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29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博朵瓦也说:“真正要修解脱道的人,再没有比依止师长更重要之事。就是世间可以看著别人做的事,假定没人教的话,也学不成。何况我们刚刚从恶道来(或者就算在善道当中),解脱道肯定没有走过,所以走这一条道路不要老师可以吗?”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乃至于我们学任何一种语言,比如念英文ABCD,在旁边注了一个注音,你看了注音,就念得准了吗?我想这个大家都有经验,你念出来的话,人家都听不懂。我想起一个日本人念英文的笑话,这位日本人做学问很认真、很扎实,咬紧牙关拼命去念,不过因为他一开始发音就没有学好,就像前面说的初一若错乃至十五,所以他的英文日本腔调非常重。有一次在美国纽约,佛教会请这位日本学者来发表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很有内容,他花了好大的气力翻成英文。可是他一开口,外国人听不懂,以为他讲日文;在座的也有日本人,如果他不翻成英文,至少日本人懂,但他用英文讲,结果,外国人既不懂,日本人也不懂,讲完了以后,谁都不知道他讲什么。
  世间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无师自通,佛法比世间的事情难上千万倍,如果居然自己学一学就会了,那不是我们在学佛,佛要向你学了,有这种事情吗?这是我们的颠倒,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特点。所以我一开头就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文字认识了就是了解内涵了;反过来说,我们可能又会觉得最重要的是修行,所以又不要认识文字了;因此本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这两种都是偏失。我们现在所以愿意学宗大师,是因为他教、行二者都圆满,而且也都如其次第的教导我们层层增上。所以当在文字上面领悟的时候,我们很欢喜,可是千万注意所学的要拿来实践。以上就是简单地说明为什么要亲近知识的道理。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今初﹞

  前面是总说学佛最重要的是亲近知识。因为它这么重要,所以把这个内涵又分成几个大项目详细说明。第一个是所依善知识之相,不是随便看见了一位就去依止。第二是弟子要具足什么条件。有了这两方面,还要有一定的依止方法,所以第三说明应如何依师。第四是依止有什么殊胜的利益。第五是说不依止有什么害处。第六摄彼等义,就是上面还有遗漏的,再仔细补充说明。这六点讲的时候分开来讲,做的时候是同一件事情,六方面都包括在内。其中第五未依的过患,指的是已经请为知识(就是已经拜他作老师了),又不好好地照著依师之理去做;你没拜他作老师不算,因为一般人本来就谈不到依不依止,所以得不到依止的好处,但是也不会有不依止的过患。现在就个别说明,第一个是所依善知识的相。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括世尊告诉我们的经、律、论三藏,以及诸大祖师、菩萨解释佛语而作的论释之中。“由各各乘”,因为修学佛法有不同的根性--通常我们说三乘,广开的还有五乘,就是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一佛乘。由于各人的走法不一样、习惯不一样,自然而然所依的师长也有差别。那么这里所讲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呢?是能够照著三士道的次第一步一步引导我们走上去,最后成就佛道的师长。或者说,我们为了要求无上菩提,所以要照著该走的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这个次第也就是三士道,所以要找的老师是能够如这个次第引导我们的,下面是引经论说明。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经庄严论》有的时候称为《庄严经论》,这里指出我们应该依止的善知识所要具备的十种条件。要学的人必须要依靠对这十法有所成就的善知识。这十法从调伏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离厌,有它一定的次第。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这里说自己若不能解决问题,而能够帮人家解决,这是不可能的。帮忙我们调伏内心的老师,他必须先如理如法地调伏他自己才行。如果这样的话,要什么样的调伏才可以呢?假定只是“随宜略事修行”,就是碰到什么就学什么,没有正确的次第,在这种状态当中,看起来他好像有一点道理,在他身心上也修得好像有一点成就,也蛮有名声,可是这个东西是假的,所以叫“假证德名”;如果这样的话,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内涵呢?要“顺总佛教调相续法”,照著整个佛法的次第内涵调伏自己的身心,也就是戒定慧增上三学,所以称为三种宝学。因此不管《道炬论》或《菩提道次第论》,其内涵都是顺著戒定慧的次第而说。现在再仔细地把三学分门别类,就可以列出做为一位善知识应具足的十个条件。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所谓调伏就是尸罗,尸罗是梵文,翻成汉文就是戒,或者叫做别解脱。戒经中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的心像马一样(所以说是心猿意马),马一天到晚乱动,不管你怎么样长时努力,也没办法制伏它,所以要用很利的马衔(就是套在马嘴巴上的一个套子)才能够把狂奔的马制伏;我们的心就像狂奔的马一样,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同样需要一个非常利的、能调伏心马的马衔,那个就是戒。所以持戒是善知识所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分辨教》也是戒经,上面也告诉我们,像我们这种还没有调伏的凡夫,真正能够驯服我们的就是戒。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就像一位能够调伏野马的调马师,他有本事拿最利的马衔调伏最难调伏的  悷马。我们凡夫的六根、六识就像野马一样,一天到晚随著邪境到处乱动,调马师实际上就是指佛、老师、三宝,所用的利衔就是法,法当中首要的就是戒。当我们的根识随著境乱转的时候,马上用戒来制伏它,所以学习尸罗真正的目标是调伏心马。应该要多励力、多努力,当心趣向于恶的时候把它调伏,而趣向于应该作的,也就是“所应作品”。
  所应作品有两种:一个是要远离不应该去的境,而去应该去的境;另一个并不要离开那个境,而是心缘境的方法不一样。比如戒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有些境界不应该去,例如现在世间有很多玩乐的场所,这些不可以去,一定要远离。还有一种,同样对这个境界,比如你在大殿闲逛,毫不恭敬、很放逸;这种调伏方法是不必离开境,只要把内心收摄起来,变成很严肃、很恭敬。所以分内外两方面来说,粗的是外面杂染的境慢慢地切断,细的是自己随顺烦恼的这种习性,应该把它转变过来。
  前面说过,为什么我们刚开始要思惟闻法胜利?就是断除以前所习惯的这种轻慢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一定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文字上面转,转久了习惯以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生起傲慢心,懂得很多,自以为了不起;还有一种是轻慢心,觉得都懂了,都知道了,对法了无恭敬之心。这些都是我们不必离开境,可是必须从心上面去转的,以上是第一个,戒的内涵。戒是制止内心老是缘著外境转,进一步就要渐渐地把内心安住在一个境上面,那属于定,要依著这个次第修行。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就是定。我们能够决择这是坏事情不要做,这是好事情应该做,这个就是戒。由于这样慢慢地习惯了以后,一方面心不随外境乱转,然后对境的时候,不念不应该念的念头,安住在应该念的念头上,渐渐内心就不再像野马一样,而开始调伏了。这时候我们不会到处缘坏的事情,会缘在善法上,但是心还是散乱。所以进一步要依正念正知,这是专门学定的方法,后面会详细讲。实际上,整本《广论》可以说是在阐释戒定慧的真正内涵。所以老师的条件也需要定,使得内心能够寂静,这个叫定学。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有了定以后,还要有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间脑筋聪明,而是真正佛法的智慧,这一定是从定学里边才能够开出来的--所谓止观双运。所以叫“近寂静”,就是由寂静(定)而引生出来的。这个智慧一定是依于心堪能的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定,有了定以后,我们的内心才能够有力量。平常我们的心是没有力量的,心原有这种本能,可是因为随著烦恼转,我们希望它做一点事情都做不到,所以叫无堪能心;得了定以后,就能够如我们所希望的,要它从这个方面去观察思惟,它就能做得到,所以叫心堪能奢摩他。到了这种程度,才能够真正观察决择事情的真相,这是智慧。所以要调伏相续,总的来说是戒定慧。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具足三学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还不够,还要有多方面的圣教功德。如果是针对自己的修行,也许简单的修学就可以;可是要调教别人的话,就要了解很多内涵,所以他必须对世尊的三藏教法要能成就多闻。这里要注意,大师不是说多看多学,而是要多闻。平常我们都是欢喜看书,看书是需要的,可是真正重要的还在多闻,这是我们一定要渐渐去练习的。
  言教富是说对世尊的教法非常通达、非常广博,这样才能够善巧地帮助学者调伏。善知识敦巴尊者说:大乘的师长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修学佛法无非是教跟证,教要靠听闻,大乘师长在讲说的时候,能够使弟子发无量知解,即使他简单地讲,也可以令我们触类旁通;譬如讲简单的一个东西,他可以引证各方面的三藏经典,使我们产生很广博的认识,教是要这样通达的。谈到修行,他知道如何去行持,将来能够得到何种利益;比如说现在要去修行,你应该怎么样修,修的时候心里应该如何,将来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他都应该知道。实际上对于这些,他除了理论上面了解,还要有相当的经验,这个才是真的善知识,这是第四言教富。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实际上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慧,那么这个慧跟前面的慧有什么不一样呢?达实性的慧是殊胜慧学,前面那个慧是属于教量,就是理论上面能够通达。理论通达不是我们现在随便听一下哦!有一些同学随便看了一点书,就说:“啊!我知道无我了。”我听见了以后,就想你大概就是佛了。宗大师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我看宗大师的传记中说到,他花了很长的时间修学,最后由佛护论师等等在空中示现加持,他才通达教量,而我们居然随便看一看就觉得通达无我了,这都是我们的增上慢,是最严重的错误,真正了解无我不是那么容易的。此处殊胜慧学并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认识,而且要真实地修行,通常应该是见道位,最起码应该在加行位才真正能够通达无我,所以说“现证真实为正”,这是见道,要这么高的条件。万一找不到具这个条件的人,那至少由教理所成立也可以,也就是前面闻思相应的慧,所以说教量通达也可以。当年宗大师看见佛护论师在空中论辩,达到的就是教量通达。现在三大寺还有辩论的课程,辩论的真义并不是在文字上面取胜,以前他们辩的时候能够亲自体会所辩的内涵,这个很不容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29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