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场日渐成为内地和香港、大陆和台湾之间异常敏感的一个痛点。
继香港“占中”时的杜汶泽、台湾大选前的周子瑜之后,另一个支持“占中”的香港艺人何韵诗,因为法国兰蔻的一纸声明被推到了两地舆论的风口浪尖。
何韵诗之前获邀参加兰蔻的一场音乐会,引发内地网友抗议抵制后,兰蔻一日之类两次发表声明,表示何韵诗并非其品牌代言人,试图与何韵诗划清界限。之后又以安全为由,取消了原本与何韵诗合作的演唱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昨天,香港多个反对派跑到广场集会抗议,声称兰蔻受到政治压力自我审查,侮辱香港异见艺人,有害言论自由等等。还号召全香港人抵制兰蔻及其母公司旗下所有品牌,导致兰蔻在港全部门市和专柜暂停营业。
从整个事件的始末看,都没有内地和香港政府的任何影子。政治压力何来呢?只不过是两边舆论的对立下,作为商家的兰蔻,选择了不得罪大陆市场的稳妥手段,以维护自己在内地这边的利益。把商家的这种自我保护策略,上纲上线到“政治压迫”,无非又是香港反对派借机生事而已。
反对派的这种“受迫害症”已经产生了臆想,用泛政治化的视角看待一切两地间的矛盾与异见。就像一个极度不安的孩子,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视为冒犯,引起狂暴的反抗。
但事实呢?随着这些年内地的发展,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明面上看,是经济差异的缩小甚至赶超,香港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动摇。暗地里却是香港人与生俱来的对内地的优越感遭到了现实的挑战,而内地人的自信在香港的徘徊中找到了最好的支撑。
这我们在内地的舆论场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
在民主、自由等话题上,内地的舆论场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对立。但在反对港独、台独的话题上,几乎都能获得内地网友一边倒的支持。这背后不能理解为都是政府在背后的怂恿、鼓动,更不能把这些网友都看做是被政府蒙蔽的傻子。
可惜,很多反对者依然把内地视作落后的愚民统治,在心理上固执着一种虚幻的政治和文化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绝对不是来自于身为中国人本身,而是来自几十年前的殖民时代。他们无法接受,也难以理解内地突然高涨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
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调试,但“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反对派的攻击下,兰蔻在港的门店暂停营业
至于这些被舆论推到前台的艺人,无非还是这个话题:政治与金钱。
先说政治。政治是众人之事,任何一个人只要对公众生活有想法,自然会涉及政治立场。因此,艺人持有政治立场很正常。但你一旦把自己的政治立场放到公众场合中,去影响他人的时候,政府就有权利干涉。
你有你的表达自由,政府同样拥有维护公共安全的义务。如果你的表达自由是煽动对抗,甚至颠覆政权,政府有权采取暴力措施制止。个体表达自由和政府的公共安全之间留有多大的空间?这个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限度。但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都无法容忍对政权挑衅和对共同体团结的危害。这也是国家暴力存在的理由。
但可惜,不少反对者明显“自由过了火”。他们把“表达自由”扣上了泛道德的帽子,只要反对政府就是有理,越是过火的举动,就越是能成就道德的光环。于是,政府和反对者之间就没有一个缓冲的地带,动不动就上街游行,动不动就打砸抢烧。政府平息骚乱,反对者则觉得受到了“政治迫害”,在道义上就无懈可击。
所以,一些人就在两方的激烈对峙中“火中取栗”。以受到“政治迫害”为由,赚取所谓的同情和民心。
但可惜,不是所有的民众都吃这一套。尤其是对于港台歌手来说,内地的庞大市场根本无法忽视,但内地的听众同样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尤其在对港独、台独这些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态度上,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无论反对派如何污蔑内地,这种民族的自信和团结是客观事实。
艺人如果想讨好本地的反对派,那就得面对内地“衣食父母”的反对,在内地的经济收益上受到损失。这不是两头卖乖的买卖。要想赚钱钱,就要尊重市场规则。企业找代言、签约工作合同,当然要考虑市场号召力,套用一句港片台词:“当我做慈善的?”想挣这份钱,谨言慎行、保持形象是职业道德,否则别指责别人“不道德”,惹毛了买家还非得强卖,挣不到这份钱就是“被打压”,这样的傲娇无人喝彩!
政治,反对可以有,而且可以表达,可以坚持,但绝不因为反对就是当然的英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言论自由”下明言“得受某些限制”,其中一条就是“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自由表达”也有边界。
美国广播公司的一个谈话节目,曾有一名儿童脱口说出“杀光中国人”,没人因“童言无忌”而原谅这个表达,美国广播公司出面向社会道歉。《公约》的“言论自由”限制还包括“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与名誉”。所以,当港台艺人说“大陆人上厕所不关门”、“就应该又来挣人民币又来X你妈”时,就是在伤害别人的感情与名誉。这算哪门子的自由?
总之,话不能乱说,饭也不会白吃,虽然到了21世纪,老话没过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支持港独就不要再想赚内地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