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信佛勿入误区 9

三十、妒忌心不去

       妒忌心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心理活动。一般人都有妒忌心,只是有的人妒忌心强,有的相对较弱,有的能将妒忌心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看到别人好了,自己努力做的更好;有的则由于妒火中烧,容不得他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好,非要置所妒忌的人于死地不可。
       从心理的角度上看,妒忌心态是一种存在于人心中并投射到人与人之间的扭曲的联系状态,它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种心态往往由单方面发出,但可以造成人际关系的毁坏,与它相伴的是仇恨,是没有做人的自尊,是希望将别人拥有的占为己有,是内心强烈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是强烈的占有欲望。
       妒忌心在本质上是涉及人的存在的问题,是由自我产生出来的希望占有的幻觉和害怕失去的恐惧,它是自我意识在空和无中的挣扎,它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和有意义联系的终止。妒忌心也是由于自己没有因而对拥有者产生的一种仇视和报复的心态,是想控制他人或局面,从而操纵他人或环境为自己所利用。
       有妒忌心的人在不断产生假设,而一旦条件成熟或对己有利,他就会利用这种条件发难。在人际关系中妒忌心还表现在操纵和控制他人的欲望上,产生那种把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行为和快感。有妒忌心的人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的,出了问题总是他人的错。所以有妒忌心的人与人打交道是浮浅的,是表面的,而在与这种人的交往中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交流。有妒忌心的人回避问题,他可以表面上亲亲热热,心里却在盘算著怎样使用绊脚石让对方倒酶。这种人表里不一,表面上说一套,背地里另做一套。其最终目的都是一个:让对方失败或下不了台。
       妒忌心理强的人,如果变态到了极端,他甚至可以对他人或人类产生仇恨。别人买了房子,他赌咒那房子垮掉;别人买了车子,他祈祷让他人出车祸;别人找到了工作,他希望老板炒他人鱿鱼;别人去旅游,他希望飞机掉下来;人家夫妻恩爱、和睦与共,他便说人家不思进取,事业平平;人家勤俭持家、艰苦朴素,他便说人家乡俚乡气,不会享受;人家对工作负责、勤勤恳恳,他便说人家家庭不和,寻求寄托;人家尊敬领导、服从安排,他便说人家溜须拍马,想往上爬;人家待人热情、关心同事,他便说人家笼络人心,另有所图;人家靠拢组织、要求进步,他便说人家官瘾十足,投机取巧;人家成绩显著、受到重用,他便说人家心术不正,作风败坏;……。总之,有妒忌心理的人,总是希望在别人的痛苦中得到快感;而如果别人生活顺利,事业成功,他自己心理上就难受。比如陈景润,要是在英国就是霍金一样的国宝,在中国就是右派,被迫跳楼的主,至少是被文盲们嘲笑的主,走路被自行车车主刮倒摔病的主。岳飞、袁崇焕、彭德怀等人不是被敌人打败的,都是被自己人打败的。这背后就是一些人强烈的妒忌心带来的。
       有妒忌心的人,还常用心理投射这样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毫无根据怀疑配偶不忠的人,其实大都做过或在想像中幻想过去做不忠于配偶的事,由于这样一种心态,被投射出来,就会认为配偶不忠诚,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或想法找到了开脱的借口。
       妒忌心也与愤怒相关联。因为有妒忌心的人,往往有不切实际的很高的心理期待值,而这种心理期待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实现达到,所以在失望中、在看见别人的成就时,他就很难受,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愤怒感。妒忌心与担心失去也有关系。有妒忌心的人特别害怕受到个人的、财产的、或情感上的损失。这种担心实际与焦虑有关,所以妒忌心强的人也往往是焦虑感很强的人。
       妒忌心强的人往往都很孤独。而这种孤独多半是与从小争强好胜,而又没有做实际事情的能力有关。不屑于做实际小事的人,当然也干不了大事。那么这种人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候要不夸夸其谈,要不傲慢无理,要不自信心不足,总之,到头来都失去了朋友和与人交往的机会。孤独感更容易使人生怨,在与人交往中喜欢批评指责,到头来没人愿意与其交往。
       妒忌心强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自我不是自尊,而是一种幻觉。这种自我的中心是占有欲,而你想占有的东西或人往往多半又不是属于你的。你的焦虑、仇恨和愤怒就从这里而来,妒忌心理因而也是自我和欲望之间的一种发泄。妒忌心强烈的人实际上是空虚的人。它实际上是在踏踏实实做人的存在与在虚幻漂缈的不切实际的希望之间挣扎,但最终多半是在失望或失败中结束,因为他希求的是占有,但又无实际行动的能力去获取他想达到的目标。
       妒忌心与真理相隔最遥远。因为它是在对现实评估错误以后,经过变态的心理作用,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扭曲的心态,它可以将愤怒迁怒于他人、怨恨、毁坏心理、占有欲、酸尖刻簿、敌意和看问题的负面心态等集中在一起,并可能发泄到无辜的人们的身上,从而造成巨大的破坏。所以说,妒忌心是人心中最丑陋的一部分,是黑暗的中心。
       作为信佛修佛的人来讲,要修出内心的一片光明,妒忌心必须彻底清除。佛教中讲带业往生,但妒忌心是绝对不能有的。按道理,修佛修道者不应有妒忌心,但正因为修炼者还是修炼中的人,有的人还没有认识到妒忌心的存在及其危害,在修炼界也存在妒忌心的困扰。如《封神演义》中的那个申公犳,他看到姜子牙又老又没本事,可原始天尊却让姜子牙去封神,他心里就很不平衡了:怎么不叫我去封神呢?你看我申公犳多厉害,我把自已的脑袋割下来还能自已安上!于是他妒忌得不行,老跟姜子牙捣乱。《济公传》里的济公,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可他是个有大本事的和尚,他从峨眉山往杭州灵隐寺搬木头,就从灵隐寺的井里一根一根地往上拔。可那寺庙里的住持就受不了了:我这住持还怎么当啊!他妒忌得不得了,于是把济公攆出灵隐寺去了。
        信佛修佛者不能不深挖自己内心深处的妒忌心并去掉它,唯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人类社会要想获得稳定和谐的环境,敬佛修心必不可少。尤其是放宽心胸,去掉妒忌心格外重要。

三十一、学佛的婚姻误区(转,有更改)

  如果遵从佛法基本要求,哪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与修炼,都会得到现实的幸福与安乐。对一般人而言,饮食、性、睡眠、保卫自己是四种很强烈的欲望。每一种对人类的生活与行为,都有极深的冲击与影响。在当今这个时代,饮食等已不成问题,婚姻与性的处理则摆在了突出位置上。但是,由于对佛法认识上存在偏差,不少人学佛者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具体事情时,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在处理家庭、婚姻方面存在很明显的瑕疵。总的看来,在家学佛人的婚姻误区大体为两种:一是禁欲的趋向,特别是部分中青年家庭,没有处理好婚姻与性等问题;二是忽视戒律、我行我素的趋势。

(一)禁欲的误区

1、“婚姻恐惧症”误区

  一些学佛青年,虽到了结婚年龄,但拒绝与异性来往。看起来似乎道心坚固,但长期观察下来,才发现是画地为牢,固执己见的结果。严重者则演变成了“婚姻恐惧症”。如某厂青年工人刘某,学佛后誓言终生不结婚,对旁人的善言劝告也怒目相向,慢慢地也无人再劝他了。由于我行我素,与众相处落落寡欢,不久,便落得形单影只,十年之后,终于成了大龄青年。据说,他现巳开始后悔,有了结婚成家之意,但周围同事,早已将他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无人愿为其当红娘。又如一位学佛女士,虽有男友,但仅同居而不结婚,虽三十出头,心尚来回挣扎在出家与在家之间;终于有一天下定决心,与男友不辞而别,到了一寺庙,要求出家。寺庙上下因平时与之熟悉,皆大欢喜,积极为之准备剃度事宜。但就在即将落发前一天晚上,男友及家人开车冲进寺庙,连拉带拽,将其弄回了家。事后有人问她:“为何不想成家?”她倒是很干脆地回答:“我有婚姻恐惧症!”

  其实,这些都是执着所致。“执着”一词,指对某一事物、见解坚持不懈,不能超脱,后来便演变成拘泥或固执。青年人不需要对婚姻抱着反感的心态,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好,如果想要结婚就应该结婚;不要弄巧成拙,头上安头,搞得“四不象”。不要因为对婚姻的反感,走入了执着的误区,从而患上了“婚姻恐惧症”。

2、性生活的误区

  在婚姻与性的关系方面,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已婚的学佛夫妻,对家庭性生活的处理不当也是误区之一。在四川某大型厂矿,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桩事: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学佛小组,某天观看了一位海外法师讲经的录像带,内容涉及断淫对修行的好处,并言:如不断淫修行,则修行不会成功。看完录像后,这批人便下定决心,立竿见影,强力实践。回家后,或分房或分床,结果大部分的家庭随后几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一时成为全厂新闻。……

  由于执着某些宗教理念,有的人很害怕与他(她)另一半做“那件事”,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罪恶感。还有很多人认为做“那件事”会影响修行。有些夫妻,学佛以后就变成“道友”,完全没有夫妻的样子。加上没有真正的正法指导修炼自己,从心性上提高自己,因此,长期积淀下来,身心上便会出现某种压抑与分裂。性执着与性压抑,不仅对人的身体,而且对心理健康均有较大的影晌。许多人的男女欲望,被宗教观念、道德意识压抑、扭曲、乃至变形,以至他们自己也未能辩识。最麻烦的是,不少人明明出了偏差,还自以为修行有成。

  佛法并不要求在家人士禁欲,而是提倡节欲;而节欲的程度与方式,也须根据对佛法的理解、心性情况以及工作、年龄、体质等的不同,因人而异。

  说到节欲,古今中外世界很多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及中国的道教,几乎都主张禁欲或要求尽量节欲。基督教主耶稣一生没有结婚,几乎是苦行的修行者,他们中有名的使徒约翰更明白主张:替天主工作的人一定要身心圣洁,不能染爱欲。直到今日,天主教的神父、修女都是禁欲,终生未婚的。据天主教一九九八年的统计:全球神父总数为40.4万人,修女81.4万人;教友总数则超过十一亿。

  道教自从汉朝末年以后,就主张要修精气神,希望能修到羽化升天而名列仙班,他们认为有男女之事会损精气,因此要禁欲,至于道教中有些行“采补之术”者,那不是正统的道教思想。

  佛教认为爱欲只在欲界(地球人类及一部分天界)存在,色界、无色界及各佛国净土都没有。有男女之欲执着的众生,就很难脱出三界,故修炼者皆希望超越情欲。

  对宗教徒而言,能够为信仰而超越情欲,无疑是高尚而圣洁的。但终身不婚嫁的,仅限于出家僧尼或神职人员(道士、道姑、神父、修女等),一般教徒不必如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信佛勿入误区 9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