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浅谈四无量心 (2)

  2.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即大、大、大、大的心,是佛菩萨伟大胸襟与人格的表现。所谓‘大’就是给予众生无边的乐,而且衷心希望别人自在、欢,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己力行实践给予别人快乐,而不附带任何条件,这就是‘无缘大’的道理。因为菩萨深刻体会:‘众生即自己’,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譬如宇宙万有的根源,本是从善良的‘真如本性’所生的,我们寻到根时,方才真正明了树根生树干,树干生树枝,树枝生树叶,虽然有很多的枝叶(如不同的宗教、种族),但这些全是一个自己,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由于菩萨体会到众生一体,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只尽义务,不享权利,这样的胸襟的确令人动容啊!
  所谓‘大’就是衷心的希望所有的众生永远都不再受到任何痛苦的折磨,究竟的离苦得乐,永脱生死轮回之苦。然而众生之所以有诸多的烦恼痛苦,乃是由于不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如何待人、处事、接物。语云:‘人不学,不知义’,所谓‘义’就是要了解那些是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众生因为迷惑颠倒,是故胡作妄为,因而要承受苦的果报。菩萨见到众生的病苦,如同自己的病苦,感同身受,故尽心尽力从事教学的工作,从观念上开启众生的智慧,并且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期彻底帮助众生解决问题,这就是‘同体大’的真义。
  ‘大’就是菩萨于行菩萨道中,以财务、劳力、智慧为众生服务,并且见到众生离开了无边的痛苦,内心感到无量无边的快乐与法充满。此外,菩萨在服务别人的过程当中,能够‘甘愿做,欢受’,即使受到别人的批评或误会,皆能够欣然接受,毫无怨言。语云:‘人逢事精神爽’,我们如果能学习菩萨,从工作当中,利益一切众生,并获得成就感,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也都会心生欢
  ‘大’就是菩萨‘一切皆’的不执著精神与气魄。所谓‘大大得,小小得,不不得’,以一句‘阿弥陀佛’放下身心世界,便得尽虚空遍法界(究竟成佛也)。一个真正能的人,才是真正能得的人,如老子所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说越得下,就越能看得开,也就越能为众人服务,并且积功累德,所拥有的就更多。我们须知,要弃放下的,乃是一切的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只要是违反菩萨道(即己为人)的一切,统统都要,这样的人才有勇气面对一切的挑战,有智慧作最好的抉择,故大亦不离智慧,大是完全放下一切的执著。如此,方能渐渐破除我执,过著快乐自在的人生。
  总之,‘是菩萨利益一切众生的存心,我们实应效法菩萨此种‘无私无我’的精神,来使自己心地清净,进而达到心灵净化的目标。
  =================================================
  3.佛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佛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悲,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喜,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舍,于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无量,指无有限量。这是佛教高尚的道德观念,也是大乘佛教十分重要的自利利他的菩萨法门。
  佛教信众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修行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可以净化身心,高尚、完善人格,
  广利大众,造福国家、社会。
  慈是与众生乐,悲是拔众生苦,喜是法本净喜,舍是离一切执。
  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现代的话来说,
  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一切有情。
  慈无量心是一种希望众生得到快乐的心。
  慈与悲合称慈悲,是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可见慈悲思想与佛教关系的密切。
  悲无量心,是解除众生痛苦的心。
  《法华经》说:“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恼众生。
  ”菩萨经过累劫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成就一切梵行,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盘,
  然而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盘,不断生死,
  乘愿受生六道,广开甘露法门,转无上法-轮。
  例如:佛陀因地割肉喂鹰、舍身饲虎;
  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寻声救苦;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
  都说明了菩萨之所以能普度众生,正是由于悲心愿力所产生的伟大力量。
  所以经上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
  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
  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能激发感同身受的悲心,
  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
  因此悲无量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慈心令众生乐,喜心令众生喜,喜与乐有什幺差别呢?
  《大智度论》卷二十说:乐是在五尘中所生的快乐,
  而喜是在法尘中所生的喜悦。
  譬如:怜悯穷人,先施与财宝,是先给他快乐;
  然后教导他谋生的技能,则是使他在生活中产生欢喜。
  所以,乐是比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层的感受。
  因此,《大智度论》说:“初得乐时名乐;
  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
  我们为什幺要给众生欢喜呢?
  因为欢喜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一个人没有了欢喜,即使坐拥金山银窟、华厦美眷,也没有意义;
  只要我们心中欢喜,即使是粗食淡饭,梅妻鹤子,也觉得充实自在。
  佛陀以“苦”来教诫弟子,是要我们正视苦的原因,然后实践佛教真理来离苦得乐
  。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说法的真正目标。
  慈悲固然能使众生得到福乐,
  但是行慈心、喜心时,容易生贪着心;行悲心时,又容易生忧愁心,
  因此佛陀告诉我们:需以舍心来去除一切分别妄想,
  并令一切众生都能以平等心进入佛道。
  舍,是一种无上的智能。所谓:“舍得,舍得。”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放开脚步,才能使我们向前迈进。
  同样地,
  我们以慈心、悲心、喜心来弘法度众,
  更要舍除对三心的执着,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唯有“舍”,才能容纳异己,
  唯有“舍”,才能心包太虚。
  世界之所以动乱不息,就是因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获取,而不知道回头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质,而忽略了心内的精神世界更为辽阔。
  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执,尊重他人,
  舍得牺牲奉献,自然就能拥有一个圆融和谐的世界。
  慈悲喜舍,本为一体
  ========================================
  4.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慈——关爱世间一切众生
  悲——怜悯世间一切受苦的众生
  喜——对一切善举悉皆随喜
  舍——争取众生与众生之间的平等
  慈悲对治痴
  喜对治嗔恚
  舍对治贪爱
  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
  (梵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梵,巴利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理学所谓“移情”,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与乐,悲名拔苦”。
  〔梵muditd〕或作“随喜”,谓对众生欢喜友爱的态度,尤其是对众生的幸福快乐庆幸、喜悦,即为“我为你高兴”之喜。
  〔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编辑本段]
《大般涅盘经典》中解释:  《大般涅盘经典》卷十五佛解释说: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
  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编辑本段]
隆慧法师所作解释:  
隆慧法师——慈悲喜舍慈善会

  
慈悲喜舍,顾名思义,是以维护佛教的修行、弘法、教育以及慈善事业为主体。为了更好的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发挥佛教在构筑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下,并继承中国佛教历代济贫救苦的优良传统,延续太虚大师主张佛教积极入世的思想和民国时期佛教救世利人的慈善事业。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理念,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不分信仰、不分善恶、不分亲疏,对一切苦难的民众予以诚挚、平等的关怀和救助。“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行愿,以人为本,积极入世,展开扶贫救济、医疗治病、赈灾克难、敬老恤孤、助学扶教等各项慈善事业,并在隆慧法师积极引导广大社会民众和佛教信徒参与佛教慈善事业,使社会民众内心充满慈悲和仁爱。教富济贫,让富有的人们能奉献自己的爱心,引发内心的慈悲善根,修积阴德,广种福田,富而好仁;救困安贫,使贫困的民众得到救助,心生安乐,贫而感恩;自利利他,为佛教弟子提供一个弘法修行的渠道,积功累德,回向净土成为资粮,往生极乐,圆成佛道。
  通过济贫教富的各项慈善事业,化解社会阶层的差别和对立,净化人心,提升道德,和谐社会;使广大的社会群众接触、了解和正确认识佛教,觉悟人生。欢迎社会各界善心人士积极参与,共筑东林慈善社会公益平台。用慈悲爱心,完善自我,奉献人生,让青史留名,让子孙效贤;用菩提心,修福修慧,弘法利生,让他人解脱,让自己成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浅谈四无量心 (2)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