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电话诈骗案引发隐私保护担忧

长久以来,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一直深受欺诈和骗局的困扰。近期媒体报道的一起电话诈骗事件激起全国的怒火,并引发对松懈的隐私保护的关注。

         

中国电话诈骗案引发隐私保护担忧

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这起案件涉及一位最近在中国东部省份山东毕业的高中学生,据称她因接到一个诈骗电话而将家人为她存下的大学学费汇入了某个声称是当地教育部门官员所提供的账户。

根据中国国有媒体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的报道,在意识到自己把人民币9,900元(合1,480美元)汇给了骗子,并在临沂市警察局报案后,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随后在医院去世。

警方已经逮捕了六名犯罪嫌疑人,据警方表示这些人假扮提供助学金的教育部官员。但警方并未说明犯罪嫌疑人可能是如何获得受害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以及如何了解到受害人需要助学金。有媒体报道猜测,有人侵入了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的电脑系统,或购买了被盗信息。当地教育部门对于中国媒体的猜测不予置评。

尚无法证实政府部门是否认为受害人的死亡直接由该骗局造成。

记者未能联系到这位年轻受害者的家人置评。

但中国媒体和众多网民一直大为关注这一悲剧的报道,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人自己也遇到过类似骗局。

科技给全世界的窃贼带来了新的作案工具。安全专家和律师们称,中国的个人信息被盗案件数量惊人,而中国社会历来不重视隐私,保护个人信息从而成为一个相当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网民对个人隐私和权利的认识增强,他们已经开始要求加大保护力度。

中国约有7亿网民,庞大的网络人口成了非常有吸引力的目标。由半官方行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 of China)进行的全国调查显示,去年中国有76%的网络用户收到过诈骗信息,对方谎称是通知中奖的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约有55%的受访用户接到过冒充公安、卫生或其他政府部门的诈骗电话。调查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称,2015年遭受了金钱损失。

类似推特(Twitter)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Weibo)于近日进行了另一项调查,询问用户为何诈骗泛滥。截至周一,参与投票的6,077名用户中有55%的人认为,原因在于信息收集部门不能有效保护用户信息,36%的投票者认为是因为警方对电信诈骗犯罪不能有效打击。

律所Hunton & Williams LLP北京代表处合伙人戴孟华(Manuel E. Maisog)称,在中国,保护隐私的意识正在增强,同时隐私被侵犯的后果也激起更多不满情绪。

过去一年里,中国政府加大了打击网络诈骗的力度,开展了打击网络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专项行动。

数据外泄和被窃可以多种形式发生在任何地方。近年来,包括Target Corp. (TGT)、家得宝(Home Depot Inc., HD)和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 Co.)在内的公司都曾发生过严重的数据外泄事件。中国最大在线旅游公司携程旅行网(Ctrip.com International Ltd., CTRP)的部分服务器去年遭遇黑客攻击,导致其网站和手机应用服务中断。该公司表示,其客户预订信息完好无损。

中伦律师事务所(Zhong Lun Law Firm)上海办公室合口人舒海称,像美国一样,中国没有统一的国家隐私法,但中国至少有40条涉及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

安全与法律专家表示,执法不力是个大问题。舒海称,多数企业和组织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支出不多,因为违法成本很低,合规成本却极高。

舒海表示,早在2013年,中国最高法院以及最高检察机关和公安部门便称,买卖失窃个人数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产业,但起诉和最终定罪的案件数量只占总违法数量的极少部分;而且处罚通常很轻,仅包括下令纠正违法行或者处以几千美元的罚款。

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站OpenLaw.cn发现,数据泄露常常源自公安部门、银行、学校、公司和小型企业的员工。舒海称,因为很多违法者只被短期关押以及处以金额不大的罚款,难以对未来犯罪形成威慑。

据新华社报道,上述受害高中生所在山东省的公安部门上周六表示将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电信诈骗初查后一律立为刑事案件侦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国电话诈骗案引发隐私保护担忧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