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期间,香港组建了超1.6万人的志愿者团队,其中15岁至17岁的青年志愿者超1000名;澳门也组建了超3500人的志愿者队伍。约2万名港澳志愿者以极大的热情活跃在赛场内外,成为赛会运行的重要支撑。
在香港启德体艺馆入口,志愿者陈宏权忙着引导运动员入场,举止规范,彬彬有礼。陈宏权在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任职,2023年曾做过杭州亚运会志愿者,他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服务赛事,我参加了多场线上线下培训,希望能让各地运动员感受到香港志愿者的热情与专业。”
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的排球赛场,志愿者周婷婷正带领观众进行观赛互动、活跃赛场气氛。她表示,虽然自己此前参与过多次志愿服务,但十五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仍让她感到兴奋,“女排赛场的观众很热情,也很配合,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25岁的卢毓凯是香港启德体育园男子手球比赛的赛事义工组组长,他穿梭在赛场的各个区域,不时和其他志愿者沟通工作细节。“志愿服务需要团队分工协作,希望我们的付出能为赛事添彩。”卢毓凯说。
香港赛区义工计划于去年7月至11月进行公开招募,共有约3.2万人提交报名申请,其中约2000人是15岁至17岁的青年。据十五运会香港赛区义工计划协作机构、香港志愿者协会项目总监黎伯均介绍,此次义工招募过程中,超200个社会团体、机构、政府部门等积极回应,这也成为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志愿活动。
黎伯均表示,香港义工团队年龄覆盖15岁至85岁的人群,其中有经验丰富、心怀家国的长者,也有正值青春、充满朝气的学生和在职青年,这充分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办赛理念。
在澳门赛区主新闻中心,澳门大学的志愿者十分忙碌。他们有的打印比赛日程,有的为记者安排采访事项,还有的在为各地记者介绍澳门特色文化等内容。“这项工作是琐碎的,也很辛苦,但我乐在其中。”志愿者李韵珊说。
澳门赛区对志愿者服务工作高度重视,两次公开招募志愿者。此次入选的志愿者中,有在校大学生、体育工作者,也有经验丰富活跃在社区的社工、热心的长者,他们是赛事组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赛区的青年志愿者也是粤港澳赛区最年轻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和成年组志愿者不同,他们的志愿服务可以总结为“学习+锻炼”模式,赛会前期主要跟随其他组别志愿者参观学习,之后分成不同小组,与成年组志愿者共同开展志愿服务。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表示,志愿者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在与观众、游客、居民的接触中宣传全运知识,营造全运氛围,扩大了赛事影响力。(本报记者 李 霞 富子梅)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5日 第 05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希望我们的付出能为赛事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