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要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合力克服挑战,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 (2018年7月25日)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应对共同挑战,深受全球南方国家欢迎。”俄罗斯翻译家、汉学家,俄中友好协会圣彼得堡分会副主席米谷诺娃·奥尔加·弗拉基米诺夫娜说。
米谷诺娃的中文名叫穆凤玲,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文版译者之一。她认为,中国正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其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合作机制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2024年,“金砖五国”成功扩员为“金砖十国”;2025年,印度尼西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扩员后,金砖国家人口超过全球人口的50%,以市场汇率换算的GDP占全球份额约3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能源出口超过全球25%。据报道,约30个国家表达了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意愿。
“金砖合作机制如今已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体系在历史上一直让发达国家受益。”在埃及亚洲研究翻译中心主任艾哈迈德∙穆斯塔法看来,这是全球南方国家对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兴趣日益浓厚的原因之一。
“过去30多年,中国和巴西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上取得丰硕成果。至今,双方已共同研制六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给巴西带来巨大技术进步。”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高文勇说,“中国的发展经验、科学技术、人才培训等发展资源正持续赋能全球南方。”
近年来,中国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联合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中国同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展现出广阔前景。
“中国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米谷诺娃表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是以共同发展取代单向援助。在南非,海信南非工业园为当地创造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约70%的管理岗位由当地员工担任,电视年产能约100万台,冰箱年产能约50万台,不仅满足南非当地需求,还出口20余个非洲以及欧洲国家,有效带动一批当地配套企业发展。“这些合作不是简单地卖设备,而是根据不同国家的需要,使他们掌握各类技术,实现自主发展。”米谷诺娃说。
“中国始终支持全球南方国家以正式成员、伙伴国、‘金砖+’等形式加入金砖事业。”高文勇说,“一个团结自强的全球南方必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韩维正 环球时报记者 王雯雯)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26日 第 01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把握发展机遇,合力克服挑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