海海畔的琥珀,历经岁月沉淀愈发坚实夺目。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中方愿同瑞方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密切人员往来,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和平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驻瑞典大使 崔爱民)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4日 第 15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开创中瑞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大使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