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延安东路口气象塔旁边曾有一座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纪念碑,有必要恢复,这是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
1月26日,在上海市人大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明程度,增强城市软实力”专题审议会上,市人大代表、作家陈丹燕在会上提出建议,雕塑是固化的城市文化历史景观,上海一些公园、广场和公共空间,可以布置有文化底蕴的雕塑。
上海港国客中心前可建“码头号子”雕塑
1月26日上午,上海市人代会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举行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明程度、增强城市软实力”的专题审议会议。来自上海市作家协会的陈丹燕代表在发言中提及“城市雕塑”建设,建议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更加注重上海公共空间内的文化景观建设。
陈丹燕指出,目前上海不少公共空间的雕塑语焉不详,亟须设立更多富有真正意义的城市文化历史景观,让居民、让旅游者都清楚地看到,这个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街道的景观更能给市民带来文化上的直观感受,上海大大小小的广场、建筑和小区间之间的空地,这些地方都应该有效地利用起来。”
陈丹燕举了一个例子,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前身是高阳路码头,这是上海开埠后的第一个码头,上海码头工人的“码头号子”就诞生于此。如今,码头工人不在了,但这已经成为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上海“码头号子”已经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在此处设立一个关于码头工人的雕像,我相信这对于上海历史文脉的传承会有很大的意义。” 陈丹燕称。
外滩气象台附近曾有一战纪念碑
“上海历史上有很多公共雕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还有战争,大部分雕塑都已经没有了。” 陈丹燕表示,在外滩正对延安东路的气象塔旁边,曾经有一座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碑,后来在日本人侵占上海的时候被拆除了,希望政府考虑恢复这座纪念碑,这也是城市的文脉传承。
一战纪念碑确实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年,最先由公共租界的英国商会向工部局发出提议,希望能建一纪念碑以纪念上海英、法、俄、意等国侨民赴欧从戎的阵亡者,并提出这一纪念碑的位置可设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江边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接壤处。此后英国向法国公董局征求意见,公董局完全赞同这个建议。
大战结束后,上海租界专门成立了一个战事纪念委员会。至1920年,委员会始正式决定在以前所议位置建碑,并成立了纪念碑委员会,开始实际操作。1923年,纪念碑的地坪、碑身及周围的环境都已建好,但碑身的和平女神青铜像是向国外定购铸造的,直到1924年初始运抵上海。经紧急装配后,两租界当局定于2月16日举行揭幕典礼,可谓盛况空前。
根据相关资料,可惜在二战战火中,劫运也临到了这座和平女神像的头上。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跨过苏州河,占领了公共租界的中心区。作为敌对国标志性的建筑物,和平女神像被野蛮地拆下,两边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被毁掉,至于碑面的文字则被全部磨去。
陈丹燕说,整个外滩以前还有很多纪念碑,可以选择一部分有历史内涵、有意义的雕塑予以恢复,“这是市民集体对城市的爱惜和为这个城市出力的途径,也可以让市民发动大家说,什么雕塑可以建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陈丹燕:上海外滩一战纪念碑应恢复,它是城市文脉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