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社区 > 奇闻网谈 > 正文

旅泰华人娄俊崧 回忆爷爷笔记

回忆我的爷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对我来说,这不仅是历史书上的一个时间节点,更始终伴随在心头的,是一个鲜活的身影——我的爷爷。

抗战岁月
爷爷青年时便参加了新四军,在华东地区的抗敌斗争中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童年时我总缠着他讲打仗的事,他却常摇头说:“打仗可不是好玩的。”这句话成为我最深刻的记忆。
他曾讲起过日本投降前夕的一次战斗:部队围攻一座坚固的炮楼,敌人凭借工事顽抗,我军缺乏重武器,几次强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部队只能转入长期围困,在昼夜不息的对峙与消耗中,才迫使炮楼内的日军投降。爷爷谈起这段往事时语气总是平静,但那份平静背后,我能读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重。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战争并非电影里的光鲜场景,而是血与火里生命的无情消耗。

和平年代的军人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继续在军队中工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光荣离休。进入和平年代,他依旧保持着军人的风骨,不摆架子,行事克制。在工作与生活中,他总是以平和的态度待人,真心关切身边的同志。对那些转业、退伍的军人,他常主动伸出援手,为他们尽力排忧解难。正因为这种真诚的关怀,许多战友和老部下在多年以后依然惦记着他,每逢节日,总有问候电话从各地打来。
离休后的日子,爷爷过得朴素而有节律。看书、看报、研读下发的文件,是他每日的习惯;干休所的支部会议,他从不缺席。虽然离开了岗位,但他的思路依然清晰,对国家发展与百姓冷暖始终保持关注。
1998年洪灾肆虐之际,爷爷主动通过干休所党支部捐出了一笔可观的款项支援灾区。他没有张扬,只淡淡说了一句:“老百姓遇到了困难,我们能帮的一定要帮。”在我心里,这句话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那是一位老军人对国家与人民的真诚担当。

质朴的教诲
爷爷给我的教诲从不复杂。他常说:“做人要讲理,不要争吵,更不能靠拳头解决问题;为人要谦和。”这些话质朴,却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再发挥力量。后来我才懂得,真正的坚强不在于声音有多大,而在于能以平静与克制面对风浪。
家里留着许多照片与勋章。每当翻看,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厚重:那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一代人共同的履历。正因为有这样的爷爷,我从小对战争的理解和别人不同——我更早知道它的残酷,也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纪念与传承
八十年过去,历史翻过许多页。但爷爷的抗战故事,让我始终记得:战争的记忆不能淡忘,和平的日子更需珍惜。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却用一生的行动为我诠释了两个道理:真正的力量,是扛在肩上的责任;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和平。
在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愿以爷爷那句最朴素的话作结:
“打仗可不是好玩的,要珍惜和平。”这句简单的话,是爷爷一生的总结,也是对晚辈最深的叮咛。


(文稿、图片:旅泰华人娄俊崧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旅泰华人娄俊崧 回忆爷爷笔记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