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了凡四训》讲记5

故无益,没有利益就是损失,结果必是有损无益。这一段开示的确把世出世间的现象完全道破了,我们明白了,应该有所选择。
  改造命运的方法
  知过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
  云谷禅师就再问他:孔先生给你算的终身流年休咎,算得怎么样?他就老老实实将孔先生所算的告诉他。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
  云谷禅师反问他一句,这就是教他反省,找出恶痛的根源。是揣量,就是自己认真的去反省一下,应不应该得科第?
  应生子否。
  应不应该有儿子?你好好的反省反省,应不应该有?当然云谷禅师跟他谈话不会只有这么两句,但是这两桩事在了凡来讲是最重要的、最关切的,所以提出两条大的他最关心的事情,其馀的就不必提了。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
  云谷禅师这一问,他想了很久,答覆云谷禅师说:不应也。他真正知道自己的病根,老老实实回答:不应该。因为他老实,尤注说:老实乃进德之基,凡饰非掩过之人,前途有何希望?善知识遇到诚实人,他一定会爱护,才会指出他一条明路。要是自大傲慢不诚实,人家对你笑笑就完了,不会认真教诲的。下面是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点,这是立命的基因。
  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
  从政的人要有福,如果没有福,老百姓就要遭难。一个人有福,确实全国的人民都有福了。今天讲民主自由,大家都认为这是真理,是时代的潮流,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抵挡的。这个潮流是好还是坏,必须再看下面的结果才能够论断。我们看看古时候的社会制度,读书明理的人没有争执,做皇帝的人有的非常开明。我们读唐太宗的《贞观政要》,太宗的心胸之开明,真叫人佩服。他给别人说:做皇帝有什么好处?负这么大的责任,你想要做,我让给你做。有这样大的心胸!他做皇帝并不是在那边享福,不是在那边作威作福,是替百姓做事,是替全国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才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
  确实,从政的人都是有福相的。余福薄,他想想,说:我福太薄。没福!没福又不能修福,又不能积功累行,不肯修福。以基厚福就是培植;不肯培福、不肯修福。没福不像做官的样子,不足以领导百姓、造福百姓。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
  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性情急躁,就是薄福之相。前面是说一个纲领,底下再给我们仔细分析。前面是总说,后面是一桩一桩来分析。确实没福不耐烦!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心量狭小不能容人。不能容人当然就不能用人,不能够服人,这是一定的道理。
  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直心直行是当任意、纵情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使性子。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是别人所不能承受的。
  轻言妄谈,言论不谨慎,随便说话,不负责任。
  此皆薄福之相也,这是薄福。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浑厚、老成,心胸广阔而能容人,言语动作缓慢;显得稳重。孔夫子说:不重则不威。稳重,其威德才能服人,才能够处世。了凡先生年轻时不够稳重,自己说出自己没福,不应该中科第。下一段则说他不应该有儿女,这一段反省是说明他不应该得科第之所以然。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俗话说,地下不干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为什么?鱼在清水里,它也知道会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会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说地里头很干净没有秽物,是不会生长植物的。
  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袁了凡有洁癖。整齐、清洁是件好事情,但是太过分的清洁也是个毛病。一点脏东西都不能忍受的,这也不行。这是不应有子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和气能兴家,俗话常说和气生财,袁了凡没有财富,与这也有关系。他并不富有,家境清寒。他喜欢发怒,常常发脾气,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就要发作,不能容忍。这是没福,这是宜无子者第二个原因。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是仁爱,能够推己及人。这些道理他晓得,但是自己做不到。为什么?他是个很刻薄的人,就是刻薄。换句话说,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愿意帮助别人,这也是无子的一个原因。底下又说: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前面是讲存心,以下则从生理上说。他反省说了六条原因,前面三条是从心理上讲的不应该有儿女。后面是从生理上说的,也不应该有儿女;他喜欢说话,喜欢批评人,喜欢论是非,所以说言语上常常喜欢强出人头。这容易伤气,生理上受伤害,这是宜无子者第四个原因。
  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不但喜欢高谈阔论,还喜欢喝酒,大概酒量也不错。饮酒过度会伤神,是精神;伤精神,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妨碍。末后又说: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他晚上不睡觉,一定是找朋友聊天,喝酒作乐,不知道保养。想必了凡先生的身体相当虚弱,他不知道保养身体。
  其馀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想想自己一身的过失毛病,恶作太多了,数不尽。他的为人真正诚实,这叫忏悔,发露忏悔。自己身心毛病都能够对人说出来,坦诚的说出来,毫无隐瞒。佛门讲忏除业障,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业障除掉。能够发现自己种种的弊病,这叫开悟。觉悟之后能够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一般人修行,修什么行!自己有什么毛病都不知道,从那里修起呢!是修正,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改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正行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才能改过自新。了凡先生很了不起,云谷禅师一追问,他认真的反省,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桩一桩的找出来,这是后来他能够改造命运的根本原因。
  他凭什么能改造命运?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对于自己的毛病一无所知,从那里改起?人家一反省,明明白白的摆在面前,就一桩一桩的把它改掉。所以内里求德行,外面求富贵、求儿女,样样都得到了。他不是从外面求的,我们看他并没有在送子观音前面烧香拜拜,求菩萨送一个儿子。他求功名、富贵也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去祷告求的。现在人拜神求神都是错了!那里能求得到!寺庙香火鼎盛,一天到晚不知道多少人去求富贵、求男女,得来的全是命里有的,不求也会得来。还以为是神赐给他的,神对他特别有恩惠,实在是冤枉!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求,就是云谷禅师所讲的内外双得,没有得不到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了凡四训》讲记5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