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了凡四训》讲记44

       ‘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孔子的看法跟世间人刚好相反。他赞叹子路,而不赞成子贡的做法,这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你看大圣大贤,眼光看得远大、看得深微;凡夫眼光浅近,只看眼前,不知道他的行为对于后世的影响。我们要为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来设想,于后世的历史来观察,这样你的看法就完全不相同了,你就会知道孔夫子的看法是正确的。所以善恶不能只看眼前现行,要晓得它对历史、对后世久远以后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
  现前表面上看是善,实际上不善。在一个人是善,在一时是善;在一个社会是不善,在后世是不善。所以佛法里面讲善恶就不讲现行。今世善不是真善;后世善、生生世世都善,佛说这是善。现在是善,来世不善,后世不善,要到三途地狱去,这不是善;这一世善,来世善,后世更善,这才叫做真善。
  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
  像子路接受人家的牛,好像是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这是真善。然此就一节论之耳,这是就一桩事情来说明,什么叫,什么叫
  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什么叫道义?什么是礼敬?什么是信用?什么是慈悲?这里都有,如果不能辨别,往往自以为行善,其实造了大恶。讲修福,没有智慧的人怎么修福?真的要有福、要有慧;没有福慧,想修福也修不到福。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吕文懿公告老返乡,就是现在讲的退休。古代的制度,宰相就相当于现代的行政院长。虽然退休,他的德望功勋为世人所敬仰。泰山北斗,比喻高。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同乡有一个人,喝醉了酒,牢骚满腹,遇到吕先生就骂他。吕先生做过宰相,度量大,有涵养,不跟他计较。跟他的佣人说:他醉了,不要跟他计较。闭门谢之,也不在意。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过了一年,听说这个人犯了重罪,判死刑入狱了。
  吕公始悔之曰,吕老先生才后悔,上一次遭遇的事情处置错了!说: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当时如果跟他计较,捉他去监牢关几天,使他警戒收敛一点,可能不致于犯今日之死罪。
  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这种例子太多了善心造了大恶。尤其是现代一些年轻的父母,对待儿女溺爱;到儿女长成了,不孝顺父母、为非作歹,才晓得自己大错特错!小孩就是要从小教起少成若天性。小时候如果不严加管教,长大了就没法子教了;必然是背叛父母,父母对他稍微有点不好,他就不满意。这还得了!
  从前中国古老的刑罚里有一条叫亲权处分”–是父母说我这儿子不孝,你把我的儿子判死刑,杀了他!法官马上判,什么都不要审了!“亲权是第一等处分。所以从前儿女怕父母;父母若告状,法官不审就定案了。父母说给他坐三年牢,马上就批准。为什么?那是父母之命,没话讲的,不必审,大家认为这是绝对正确的。那个做父母的不爱儿女呢?父母不爱你,你在社会上就不能做人了,社会自然也不要你了。亲权处分好像在民国二十几年还有,以后废除掉了。有这一条法律,的确儿子不敢不孝,不孝,国家法律要治罪的;而且还没有办法请律师,都不能请的亲权没有辩护的。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反省深思的。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遇到荒年收成不好,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就是粮食,贫民到处去抢劫。
  告之县,县不理,到县政府告状,县政府怕群众暴乱,不敢阻拦。
  穷民愈肆,抢劫的风气愈来愈盛,县官也管不了。怎么办呢?
  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他自己把这些抢劫的人抓来,私自用刑,把事情平定了。如果事情不平定?不然几乱矣,几乎地方就发生动乱,就不能收拾。这是以恶心、恶行,对社会做了一桩好事。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什么叫?什么叫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善心是,恶事是。像前面所说的吕老先生,就是以善心做了一件恶事;这就是正中偏
  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但是善恶的标准都要从对社会、对世道人心之影响而论断的。如果说他们来抢我家的粮食,县官也不管;我家里佣人多,我们组织起来反抗,把暴民制止,用刑罚加诸于他这是私刑,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他做了一桩什么善事呢?对社会安定帮助很大使暴民不至于为害地方,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这是为了私心替大众做了一桩好的事情,这个是偏中正
  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罪贯盈。
  这是古圣先贤的教训,后人尊称为经。这个教训是真理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积善成名,积恶灭身,绝对真实正确。
  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比喻有一个器皿,我们要想在里面存满存久就满了;如果不存,它不会满的。这就是要知道积善的重要,而不可积恶以自取灭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了凡四训》讲记44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