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佛学基础知识21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①、未生善令生②、已生善令住③、未生恶另不生④、已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苏烙虢涠ɑ郏?
  〔戒:正语、正业、正命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散乱了。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佛学基础知识21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