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了凡四训》讲记41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
  嘉善是地名,在现在的浙江。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这是一个囚犯,支立的父亲知道他是冤枉,但是还是被判了重刑。
  意哀之。欲求其生。
  刑房吏(支立的父亲)看到他非常可怜,想方法去脱他的罪。
  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
  支立的父亲知道这个人冤枉而怜悯他,想方法开脱他的刑罪。这是一桩好事情,不但是救一个人,也救了这个人一家。这个囚犯就在妻子来探监的时候告诉她: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支公这么好的心意,知道我冤枉,要脱我的罪,我没有法子报答他。他说: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他判的罪可能是死刑,或是无期徒刑,很重的罪。支立的父亲,晓得这个事情,有意替他办,所以囚犯嘱咐他的妻子:你去好好侍奉他,他能够多帮忙一点。
  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

  把支先生请到他家里去。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这是出于道义,他从事于这个职务,是他应尽的责任。囚出狱后,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支公没有儿子,家境也并不怎么好公家做事,真正拿薪水、不贪污,生活的确是相当清苦。
  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
  他说:你们夫妻结婚这么多年,没有儿子,我有一个女儿成年了,愿意送给你做妾,希望能够给你绵延后代;这在礼法上可以讲得通的。
  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
  支立的父亲娶之为妾,果然生了儿子也就是支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弱冠是二十几岁;中魁就是考试高中。以后官做到翰林孔目孔目是官名,相当于现代的主任秘书;翰林院孔目就好像现代中央研究院的主任秘书,地位也相当之高。
  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这皆是救护无辜,而感应得的善报。在这一章里面,了凡先生举了十个积善得善报的例子。这么多人,可见得不是偶然的,而且这些人年代距离都很近,其中还有一、两个,跟了凡先生家里有关系、有往来。可见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决定真实,一点都不假。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他们十位所做的事不一样,但都是善行,都是积善。
(二)什么是善?
  善的辨别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有条件的善,不但不是善,而且是造恶。譬如我们这个世间不少人尤其是佛教徒,不明白佛陀教化众生破除妄想执着的道理;他们来佛寺烧香拜拜,都是有所求而来的;他要没有所求,就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在佛菩萨面前许愿烧香拜拜,求佛菩萨保佑,目的达到之后再来还愿供养奉献谈条件,把佛菩萨当做什么人!不但心不诚,且把佛菩萨当做恶势力包庇者,岂非罪过!
  支立的父亲,是正人君子,囚犯那种做法,就等于把他当做小人看待。支立的父亲不生气,仍旧帮他忙,真是难中之难!所以他得的果报是应当的。前面举十个例子,现在再讲道理;也就是积善的事和理不可以不知道。先说真假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
  中峰和尚是元朝时候人,我们对他应该相当熟悉,因为常常拜的《三时系念》就是中峰和尚编辑的,这是专修净土的一个方法。那时有一些念书人去拜访中峰禅师。
  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佛家常讲,道家也讲: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他们说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这是讲现世,现前的善人子孙不好;某人恶,而家门隆盛,恶人反而家门隆盛。他们就说:佛说无稽矣!佛法说的果报与事实不符。拿这个问题来向中峰禅师请教。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
  一般人是肉眼凡夫你的俗情,你的心地不干净;就是妄想执着还很多,没有慧眼,看不到事实真相。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善恶颠倒了,这就叫迷惑颠倒。往往有之,不但这样的人在世间确实有,而且还很多。禅师客气,不说很多,说有这种人就是了。
  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他不晓得自己反省,不辨是非,反而怨天尤人,说老天报应不公平。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世间迷人,为什么把善看成恶,恶看成善?
  中峰令试言其状。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大师就叫他们自己说说。一个人就讲,詈人殴人是恶,打人骂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这是那些学生自己说的,他们善恶标准在此地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对人有礼这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
  中峰禅师说:你的标准不可靠。一个人又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贪赃枉法是恶,廉洁有守有为的是好官。中峰禅师又说: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这些标准禅师皆不同意。因请问,于是大家就请问老和尚,我们的标准你不同意,你的标准讲给我们听听。
  善的定义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这是佛法讲的标准。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打他、骂他都是善。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所谓有意讨好、巴结、谄媚之类是也。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这就找到一个真正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存心利益社会大众,为一切众生造福,这是善。为大家造福,自己还要得相当的报酬,这是善里夹杂着恶善不纯。先讲真善、假善,后面还讲圆满的善、不圆满的善掺杂在一起;有半满、有圆满,有纯、有杂,都要搞清楚。
  所以诸佛菩萨、世间圣贤没有想到自己,完全是利益众人,那是真善,那是圆满的善。世间的人,不说别人,我们说范仲淹。范仲淹的行善、积善就是真实,就是圆满,是我们的好榜样。他从来没有替自己着想,也没有替儿女打算一下,一心一意只知为国家、为社会造福,连自己的身家都忘掉了。我们读他的传记,他自己积善,一家积善,子孙皆知行善。自己做到宰相,五个儿子中,有两个做过宰相,一个作过御史大夫。自己死的时候买不起棺材。钱到那里去?全都拿来做社会福利事业去了。所以印光大师赞叹他,说他的德行仅次于孔夫子。他的家庭一直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子子孙孙都好,积德积得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了凡四训》讲记41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