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当生起。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于自道非为迂缓。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再说对上根利器的人,如果这共道的功德他以前已经生起的话,现在一修就起来了;如果还未生起,由于修习共下、共中的法,也很快就能生起。真正重要的是从下面的基础做起,有了下面的基础之后才能引导向上。所以对自己该走的路,也没有因为从下面走起而变远了,这一点是我们要了解的。《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这一段,就像前面破除邪执中所说的“数数水洗、数数火烧”的道理一样。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圣者无著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
讲完了以后,再引二大传承的开派祖师龙树菩萨、无著菩萨这两位圣者的教诫。龙树菩萨说:我们必须要先得增上生,生生增上,得到暇满人身,渐次渐次地把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增长,藉著世俗谛增上,后面这个决定胜才能真正地生起,所以说“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也就是告诉我们引导的次第,必须是先增上生(统摄在下士),然后决定胜(从中士到上士)。
无著菩萨说:诸菩萨要想引导众生修集善品,应该好好地观察众生的条件,是下劣的、中等的,还是广慧的。如果是下劣的就告诉他跟他相应的,最浅近的那一部分,要是中慧的就为他讲中等的一部分,是广慧能深广地学习的,才告诉他最幽微、最深奥的教授。这就是菩萨引导一般有情的次第,是我们该学的。这两段无非是证成《广论》三士道如次引导的原因。
【圣天亦于《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此说道有决定次第。敬母善巧阿阇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
除了三士道以外,还有显密道次第。圣天菩萨是龙树菩萨的心子,在二胜六庄严当中,最主要的就是龙树、圣天两位大菩萨。他特别说先要把到彼岸乘(也称为波罗蜜乘,就是显教)修好,这是建立基础,然后渐次进入密乘。所以在三士道之后,加上密乘。他统摄这个内涵说:“为了引导我们刚刚开始学佛修行的人,慢慢地转化趣向于胜义,世尊告诉我们,这走上去的方便就像阶梯一样。”
《四百论》也说道的次第是非常确定的:“先遮止非福(这是共下士的),中间破除我(这是共中士的),后断一切见(是上士的),如果这样,那就是正确善巧的引导方法。”敬母阿阇黎也说:“就像我们的衣服要染颜色一样,首先要把衣服洗干净,再染上颜色。修行的次第也是一样,先以施等善法慢慢地转动净化他的内心,然后渐次引导他步步深入。”
月称阿阇黎也引用这些教授为根据而成立道次第。我们汉地认识月称阿阇黎的人不太多,实际上他是非常重要的祖师。在《宗大师传》里有一段文说,宗大师因为要学最究竟的空正见,而怎么学也学不到,所以他想到印度去学。而当时各宗各派对空性有不同的说法,他也不晓得哪一种见解才是究竟的。后来见到本尊,本尊告诉他:“如果到印度去,你将来会有成就,可是你的很多弟子都是加行位、资粮位的菩萨,西藏很冷,印度非常热,从很冷的地方到很热的地方,他们会受不了,会丧失生命,因此不如留在这里。你留在这里,虽然暂时不能通达空性,将来一定可以得到。”
本尊还特别告诉他:“月称论师是上方世界的一位八地(不动地)菩萨,也是真正对真俗二谛达到圆满的圣者,为了摄受这里的众生,所以投生到这个世界来。关于龙树菩萨对于空正见的决择,有很多不同的传承,而以月称菩萨所引导的为最究竟。”所以现在藏地不管哪一派,都是持月称的见解。(佛所说真正的中心教授是空,这个空是空性而不是没有,我们千万不要误解。)关于空性的决择,由于大家都是依龙树菩萨、圣天菩萨,这没什么争论,但下面的弟子有各种不同的论点、说法,所以宗大师见到本尊的时候,本尊告诉他月称菩萨讲的才是最究竟的。
【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关于道总建立,大体上已作了文字上的简单说明,最后再作个简单的总结。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你的修行是碰到什么就去修的话,不但会出差错,而且“一生善行终成过失”,一番好心很认真去做,做到后来反而变成过失。应该对这条菩提道整个的次第,当中的每一部分有什么内涵、特征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量、为什么要安立这样的次第,都要把握清楚,得到定解。然后照著这个定解去做,既不可以增多,也不可以减少,那才会有所成就。
整个菩提道的次第,这里叫做道总建立,我们对于这个道体的全部要有基本的概念。理论如果你们认真听,也许还可以记得一段时间,否则过两天就忘记了。怎么办呢?这条菩提道我们尽管没有走过,可是可以从平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去观察,对于你真正要追求的目标,去思惟为什么要追求这个、要如何步步深入去圆满它,对这些内涵如果事前没有正确认识的话,真正去做的时候一定会有障碍。我们常常说“总别”,总与别是分不开的,总就是整体的大目标,要达到这个大目标,必须依次第层层深入,这个次第跟大目标之间是紧紧相扣的,这观念非常重要。
比如要举行一个法会,如果能够一开头就对法会的整体认识清楚,晓得怎么配合去做,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不但不会争论,而且会觉得本来就是这样。因为事先规划了,还没有实际上去实践,并不晓得会有什么问题,因此一旦发生问题,你心里就很清楚,你前面的准备是对的,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划去步步解决,万一做不到,再回来检讨。假定事先没有这个概念,匆匆忙忙就去做,做的时候果然各方面不能配合,那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好好去思惟观察,这个时候就会对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有很深刻的认识;认识了以后,照著这个方法不断地去思惟观察,把它建立起来。
甲四当中先是道之根本亲近知识,之后进入修心。修心先于有暇身劝取心要;正式取心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道的总体建立,第二部分是根据总的去正取心要。这个总的跟下面的次第关系,就是整个道体最重要的部分。简单地说,道的总建立就是一个总纲,正取心要就是根据这个总纲再分出细目。譬如我们要建一栋大楼,首先请建筑师画设计图。我们去看这图的时候,翻开第一张,是一张透视图,你一看这张图,就可以把整栋大楼的全貌把握住;下面就是总平面图,各部分怎么配置,透过平面跟立体彼此间的对照,就能把整个大楼的内涵看清楚;然后下面一张一张,怎么从基础一层一层地到屋顶,每一层里边细部的配置等等都很清楚。
或者用另外一个比喻,比如要从基隆到高雄,如果你路线很熟悉,那么你根本不用担心;如果你路线不熟悉,就要藉地图来引导。通常完整的地图会先有一张总地图,把整个台湾地图画出来,基隆是北端的一个圈圈。从基隆要到高雄去,依次第必须经过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一步一步下来。实际上基隆是圈圈吗?当然不是,但是你必须透过这个,才能把次第看得清楚。道的总建立也是一样,第一步应该依止老师,这是前面的准备;之后要学习下士,这是必经的过程,相当于地图上的一个圈圈;然后是中士。为什么要这样走,必须在这张总地图上面才看得清楚。正式要走的时候,你只看那圈圈会走吗?当然不会,所以还需要一张详细的地图,从基隆出发经过台北,那张详细地图把整个台北画得很清楚。因此在总表上面的圈圈就变成画得很仔细的一张可以指导进入细部的地图,你根据这张地图,按图索骥走下去就对了。
通常我们把这个概念叫做“总别”,其实事无大小都不离总别。这句话老同学听了何止千百遍,始终都是在谈这个概念,问题是听过后是不是真正触动你的心,能够去应用,这是主要的关键。《广论》处处告诉我们,听的时候要听清楚,听后遇境如理观察思惟,才会对我们所学的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那个认识跟闻、思相应的,我们称之为比量。现在引导我们正确地解决无明愚痴的就是比量之智,这是我们修道必须了解的。总别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科判次第实际上就等于刚才所说的总地图,用圈点表示彼此的关系与距离,以及经过时有可能遇到的叉路,所以它对我们非常重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