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三十、不了义法须依止于了义法

当时印度宗教修行目标很多,大多数由于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都想死后求生天上,或认为祭祀能得到天神的赐福,佛陀为了要改正他们这种迷信的宗教仪式及思想,所以有时会顺应民间的思想,加上一些不了义的人语,想藉用这个机会加强他断恶修善的观念,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断恶修善。所以有时也谈一些天上的事,其实天上的事,并不是佛陀所创造发明的,当时在印度复杂的宗教思想当中,他们一直认为,印度人所说的语言是梵语,是梵天的话,婆罗门种则是大梵天的子民,是所有位阶中最高级的,那么他们的目标就是说死后我们还要回去梵天所属的那地方。那时候的古印度就深信有天上的说法,但是佛陀为了要度他们,当然不会一开始就否认呀!说:「呀!这天是不存在的啊!」其实这只是一种方便法而已,为了度众方便嘛!你们说有什么天,我就跟你们说有什么天,他们说有天我就说有天,因为不管是什么天都是由我们的心所产生的,应该都是属于唯心造作的「唯心论」,佛陀当然了解这不过是个唯心论而已,但是佛陀为了要引导他们,让这些婆罗门教走进一个正见的思想,才借用他们的梵天说来比喻说明,以便使这些人持戒修福断恶修善。而受持八关斋戒最大的目的是要能悟缘起法,并不是修行以后只想求去天上享受而已,并不是这样的。最大的动机目标是为了达成体悟缘起法,亲证涅盘,这才是最终的目的,不然的话我们永远都在天上、人间中往返,去到天上,等到福报尽了又溜下来,像我们爬楼梯一样爬上去溜下来,跑来跑去的,爬久了我们也会累啊!因为有些初入门的人必须要有所依靠,借助依靠的力量,才能让他由浅入深,否则头一次你就马上跟他说空性呀!缘起性空呀!这些缘起甚深的法,他是听不进去的,听不进去反而会远离你,所以必须要让他先有依靠的心态,慢慢引导他,像我们也是一样,做一件事情也是先要慢慢的引导才可以,比如读小学就先教他ㄅㄆㄇㄈ……注音符号,教英语则从ABC……字母先教,慢慢地引导;引导,才能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硕土、博士这样出来的呀!不能一下子你就教他博士的课程他会听不懂呀!学英语你不能不先教他认识字母,他就能够听懂呀!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一种引导的方法,但是最大自标也是要他们达到涅盘,涅盘就是断除一切轮回生死,也就是让他们灭尽贪、瞋、痴,因为有一些人必须找一些依靠呀!所以我们要说依靠的方法,然后他才能去研究或是修行,他才会怀疑,咦!学佛岂是这样而已吗?这样才能慢慢深入佛法的研究,追究到底是为什么?所以佛教里才有这种有漏和无漏的区分,有漏法就是世间法,无漏法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了义和不了义,共法和不共法的说法,共法就是跟一般宗教的说法一样,不共法就是跟其它宗教所说的不同,因此,佛教有两种法,一种共法叫做人语,另一种不共法就叫做出世语,了义法,也就是出世法,为了能够让你了解了义法,有时难免不能离开不了义法的引导。就如同我今年五十岁,不可能我已经五十岁却没有走过八岁呀!别人问你:「大愿师父呀!你今年几岁?」我说:「今年快五十岁啦!」那么快五十岁的人有没有走过九岁呢?你不能否认没有呀!虽然九岁时是九岁当时的智慧,当时的理想和身材,而现在五十岁则有五十岁的理想和身材,这是生活缘起缘灭的变化过程,但是你也不能否认你没有经过五岁、八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是不是这样呢?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了义法必须要依止不了义法,除非他是个大根器的人,听到佛法之后他马上了解,若不是的话,了义法也是不能缺少的,为了方便引导也是必须的。
  佛教修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这别人也有,其它的宗教也有持戒、禅定、布施、忍辱,并不是我们佛教特别独有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重视智慧的解脱,这也是佛教不共外道的地方,所以叫做共法和不共法。如果听到能赐福给我或是赐福给别人的说法,那么这是无法取信的,他们到底要凭什么赐福给我们呢?像我们在银行存钱,你没有拿钱去银行存,如果要钱你就得向银行贷款呀!谁能赐给我们?只有自己而已!祸福不是别人赐给我们的,祸福是由自己行为所感召来的,绝对不是坐在那边别人就会白白地赐给我们的,因此,并不是什么人赐福或赐祸给我们,福祸全是由自己的业力行为来造作感召,要不然佛教就变成多神教了。所以有一些人后来经由经典来做参考,我们看经典是拿来做参考的,哪里是了义,哪里是不了义,你一定要判别明白,千万不要将你所看的经典全都当做是了义法,像在回归大自然中我有说过,并不是「如是我闻」这样就代表佛说的,如现在度法师和盛谛你们大家也都能说如是我闻呀!一时是说一九九几年,我在慈莲寺的谛观园如是我闻呀!听到大愿法师所说的什么话,所以「如是我闻」是说按照我本人所听到,此和彼所说的实际的话,并且按照他的话一句一句不增不减地说出来,没有加油添醋,原原本本地说给你们听这才叫做如是我闻,不能说离开二千多年了还可以听到佛陀亲口说法。佛陀他的世寿也只到八十岁而已,是不是呢?所以这如是我闻,应该只有佛陀他最初的弟子才有资格说「如是我闻」。以后的人不能断章取义,把如是我闻全都推给佛陀,认为只要有「如是我闻」就一定是佛陀所说,这是不可以的,所以看经书不能像工厂接订单一般,啊!只要人家跟我们捧场我们就跟他买卖,我们也要考虑这个人,买卖数量够不够,公司接下订单之后会赚钱吗?是不是以后他会倒闭?对方是否营运稳定,有没有风险?这都要具足考虑的事情呀!世间法都这样了,何况是学佛呢?不要别人一说马上就听,经典原本就是让我们作参考用的,千万不要照单全收,否则就会把佛教变成神格化了,会产生这种情形是因为不当运用一些方便法所造成的,方便一多的结果反变成一个听二个听三个听,刚开始时前面的人没有歪,慢慢后面的人就愈偏愈远了。换句话说,就是前面的人这样说,但是他的动机其实不是这样的,然而后面的人加个盐,加个味素,却慢慢地将里面整个滋味都变了,以后的人不知道,错认为这是真的,便这样子一直误解下去。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直舍方便的精神,方便是要引导人从迷进悟,突破迷信,而不是引导人走进迷信,这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否则反而会变得更严重。如果要说真正另有动机除非是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是没有话说,若是自己本身知道还用这种机会骗人,就是有意来断人慧命,这说起来实在是很严重的呀!
  受八关斋戒的目的主要是在「六念」,佛陀和其它宗教主要的不同就在于动机,也就是说:过去的印度在受八关斋戒时,他们想说我们都不要吃,佛陀将他们这个想法给转换过来之后,就把重点放在六念清净的修法,若是能够持戒而使六念清净,当然恶魔就会退出呀!当你持戒清净时,魔怎么敢来找你呢?因为你有定呀!慧呀!你的心念并不会随顺业力被它牵着转呀!所以我们就是定慧不够才被外魔来引导,心念起心动念就是魔,起心不正念就是魔呀!起心正念就是天人呀!起心善念就是善人呀!起心恶念就是恶人呀!所以在起心动念当中,全看你的动念是什么,如果你起心动念都是正见,你就是佛呀!就是差别这样而已嘛!对不对呢?所以当你的念头正确就有正见,就有福德因缘,魔怎么敢找你呢?不敢啦!看到你自然就跑的老远了!那么你住的地方自然就会平安和吉祥呀!并不是求别人赐给我们平安吉祥呀!平安吉祥全是操纵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比如说你要平安,开车出去却将眼睛闭上,不管红灯绿灯胡乱闯,那么谁能保护你平安吉祥?那是不可能的!所谓的「平安」就是平常叫你处事小心,言语小心,行为小心就是最平安,而「吉祥」则是做事要有因果律,知因识果,并能够与隔壁邻居和睦相处,人人和乐,人人和蔼,那么这就是吉祥,就是「安吉」——平安以及吉祥,如果自己为非做歹却希求平安吉祥,这怎能获得平安吉祥呢?这是不可能呀!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吸食安非他命等毒品,就是受到了毒品的污染,他们在怕什么呢?就是做坏事怕被警察抓到,来到寺院便说:「师父,你能帮忙我,保佑我,教我一个方法,让我不要被人抓去关!」若是发现这样我会马上打电话叫人把你抓去关,你做错事情应该要受法律的制裁,何必还要求菩萨保佑你不用被抓去关,这种没有道理呀!这样你本身就不对,你犯错事菩萨保佑,菩萨岂不是更加不对,这样说菩萨不也就是魔就是鬼呀!是不是这样呢?你不对它还溺爱你,还掩护你,你错了它还帮你,像这样的菩萨是什么菩萨呀!我说它真的是魔呀!鬼呀!最恐怖的就是这一种啊!所以「安吉」是由你自己创造而来的,要是没有自己创造的话安吉从哪里来呢?所以若能在受持八关斋戒之外,并时时刻刻地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希望天人来巡视、观察时,我们才规规矩矩,想到:「哦!今天是六斋日,天上要来巡查。」这时你才规规矩矩不做坏事情,这种就不对,等到一过了斋日之后你又马马虎虎,又做一些坏事情,做一些不好的事,这都是不正确的。谁要保护你呢?唯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我们应该了解一切行为都是由自己负责,所以佛教主张业力轮回,这也就是说一切行为由自己承担,并没有任何人可以跟你帮忙和负责,所谓的「帮忙」也只是教你、引导你而已,不能代替你作主,所以你做给别人看,做给天人看,但是业力行为所感召的业果,简单说谁能有办法帮你负责呢?因缘成熟还是必须要自受,自己做自己来承受,没有一个人能替你承担,不可以说不知道呀!反正我做给人看,虽然别人说我是好人,但是却在暗中做坏事情,你做坏事情可以骗得过自己吗?等到因缘成熟时,仍然是要自作自受的,除非你学得很好,已止因了,虽然你面对现实的一切,但是你了解这只不过是因缘,你如实承担并没有再感召贪、瞋、痴,否则,不论你行善或行恶,在业力轮回当中总归仍会遇到的。佛陀说:「人的业力轮回生命,并非一期就结束。」除非你这一世学到成功圆满,要不然你还有来世的可能呀!在「业力轮回」当中我就有说过,若是不了解可以参考「业力轮回」的说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三十、不了义法须依止于了义法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