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当来世间义故,未能灭除诸恶趣因,未能成办增上生因、决定胜因,即便没亡而应恐怖。若于此事思惟怖畏,则于此等有可修作,能令临终无所怖畏。若未成办如是诸义,总之不能脱离生死,特当堕落诸恶趣故,深生畏惧,临终悔恼。】
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什么呢?既然我们了解了一切都是业感果这个道理,那眼前的果报是没办法改变了,因为这是过去的业因所造成的;但是将来的果报是看我们现在所造的,假定我们会堕落恶趣的业还没有忏除;虽然希望去善趣,而善净的因还没有造,这两点还未做到就死了,那才是我们应该恐怖的。如果对这个感到恐怖、担心,就会策励自己防止造恶、努力行善,这样的担心就是对的、应该的。
所以我们了解了业果法则以后,就知道担心死时与亲友财宝离别是没有用的,担心恶业未忏善业未造就对了。由于这个担心,我们就会趁现在可以修的时候赶快修;现在努力地修,到死的时候就不怕了。现在这个身体会死是必然的,只要我们趁未死之前不造恶,已经造的恶把它忏悔清净,并且尽量造种种我们可能做到的善业,若在这种状况之下死去的话,由于我们这一生造了很多善因,将来一定感得理想的身体,所以我们死了,离开这个不好的身体,去一个非常好的地方,这有什么好害怕?不但不会害怕,而且会很高兴。所以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事有两点:总的是不能脱离生死轮回,特别是在害怕堕入恶趣,这是最可怕的,这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本生论》云:“虽励不能住,何事不可医,能作诸怖畏,其中有何益。如是若观世法性,诸人作罪当忧悔,又未善作诸妙业,恐于后法起诸苦,临终畏惧而蒙昧。若何能令我意悔,我未忆作如是事,复善修作白净业,安住正法谁畏死。”《四百论》中亦云:“思念我必死,若谁有决定,此弃怖畏故,岂畏于死主。”】
《本生论》也说:世间的一切都是以往造业所感的果报,无论你怎么努力都留不住,这是勉强不来的。既然如此,你害怕也好,担心也好,都没有用。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去观察世间的真实状态,观察之后,并不是要怕死,而是怕造了恶业,没有造善业。如果这两点不认识,没有如理取舍的话,以后会感得很多苦报,这才是应该忧愁恐怖的。假定我们了解了这一点,那将来会后悔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做,然后很认真地造种种白净业(就是清净的善业),如果我们都照著正法去做了,还怕什么死呢!这才是我们应该要努力的。
《四百论》也说:假定了解我们一定会死,而且对前面这个道理产生了决定的定解,就晓得什么是应该怖畏的,什么是不该怖畏的,照著这样去做的话,死主来了也不怕,这个才是我们要发的念死的心。
【故若数数思惟无常,念身受用定当速离,则能遮遣,希望不离彼等爱著。由离此等所引忧恼增上力故,怖畏死没皆不得生。】
前面谈到如果是因为害怕在死的时候,生前所喜爱的一切都将离开我们,这样的怕死是错误的。现在照著正确的方法想:不管眼前的东西多好,我们都随时会死,这些一定会离开我们的,既然这样,忙它干什么呢?我们真正重要的不是忙眼前世间的种种,而是应该忙将来后世的好处,想清楚后就不会再贪著眼前的。实际上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专忙眼前的,这就是我们的致命伤。理解了上面所说的之后去修持,就能远离由于执著现世所产生的种种忧恼,一旦这个力量生起来,而且不断地增强,会策励我们修行,临终就不怕死了。我们之所以修念死,就是要发这一种心。
简单地再说一遍,念死并不是害怕死了以后,眼前所有的好东西都舍去,而是了解了死主一定会来,那么在没有死之前,应该好好地、善巧地利用这个暇满人身,千万不要造恶业,如果造了恶业要努力忏悔净除,一定要以全部精神来造善净之业。由于现在净除罪障、集聚善净的资粮,就会感得将来的利益,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的,而不是担心眼前的,这个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了解了念死的道理以后是正修念死;念死的心生起来,自然会策励我们做真正该做的事情--为后世的利益而忙,这个就是增上生道的特点。
※﹝第四、如何修念死者。谓应由于三种根本,九种因相,三种决断门中修习。此中有三:一、思决定死,二、思惟死无定期,三、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念死的法则有三个根本,每个根本又分成三种因相,共有九种因相。透过三根本九因相,策励我们发起决断的誓愿去修行。思决定死、死无定期、死时除法外余皆无义,就是念死的三个根本。
【初中分三:思惟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者。】
“思决定死”分三个因相,这里注意“思惟”两个字,平常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先会去听闻,听闻以后再去讨论一下,大概也能够把握得住听闻的道理,但是我们非常欠缺思惟,这就是我们的致命伤。当然,目前的重点是在把学的道理弄清楚,所以重点在“闻”,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这只是第一步,闻了以后还要去认真思惟,透过思惟就不会停在闻的阶段,否则听懂之后,觉得自己了解了就不向上跨了,实际上听懂以后不向上跨,等于没懂。
我常常举这个比喻:我们要从这里到高雄去,地图拿到了,你也看清楚了,然后说:“我知道了,我到高雄了。”如果这样,这张地图给我们的价值就只是戏论。所以我把“思惟”这两个字在这里特别提一下,我们继续学下去会更清楚为什么思惟对我们这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听闻后,理路还不清楚就去思惟的话,同样会出毛病。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思而不学则殆”,要学会以后再去思惟,如果还没有学会就死死地去思惟的话,一定会出毛病的。
【谓任受生何等之身,定皆有死,《无常集》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舍此身,何况诸庸夫。”任住何境,其死定至者,即彼中云:“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
《无常集》说:即使是佛、独觉(缘觉)、声闻等圣者,尚且得把这个身体舍掉,何况是我们凡夫!关于这点我顺便讲一下,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依小乘来说,佛就是降生在娑婆世界的这个色身,实际上这是佛的化身,就是跟我们有缘,应化摄受我们而来的。佛真正的身不是这个化身而是法身,所感得的则是报身。以大乘来说,报身是在摩醯首罗天(有顶天),是三界之内最高的地方。佛的化身跟我们一样一定要死,佛都要死,何况其他呢?不管你在任何境界,死一定会来,所以说“住于何处死不入”,哪里不会有死呢?不管是空中、海中、或者山上,要找没有死的地方一定找不到的。
【前后时中诸有情类,终为死摧等无差别。即如彼云:“尽其已生及当生,悉舍此身而他往,智者达此悉灭坏,当住正法决定行。”】
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死,没有什么差别,不管你是畜生、是人、是天,乃至圣者,只要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一定都要死。已生的固然要死,还没出生将来要生的也是一样,没有一个例外,都要舍掉这个身体而死亡。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了解了这个身体一定会灭坏,唯一要做的就是安住在正法上努力修行。一般世间人都是忙不如法的、不应该忙的事情,我们现在真正了解了,看清世间真相而安住于正法,如实修行的人才叫智者。这里所说的智慧不是指脑筋聪明,世间很多脑筋聪明的人,但是却不知道佛法,这是脑筋机灵,不是真正的智慧,这个我们要辨别得清楚。要学佛法,脑筋机灵是需要的,但是脑筋机灵、灵活并不一定表示他有智慧,现在很多人好脑筋却做坏事,我们看见报纸上有很多诈骗事件,这种人的脑筋多好啊!所以脑筋聪明并不是智慧,这一点我们要分别得清楚。
【于其死主逃不能脱,非以咒等而能退止,如《教授胜光大王经》云:“譬如若有四大山王,坚硬隐固成就坚实,不坏不裂无诸陨损,至极坚强纯一实密。触天磨地从四方来,研磨一切草木本干及诸枝叶,并研一切有情有命诸有生者,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退却。大王,如是此四极大怖畏来时,亦非于此速走能逃,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退却。何等为四?谓老病死衰。大王,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
这段文是说“死”这件事情,我们是做不了主的,一切有情都没办法逃得了,不管用财物、咒、药等种种的方便,都不能令死主退却。“咒”的确有很神奇、不可思议的能力,世间也有很多东西很灵验,但这些都没办法让人不死,所以《教授胜光大王经》说:就如“四大山王”(山王就是山当中最大的),这四个大山王非常坚固,一点也不会被破坏,“触天磨地”就是上面碰到天,下面触及地,从四面八方过来,所过之处,小草、大树,有情、无情,所有一切全部逃不掉。不管你有名、有财,或者懂得药、咒,这四大山王来的时候都挡不住,那是非常恐怖的。
这四大山王比喻的就是前面说的老病死衰。“老坏强壮”这一点,你们还体会不到,我已经深深感觉到了,但愿你们感受到的时候,已经有了修行,那就不怕了,否则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我常常跟诸位讲,我当年也跟你们一样灵活,即使是在很多同学觉得师父的脑筋这么好,实际上我已经衰退很多了,很多事情刚刚讲过就忘得干干净净,太多东西都记不住了。经上有提到老苦,我现在对里面所讲的内涵感受很深。它说老的时候有各种现象,譬如站起来像拔树,坐下去像断索的袋子。你们有时候到后山去出坡,要拔一棵小树是不是感觉到很困难?如果拔大一点的树就更困难了。老的时候,你坐著要站起来,就会有这种感觉,我想你们绝对想像不到,你们要站起来轻而易举,从来不会感觉到有困难。我当年也无法了解,站起来如拔树是什么情况,而现在真的感觉到了,而且常常有这种感觉,实在是非常辛苦,老了就会这样。
坐下来像断索的袋子是什么情况呢?现在你们不大容易看得见那种袋子了,老一辈的人会用一种袋子装谷子、米、麦等等,然后把袋口用绳子绑住,背在背上,如果绳子一断,袋子就掉下去,整个就塌下去。如果勉强讲的话,就像牛拉屎,会一下子整个塌在地上一般,老的时候,坐下来就会一下瘫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见这些关于老苦的描述,是在二十多年以前,那时候的年纪已经比你们现在大很多了,我还是无法想像年老时这样的情况,所以后面共中士道中说,幸好老是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来的,如果是一口气来的话,我们在座没有一个人受得了。
病,我想你们都感受得到,原本生龙活虎,但病的时候躺著呻吟,动也动不了,吃也吃不下,平常高兴的事,到那时候一点兴趣都没有了。衰也是这样,本来是很强壮的身体,会变得虚弱、不听使唤,最后就是死。世间就是这样,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挡得住这四大山王。
【迦摩巴云:“现须畏死,临终则须无所恐惧。我等反此,现在无畏,至临终时,用爪抓胸。”】
这个才是如法地怕,怕死就应该好好修行,如果好好修行,临终的时候就会很欢喜:“我因为修行了正法,现在要到好的地方去了。”就像我们本来在此地就只是临时的,要准备到更好的地方去,所以对死就不怕;世间人就不是这样。看看我们属于那一种,如果不能如法修行的话,现在不怕死,一天到晚去忙和修行不相应的事情,到死的时候后悔了,抓胸、跳脚都是没有用的!平常我们往往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真正要抱怨的是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去如法修行,这是真正修学佛法的人应该知道的。这个就是思决定死这个根本当中的第一个因相--死一定会来,没有任何因缘能让死主退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