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旅游 > 留学泰国 > 正文

中国民众欢迎哪类海归?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引进人才能获得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高额政府奖金;可优先申请科研经费和创业贷款,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均可得到妥善安置等等。
这些优惠措施一方面增加了海归回国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些负面效果。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各地政府斥巨资引进海归,建立创业园区,究竟是引进了真正需要的人才,还是又秀了一场浮夸的政绩工程?其次,从国内民众的角度来看,海归不可避免地将与国内同行业专家进行竞争,如果政府过度偏袒海归,不仅会挫伤国内专家和民众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可能引发他们对海归的敌对态度及对政策的不满。
2012年11月,我和另一位耶鲁大学政治系博士罗里.特鲁克斯(Rory Truex)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0多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中国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试图通过分析国内民众对海归及其所享受政策态度,进而评估国家人才战略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中国民众普遍支持政府引进更多海归,但被访者也呼吁「土鳖」和「海归」公平竞争的环境;政府对海归的优惠政策应有限度。
人才战略延揽海归

自本世纪初起,国外留学人员回国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根据《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的统计,2011年当年,有18.62万海外学人回国发展,创下历年来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之最。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回国潮的出现一方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和国家延揽人才的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政府广纳贤才的决心从近年来出台的政策中可见一斑。2008年,由中组部牵头,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千人计划」将用5-10年时间吸引国外2000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回国工作。2011年,以引进世界各国专家为主旨的国家「外国专家千人计划」正式启动。2012年,中组部又推出「青年千人计划」,计划5年内引进2000名海外中国青年人才回国工作。
千人计划引进的既有外国专家,又有在国外工作多年的中国创新创业人才。这些人才通常担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的领导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他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订、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同时,他们可优先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用于在开展科学研究或生产经营活动。
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各地相继出台了引进海归人才的政策。2009年,天津市下发《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将用5至10年的时间引进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2010年,浙江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1万名优秀海外创业创新人才和10万人次外籍专家。 不仅沿海省市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海归,西部各省也纷纷效仿。云南省计划引进1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四川省启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引进并重点支持200名左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
为了吸引海归,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国家财政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海归每人提供100万元的科研经费;武汉为入选「511黄鹤英才计划」的领军人才,按项目给予300万元至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长春设立了每人300万元的「天使基金」;杭州「海创园」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归提供配套经费300万元,此外还有融资担保、取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户籍限制,为海归提供人才公寓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作为这些优惠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大多数海归自然对政府的这些举措持欢迎态度。然而国内民众是否支持政府的人才战略?他们如何看待海归的待遇问题?他们对海归这一群体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民众欢迎哪类海归回国?

我们首先调查了受访者对于政府增加引进海外高技术人才的看法。总体看来,中国民众对政府增加引进海外人才的支持率较高。有76%的受访者支持或强烈支持这一政策。我们进一步把海归细分成了「教授」,「企业家」,和「留学生」三个群体。结果显示,有80%的民众支持或强烈支持政府吸引海归企业家回国创业。相对而言,对增加吸引留学生政策的支持率最低,为68%。
「我希望国外的企业家回来创业」,去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小黄在接受笔者访问时说道,「因为他们做的产品有技术含量,很有市场竞争力,而且还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小黄当前在无锡一家海归创办的生物制药企业担任销售工作。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国民众欢迎哪类海归?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