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非营利组织致力结束美国首都无家可归现象

美国各地许多无家可归栖身所的收容能力仍处在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状态,美国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挑战。奥巴马总统在2017年的预算中建议,在今后十年投入110亿美元,应对全家人无家可归的现象。就在离白宫不远的地方,一位女士把解决这项问题当成是自己内心的召唤,她帮助成百上千流落街头的人找到安身之所。

格雷格里·塔利过去睡在公园、机场或桥下。50岁的他有十多年的时间无家可归。

他说: “无家可归的日子不好过。每天你都要找地方吃口饭。假如我没有找到这么棒的费尔法克斯郡肯尼迪收容所,我不知道自己现在会在哪里,可能已经没命了。”

肯尼迪收容所是非营利组织新希望住家(New Hope Housing)的设施之一,为华盛顿近郊无家可归的家庭和个人提供栖身之处。

帕姆·米契尔把毕生投入到改善这群弱势群体生活的事业中。她是新希望住家的执行主任。

她说:“我1985年去过非洲,看到大片的贫穷,也看到无限的希望。我当时心里想着自己在美国所过的中产阶级生活,决定应该试着做一些事情,给人们带来希望。这很方便,无家可归现象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件事。”

米契尔25年前开始与新希望住家共事的时候,这个组织只有三处收容所,总共大约80张床位。如今,它有350张床位,每年为大约1500名无家可归者服务。米契尔还扩大了项目,不再只是晚上提供床位。

她说:“我们还走出去并预防无家可归现象,我们有永久住所和过渡住所。我们还有一个教育项目,包括各种不同的内容,引导人们结束无家可归的状态。”

根据2015年的政府数据,每天夜晚美国都有50多万人无家可归。

虽然经济适用房的稀缺也许是无家可归的主要原因,但是米契尔说,新希望住家提供必要的服务,帮助无家可归者改变自己的生活,走向成功。

她说:“我们的‘走出贫困’项目不仅解决金钱问题,而且也帮助解决精神上的贫乏,也可能是人际关系上有欠缺,可能是受的教育不足。所以,项目的重点是你如何能够走出这种让你陷入无家可归的贫乏,找到富足。”

这套项目试图教育收容所居民如何自立,如何建立工作价值观,并包括个人规划和个人责任的课程。

收容所居民路易斯·韦伯斯特说:“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仍然有机会改变它,我能够改变它。只是需要我向前走,做我必须做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想变得更好,就要做得更好,这是我此刻的心态。”

曾经坐过牢的韦伯斯特说,他有自信认为,当他一个月后离开收容所并找到自己的地方时,他能够成为对社区有贡献的一分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非营利组织致力结束美国首都无家可归现象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