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四五’发展成果超出预期。”这两天,路透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外媒关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布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为何说超出预期?看一组数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经济总量连跨3个10万亿元台阶,增量预计在35万亿元以上、超过世界经济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这五年,中国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跃动的数据中,有增活力、添动力的“加法”,也有调结构、破壁垒的“减法”,这构成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韵脚——
中国以经济总量之增与能耗强度之减,与世界携手向前。经济增长与碳减排曾被不少人认定为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但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增绿”全球最多,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称赞道,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能源转型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以民生福祉之增与发展差距之减,让百姓共享成果。“十四五”时期,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在“一老一小”方面,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34……“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中民生福祉类超过1/3,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中国政策的长远规划回应着民生关切。”迪拜中阿卫视记者艾明·穆尼尔认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这些都是真实的幸福感。
中国以开放水平之增与准入限制之减,为各方创造机遇。这五年,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关税总水平降至7.3%,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系列“减法”迎来更多“增量”: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较2020年增长超10万亿元;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期间的总额。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教授纳迪娅认为,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将继续为世界提供广阔市场、先进技术与合作平台。
风雨兼程五年路。走过这五年,中国的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四五”必将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12日 第 01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十四五”的高分成绩单(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