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201

   身心柔软。
  破二障,当然得到“身心柔软”,这是一定的道理。‘身心柔软’也就是我常在道场跟诸位同修说的‘不老、不病、不死’,就是这个意思,我这样说就很好懂。佛说身心柔软,怎么软法?人确实不老!李老师的中医造诣很深,我知道他有这一门学问,所以我到台中,就很想跟他学。我亲近他的时候是三十二岁,他就告诉我,‘你年龄太大,如果你二十岁跟我,我一定教你。三十岁已经来不及了!’他说,‘从中国医学的理论上说,人的正常寿命应当是二百岁。人身就像机器一样,如果了解身心体相,善于保养,使用正常,一定有这么长的寿命。人为什么活不到两百岁,实在是自己糟蹋自己。这个机器,你不知道它的性能,不会保养,不会运用,把它糟蹋了。中国医学是讲如何不生病,是讲防止疾病的,不是治病的。治病是中国医学附带的,不是主要的宗旨。主要的宗旨是如何能保护自己身心不生病、不衰老。这才是中国医学的宗旨,而不是治病为目的。’像这样的理论,现代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
  李老师讲,现在中医治病,给人把脉看病,这是三等的医生。第一等的医生用望,不要问。见到你的气色,听你说话的声音,见你行动的态度,就知道你那一年会生什么病。高明的医生,至少可以看出一般人三十年之后会得什么病,应该怎样预防,这是一等的医生。二等的医生就是看了之后还得要问问。把脉的是三等医生。
  ‘身心柔软’从医学理论来讲,是第一等的体质。今天社会上有一个很时髦的术语‘改变体质’。他们用药物改变体质,能改得了吗?决定改不了。要用什么方法改变体质?用心理,‘清净心’。佛菩萨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里的细胞组织,方程式的排列顺乎自然,就很正常;正常就不老、不生病。若是起个妄念,体内的细胞组织部分就会改变。佛法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里一动念头,体质就起变化,就不正常。佛菩萨正常,因为他们没有念头。所以,禅定有一个别名称‘正受’;梵语称‘三昧’,译成中文是正受,正常的享受。
  正常的享受,就是清净心,没有欲念。这个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充满真实智慧,于一切万法一念不生。心清净,身体就正常。我们起心动念,想东想西,想前想后,把正常身体变得不正常。这就坏了,糟蹋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修定、有定功的人,不但没有病,我们也看不出他衰老,因为他心定。净宗就是直接修清净心,经题上明白表示出来,‘无量寿庄严’是我们所求的目标。我在讲经题时,跟大家讲得很清楚。
  ‘无量寿’,不单单是寿命无量,无量的禅定、智慧、神通、德能,一切都是无量。今天大家想发财,无量的财宝,没有一样不是无量的。‘寿’是所有无量里的一个代表而已。一切无量,寿是第一。没有寿命,一切无量都落空,一样都得不到。所以,寿命是所有一切无量里最重要的一项,用它作代表。‘无量’是性德。六祖大师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是无量的具体说明。因此,‘无量寿’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经题上教我们‘清净、平等、觉’,修此就能得到。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心。觉就是智慧。
  深入正慧。
  “深入”是彻底的觉悟,觉而不迷。万事万法,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虽然清楚明了,内心如如不动,绝对不起一念分别执著,所以称为正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
  无复余习。
  ‘习’是习气。无始劫以来的习气都没有了。习气尚且没有,那里还会造业?不再造业。这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所以,读了此经,对这些经文意义都能明了,还说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佛菩萨都不相信。决定求愿往生,这种殊胜的利益,到那里找?在一切大乘法门里找不到。以上所讲的,都是西方世界菩萨的圆满成就。我们念了之后,真的生起无限仰慕之心,非常羡慕!如果我们没有法子学习,念了也是空羡慕。好在佛是真慈悲,下文为我们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对人、对事、对物,也就是说,圆满的智慧德能如何运用在生活上,教我们也可以学习。
  依佛所行。
  这一句是总纲,这是真正‘学佛’。学佛怎么对人,佛怎么处世,佛如何对待万事万物,我们从那里学起?经典上所讲的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展开,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无非说明弥陀所行。弥陀之行,就是十方一切诸佛所行。所以,不要搞得太多太杂,这一本经足够了!一生已经学不尽,再贪多就错了。
  我在中国、外国,不只说一遍,说过很多遍。一生依这一本《无量寿经》修学的是‘上上等人’。若以为这一样不够,恐怕太少,想多学几样,就学五经一论;学这六样的是‘中等人’。如果看到五经一论,六样还嫌太少,还要多加一点,再加蕅益大师的《净土十要》、印光大师的《全集》、莲池大师的《法汇》,这些加起来,卷册相当可观。这是‘下等人’。若再嫌不够,还要学些大乘法,《华严》、《法华》,还有好些大经大论没有学,再学就没指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靠不住了。须知愈是最上乘的大法,愈专、愈精、愈简单。学要专精,才有成就。
  莲池大师晚年真正觉悟,世出世间法一切放下。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他成为一代祖师。人到这个时候,真是彻底觉悟。‘专一’,都放下了。也许有人问:莲池大师晚年才放下,他年轻的时候,还不是什么都学?这话没错,如果年轻的时候就放下,他不就早成佛了,不只是祖师,早成佛了,还需要学吗?晚年的时候真正觉悟,中年以前迷惑颠倒没觉悟,到晚年才觉悟,这才专一。道理在此。学佛一定要知道专修!
  “依佛所行”是总纲。下面列出科目。
  七觉圣道。
  这一句就包括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总共有七个科目,这里说了两科:‘七觉支’、‘八圣道’。说这两科必定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阿弥陀经》把前面三科省略,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七觉”就是七菩提分,这就是三十七道品,是修行的纲目。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还依照这些纲目修学。因此,一般人都把三十七道品看作小乘,这是不究竟的。
  天台智者大师所注的‘四念处’,我们过去曾经印送过。《四念处注解》一共四卷,‘四念处’原文只有十六个字,智者大师解释为藏教四念处,通教四念处,别教四念处,圆教四念处。这才晓得,原来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西方世界这些菩萨们所修学的是圆教的三十七道品,决定不是别教的三十七道品。这是我们要重视的。
  我在前面曾经告诉大家,佛法修学的大根大本是佛在《观经》上讲的‘三福’。所有一切法都建立在三福的基础上,就连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也不例外。不能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就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佛是我们的老师,佛教我们修学的,我们没有照做,就是不敬老师。不敬老师就是不孝父母。父母希望我们‘尊师重道’。这就是佛道建立在孝敬的基础上。
  修行五眼。
  眼睛要亮,要看清楚外面境界,不要被境缘迷惑。佛的五眼圆明,这里教我们要学佛的五眼,要学佛的圆满三十七道品。
  照真达俗。
  ‘真’是心性,是本性。宇宙万有的本性、理体是真。‘俗’指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物真相。‘达’是通达。万事万物没有不通达明了的,如何通达?一定要具足五眼圆明。佛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金刚经》上讲得很详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肉眼简择。
  ‘简’是简别;‘择’是选择。如果认识不清楚,从那里选择起?不要说五眼,肉眼就迷,迷到谷底。今天下午,有几个技术学院的学生来问我,学佛从那里学起?我讲了,他也做不到,也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他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说法,这就无法选择。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教到底是什么。佛所讲的这么多经典,《大藏经》里讲的是什么也不晓得,还学什么,你怎么选择法!所以一定要认识清楚。要想认识清楚,必须找明白人。中国古人讲‘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从那里走过来的人,你问他,他告诉你,才明白这条路。想要学佛,遇不到一个明白人来指引路,菩提道往往走不通,愈迷愈深,那不是佛法。这就相当困难。
  真正的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到那里找?找不到,就看自己有没有好运。运气好就碰上;运气不好,找一辈子也找不到。纵然找到,他讲的,你相不相信?要是不相信,也是枉然!遇到等于没遇到。所以,善知识是缘分,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真心想学道,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常常有人来问我,要我介绍。现代人谁是善知识,我也不认识。但是我们想想,古人总是比较可靠。
  距离我们最近的印光大师是善知识,这几乎是现代人公认的。我们依他为老师,大概没错。印光大师已经往生,到那里找他?印光大师《全集》在此,台湾流通得很多。只要老老实实依靠《全集》修行,就是接受印光大师的教导,就没错,依他为老师。
  可是要记住,以他为老师,决定不能听别人讲经说法;要是再听别人的,就不是尊师重道,就违背老师。只可以跟一个人学,不能跟两个人学。跟两个人学,是走两条路;跟三个人学,是走三叉路;跟四个人学,就是十字街头,结果无所适从,决定学不成功。所以,只能跟一个人学,一直学到自己成就。什么成就?心清净,智慧开,不被外境迷惑,不被外境动摇,自己心里有主宰。智慧现前,此时什么人讲经都可以听,什么书都可以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一听就知道那个地方讲得对,那个地方讲得不对,不会盲目跟著走。有这个本事,就出师,毕业了,可以离开老师,到外面参学。没有这个本事,就要老老实实跟著老师,一步也不能离开。我把方法说出来,谁肯去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201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