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到什么程度呢?要像贫者得宝,就像穷人得到了宝藏一样。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平常因为只管自己,自己得到了好的很高兴,别人得到了好的就嫉妒。现在要怎么办呢?看见别人得到好的,自己就像穷人得到宝藏一样,从内心当中去欢喜,绝不是嫉妒。平常我们自己要得到好的,花了好大的努力都不一定得到;现在别人努力了,我只要去随喜,得到的功德也像他努力得到的一样。所以很多经论上面,特别是宗大师非常强调这一点,我们不要用太大努力,只要去随喜就可以增长这么大的功德。我们众生就这么差劲,也可以说,就这么没有福德,最好增长福德资粮的机会放弃了,自己还觉得脑筋好,还觉得聪明,最颠倒的莫甚于此。
【劝请***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颂。谓于十方刹土之中,现证菩提,获得无著无障碍智,未经久时,变尔许身,劝请说法。智军阿阇黎作“现证菩提”而为解释。】
劝请支的偈子是“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十方刹土中,所有刚刚证得佛果的圣者,我愿化成同等数量身去劝请他说法。这是有道理的,在佛法上叫法尔道理,所有的佛都是这样--世尊证得最究竟圆满的无上果的时候,通常就会有人去劝请他说法。当然对于其他的人,我们也是可以去劝请说法的,可是此处大师特别引证智军阿阇黎的话,说这一颂是专指劝请佛,因为佛才是究竟***之处。
【请住世支者,“诸佛若欲”等一颂。谓于十方刹土之中,诸欲示现般涅槃者,为令发起一切众生究竟利益,现前安乐,故变无量身,劝住佛刹,微尘数劫,不般涅槃。】
这个颂子是“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惟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十方一切刹土当中的世尊要示现涅槃的时候,我们去劝请他长久住世,因为晓得世尊是一切众生的究竟利益安乐之处,他在世间即使不说法,就有无量的功德,能够利益无量众生,何况世尊留在世间,自然就会说法。所以,说法是一种利益,安住在世间也是一种利益。世尊的功德实在无量无边,你只要看见他,哪怕你不欢喜他、讨厌他,都会得到利益;虽然讨厌他的这个业一定堕落,可是也是藉著这个因缘,将来你还是会究竟成就。我们常说佛法虽广大,不度无缘之人,条件比较好的人当然是一听到佛说法就马上成就;可是即便你不欢喜佛,看见佛的时候内心当中违逆他,这也是跟佛结了个缘,最后,当你恶业感果结束之后,世尊有这个威力,藉这个因缘又把你救起来了,所以世尊留在世间有这么大的功德。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看自己留在世间有什么功德,一般人总觉得身为一个人,好好地念了一些书以后应该要利益世间。其实真正要利益世间的话,除了佛法以外,实在很难说有利益,小的相对的利益是有一点,究竟的利益只有佛法才能成办。而以佛法利益世间,只有世尊才能做得最究竟圆满,所以我们要劝请世尊住世。
【回向支者,“所有礼赞”等一颂。以上六支善,表举所有一切善根,悉与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乐回向令成大菩提因,永无罄尽。】
最后一支是回向支。十大愿王一共有十六个偈子,前面的请师住世、请***、随喜、忏悔等,这些都只有一个偈。而单单回向一支就有五个偈子,每一个偈子都有特别的意义。前面一共有六支善,就是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请佛住世,一共六支。把这六支的善根(也可以说总摄一切的善根),与一切有情共,不是仅仅为自己,要把所做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生,希望他们得到利益。世间常常有这种现象,遇到亲友生病时,会去做一点功德,希望他的病赶快好;乃至于做父母的人希望儿子好好念书,希望他聪明一点,做很多善事,希望他考上好学校,这个都是种了善根回向给别人的例子。现在要把所做一切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他们都得到无上菩提,而且要以猛利的意乐来回向,只有回向大菩提才是永无罄尽,这样的善根才会永远用不尽;这与我们平常做了一些功德回向给别人,往往只能得到一点点好处相比,是很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回向的对象是一切众生,回向的目标是要成就无上菩提。回向支里边也可以分开来细说,这是为什么回向支会有这么多偈的原因。
【如是了解此诸文义,意不余散,具如文中所说而行,则能摄持无量德聚。】
上面所说的这些,要了解它所指的意义,然后要专心一意,不是嘴巴念而心里胡思乱想,而是要很专注地照著这个内涵去做,去回向,这样就能够摄持无量的功德。以下再归纳一下这六支。
【此中礼敬、供养、劝请、请白、随喜五者,是为顺缘,积集资粮;悔者是除违缘,净治罪障。随喜支中一分,于自造善,修欢喜者,亦是增长自所作善。其回向者,是使积集、净治、长养诸善,虽极微少,令增广多。又使现前诸已感果将罄尽者,终无穷尽,总之摄于积集、净治、增长无尽三事之中。】
其中有五样是顺缘,也就是积集资粮;悔支是除违缘、净除罪障。随喜支当中可以随喜别人,也可以随喜自己。对自己做的善事去随喜,可以把所做的善业增长,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时做了一件坏事情,心里会随喜,很得意,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恶业却不断增长;反过来如果做了件好事情去随喜的话,善业也会不断增长,这一点我们应该了解,所以特别地解释一下。第七支回向的意义是使我们所做的净除罪障跟积集资粮所生的功德,不断地增长。虽然是很少的一点,透过回向可以使它增广,变得无量无边。这种好的善净之业,就算是已经感果快用完的,由于回向的关系,就能增广而变得无穷无尽。所以这七支总结起来可以分成几个:净除以前的业障违缘、积集资粮、最后这一切功德还要使它增长,乃至无穷无尽。七支行愿有这么大的功德,只看我们能不能如实的去做;在世间大家都希望求好,实际上没有比佛法更好的,也可以说唯一真正究竟的只有佛法。
以上是六加行当中的第五支,内涵是假定我们条件不够,那么还要修七支行愿净罪集资,并且无尽增长。修了以后接下来是第六支。
【次令所缘明了显现,供曼陀罗,应以猛利欲乐,多返祈祷,谓“维愿加持:从不恭敬善知识起,乃至执著二种我相,所有一切颠倒分别,速当灭除;从敬知识,乃至通达无我真实,所有一切无颠倒心,速当发起;及其内外一切障缘,悉当寂灭。”】
经过这样集资之后,我们所观的资粮田(也就是皈依的境),一定能够明显。显现了以后要先供养,曼陀罗是梵文,就是诸佛的住处,或者称为坛城。我们一般的供养,不管是供水、花,乃至于很多东西,那都是很有限的。现在我们供曼陀罗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都观想成佛的净土,实际上这里就是释迦世尊所摄受的国土,把所有最好的东西全部拿来供养,而且以猛利意乐,在佛的面前多返祈祷。
所祈祷的内容总共有三样:第一个是净除罪障,唯愿世尊、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等等来加持我。我们有些什么罪障呢?依照著修行的次第来说,第一个要亲近善知识,然后一步一步深入,到最究竟圆满时能够弃舍人我执、法我执;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刚开始不亲近知识,乃至到最后不能净除人我、法我二执,这就是我们修行道次的障碍。所以这里祈求加持,希望我们能够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对于过去由于无明而衍生的烦恼,以及由于烦恼而造的业,能够很快速地净除。接下来是积集资粮,从最开始亲近恭敬尊重知识,一步一步上去,乃至于能够通达二种无我。以前都是无明,现在希望能够正知,所以祈求一切无颠倒心能够很快发起。发起了这个心,当然就会去造作善净之业,也祈求其它里里外外的障缘全部消失。内障通常就是指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不认识真相;外障则是外在的因素令我们有很多不顺利的情况,这都是修行上必须要克服的。以上是我们在正修之前的加行要做的,有了这个加行以后第二步就是正行。
※﹝正行分二:一、总共修法,二、此处修法。今初﹞
为什么要分为总共修法跟此处修法呢?本论一开头先简略地告诉我们理论的大纲,认识了要照著去如实修持的时候,有一定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共同的;我们依著这个方法,就可以把所修的内涵个别个别按照次第,步步地深入去实践。所以总共修法就是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而此处修法就是在明了了整个修行方法以后,照著次第,比如第一个要修亲近善知识,然后是修暇满,珍惜自己有修行的机会,再下来是念死无常,这样依次地修上去。所以前面要先了解的是总共的修法,而正修时心所缘的对象却是一层一层地深入;或者说一个是能修的心,一个是这个心所缘的境,也就是依著修道的次第一步一步深入的内涵。现在我们先看能修的心,也就是总共修法的内容。
【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
修的意思,简单扼要地讲就是这么几句话,最主要的就是于善所缘令心安住,也就是说我们要去修的时候,要缘著一个善法,使心安住在这个上头,这一点我们平常自己可以检查。
所谓的善所缘,就是对我们有好处的。譬如说叫我们写字,或者背书、礼佛、学定等,这些对我们都有好处,这是我们感觉得到的。就以世间来说,做一件事有很多好处,比如父母教你写字或者背书,你坐在那里苦不堪言,想著最好去看电视、去玩,你的心安得下来吗?安不下来,大家都有这个经验。现在所谓的修就是把本来安不下来的心修改过来,使得心能够安住在应该缘的善所缘之上。就像我们的手抓著一个东西一样,这是有形的;心也是一样,心缘著所缘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头。因为以前我们对修心一向不善巧,所以现在要想把它转过来,必须要数数、不断地把它拉回到所缘上来,所以说“将护修习”。将护就是保护,我们要不断去保护,串习我们所应该缘的这个好的境界。
事实上,凡是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内涵来说明,所以它并不是非常深奥的道理,却是我们人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得见的一个心情。问题是我们懂得了以后,怎么能够把握住这个特点,从浅的地方一步一步深入,乃至于究竟成佛,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就像念书一样,一口气叫你马上念博士班,谁做得到?可是如果你现在在幼稚园里边,反正跟著大家,人家念“来来来、去去去、小狗跳、小猫叫”,你也跟著念,就这样学了几年,慢慢地不知不觉当中就成长了,这是我们人人都有的经验。当然如果你的脑筋好,肯用功,会学得比较快;可是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不塌下来的话,要成就也并不难。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就可以感觉到,修行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难,问题在于我们得不到正确的方法,以及没有跟这个法相应的师友。所以前面说“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听到了正确的方法,能够跟著它去做,不要花太多的力气,就能够把无始生死以来系缚著我们的这件事情解决掉。
下面是解释,看起来好像这么简单,但是困难在哪里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