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巴育援引临时宪法第44条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有批评者警告,军政府以这个“独裁令”来强行通过不受欢迎的政策以及启动停滞不前的改革,可能导致民众对军政府产生更大的反感。
在旅客集中的曼谷大皇宫,时刻可见的荷枪士兵提醒人们这个国家目前由军人统治。(彭博社)
军方于2014年5月发动政变夺权,随后在全国实施戒严;2015年4月,戒严令废除后,兼任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即军人执政团)主席的巴育改而启用临时宪法第44条。这个条文赋予维和委员会主席无上的权力,按此条文,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维和委员会主席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有权下达任何命令或对某种行为进行干预,且下达命令及执行命令都属合法。
巴育被指常不顾民间的反对声音,援引第44条加速推展一系列计划,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发电站、特别经济区等。
司法监察组织:
援引第44条超过50次
总部设在曼谷的司法监察组织iLAw人员尼阿姆颂指出,巴育援引第44条的次数已超过50次,而且自去年年中开始就越来越频繁。“它(第44条)赋予他过多权力,缺少制约和平衡以及问责制。”
军政府发言人苏瓦里回应说,巴育更频繁地援引第44条是为了赶在2017年承诺举行的大选到来之前,尽快把事情办好。“统治和改革国家所剩的时间有限,而且他下达的指令全都是惠民之举”。
然而,巴育上个月下令在全国各地兴建14个发电站的计划招来环保人士反对,理由是发电站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环境;同样在上个月,巴育指一个官方卫生促进基金会的七名职员涉贪,结果援引第44条将他们革职,可是后来医生团体申诉巴育的举动有干预之嫌,巴育随后道歉并收回贪污指责。
前财政部长乍滴甲瓦尼表示:“他(巴育)若做出更多这类举动,必将令更多群体反感。”
巴育夺权之初承诺改革税务和教育制度、整顿能源与电信业、整肃警队和司法界、打击贪腐、取缔人口贩卖等,可是至今泰国经济萎靡不振,许多主要机构和行业仍未启动改革。
军政府的肃贪效率也受到质疑。国际透明组织上周发布2015年贪污印象指数,在168个受评估国家当中,泰国排名第76,与前一年相同。
一名西方外交官指出,巴育面对施政绩效的压力,“军政府打着改革旗号上台,可是至今所落实的改革少之又少,所以他们援引第44条……以显示他们是改革者”。
警察部队是其中一个抗拒改革的机构,军政府除了换上一位亲军方的新警察总长,对警队的机制和运作大致上没做出任何更动。
针对高度政治化的司法制度和军方本身,军政府也没有落实改革举措。一名政客称,两个负责探讨全国性改革的委员会“完全没有作为”,军政府“现在真正在乎的只是权力”。
高级政府顾问瓦塔纳亚功否认改革不力之说,并表示巴育及其团队已奠定持久改革的基础。军政府上个月也发布报告将出口下跌和泰铢疲弱归咎于环球经济走下坡以及前政府政策无效。
巴育近日在一次演讲中驳斥改革缓慢的指责,他说:“我在此引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ur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监察组织:泰相频频援引“独裁令”或招民众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