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尼山论什么|“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共论“和合”之美

编者按

2025年伊始,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共同发起的“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如期开展,二十余位国外学者跨越山海而来,在齐鲁大地的历史褶皱中触摸文明脉搏。其中,十余位访问学者受邀出席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全球文明对话贡献真知灼见。中国孔子网推出专题报道,呈现“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的精彩观点。

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多(Eduardo Daniel Oviedo)

阿根廷国家科技研究委员会首席研究员、罗萨里奥国立大学教授

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多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儒家思想的起源早于国际关系的形成。儒家思想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体现为一套源远流长的哲学学说与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学科之间的理论与实际对话。两者的关系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儒学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学说,而国际关系学则是一门起源于西方、建立在科学方法之上的社会科学分支。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有赖于对“科学”“理论”与“学说”三者的区分。儒家思想通过为“天下”体制提供一些基本原则,展现出其实证性的历史经验。这种儒家历史实践为加强当前的国际体系原则提供了可借鉴的理念基础。他表示,当前,中国学者正处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阶段。

伍晓明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

伍晓明在论坛闭幕式主旨演讲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孔子看来,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他会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成人之美”是君子之仁的一种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将“成人之美”作为一个原则用于指导不同国家之间的相处与相交,像君子一样待人接物,大家互相成人之美,从而能够美美与共。他表示,尽管成人之美在现实中经常会非常困难,但是作为君子的我们却不应因此现实的困难而放弃这一崇高的理想,或这一无可回避的责任。一个“美美与共”的理想世界只能在君子的困难的“成人之美”的努力中才有可能到来。

詹姆斯·汉金斯(James Hankins)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论坛上,詹姆斯·汉金斯强调,深入理解文明本源必须掌握其古典语言,现代译文易造成文化扭曲。他反对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简化论断,指出战争多源于民族国家或帝国政治利益,而非文明本质。文明需相互捍卫其纯粹性,而非对立。汉金斯致力于寻找文明“最大公约数”,反对西方霸权式全球化模式,认为当前全球化过度商业化且传播狭隘价值观。他提出“向善的全球主义”研究项目,主张从多元文明提炼替代性现代化标准,重塑兼具历史深度与伦理合法性的全球秩序。

许喆(Heo Chul)

韩国釜山大学占毕斋研究所研究员

许喆在论坛的发言围绕AI时代、教育和孔子三个关键词展开分享。他指出,当前教育制度源于西方,按年龄统一教学,忽视学生个体能力与爱好,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不佳。1980年后西方反思该制度,提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孔子因材施教,是其教育重要教旨。AI时代,不应只注重培养开发AI的人才,更要看如何利用AI。除运用计算机能力外,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问题意识等都很重要,因为人工智能存在缺陷,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

汉伊理(Ilya A.Kanaev)

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研究员

汉伊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尼山论坛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动,今年论坛主题强调文明多样性,“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即保持合作的同时又保留自我性。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需从相互理解开始合作,中国搭建了交流平台,吸引众多学者参与。他表示,在中国的10年间,到山东参加的活动最多,很喜欢山东的热情及对哲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山东是儒家文化发祥地,学习哲学和政治思想应到山东实地感受文化内涵。

金在荣(Chae Young Kim)

韩国西江大学宗教学系主任

金在荣的发言则围绕“当代韩国家庭宗教观的儒家思考”展开。韩国面临离婚率高、结婚率和生育率低等问题,韩国宗教信仰多元,有佛教、新教、天主教、萨满宗教,跨宗教家庭常见且带来矛盾冲突,但儒家思想如DNA般根植于韩国人生活。年轻一代与传统想法有冲突,对祖先纪念活动等传统做法有不同看法。为实现对韩国跨宗教婚姻及家庭组成模式的系统性理解,部分依托于儒家思想内核的新思维与新理念,于年轻人中再度获得提倡与重视。

来源:“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微信公众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尼山论什么|“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共论“和合”之美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