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二、所为义。今初﹞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
以下、中、上这样的次第来引导的原因分两部分来讲:第一是正确地告诉我们,为什么由下、中引导到上士的原因;第二是这样引导的目的。凡夫都在轮回生死之中,能使我们转变趣向大乘,真正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在发心,要发殊胜菩提之心。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做觉。觉有几种,二乘也叫觉,譬如独觉(又叫缘觉),现在这个觉叫胜觉或者大觉,是最殊胜的觉悟,也就是佛。
发无上菩提心是要“为利有情愿成佛”,誓愿自己要利益一切有情,要救他们出生死,这只有成佛才能做得到,发这样的心,才是无上菩提心。内心真实地生起这样的心,就可称为菩萨。所以下面引《入行论》说,如果能够发起这样的大心,哪怕才一刹那,尽管我们还系缚在生死轮回当中受种种苦恼,但是因为发了这个心,此时就成为佛子,就进入大乘之数,算是菩萨。善逝就是佛,善逝子就是菩萨。如果这个心退掉了,你也离开了大乘,不再是菩萨。
【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令于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处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趣入大乘的门就在发无上菩提心,发了这个心就是菩萨,什么时候这个心退失了,就不是菩萨。因此,我们真正要想趣入大乘,应该以种种的方便,努力策励自己想办法去发这个心。发菩提心有它一定的方法,要先修发心的利益,先去了解发心有什么好处,了解了发心有非常大的殊胜利益以后,自然就推动我们不断地去修,这个心就发起来了。譬如我们要到美国去,去之前如果先了解到美国有种种的好处,心里不断地去思惟,那想去的心就会很强盛。又比如我们听说藏系还保留著最好的佛法,不断地谈藏系佛法的好处,我们心里就会很希望去学,这是同一个道理。对于想得到发心胜利的这个渴求之心,要全心全意使它勇悍、增广。如果只有一点点的话,是不灵光的,遇见一点小挫折就想退了,所以要把它加强。勇是勇猛,悍是强悍,内心有了这样的力量才经得起挫折。所以想得到发菩提心胜利的这个心有了以后,还要继续修,一方面使它增长勇悍,一方面把它增广扩大。除此之外,还要修皈依、七支愿行等,这些就是集聚资粮。
简单地说,先生起发心的欲乐,为了策发欲乐,要了解它的好处;想得到发菩提心好处的这个心,还要令它增长勇悍、加深加广。此外,还必须净罪积资,皈依和七支行愿就是净罪积资的殊胜方便。这整个内涵是引导我们进入菩萨道最殊胜的教典《集学》、《入行》两部论上所说的。
【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
发菩提心的胜利有两种,一种是现前增上生,一种是毕竟决定胜。对现前增上生的好处分两方面:一方面能净除过去所造要堕落恶道的业,而且在善趣中能不断增上、改善。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得到善趣乃至出家了,可是十圆满中有很多还不圆满,当然,我们绝对不希望退堕到三恶道,退堕固然不可以,还应该不断增上改善。我们眼前所有的修行,重点都放在这个上头。现在这里说,发了菩提心就能够净除很多以前造的堕落恶趣的因,也可以遮止将来再造恶业,发菩提心有这么大的好处,这是从断恶方面来说的。
【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
另一方面,我们修行除了断恶,还要积聚资粮,发菩提心对于积集资粮也有极大的好处。以前已经造的种种善业,由于发了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它会增长广大。没有发菩提心以前所造的善业,感了果就没有了,不会增长广大的;现在发了这个心以后,它不但不会消失,还会继续增广。而且将来新造的善业,由于发了这个心,也会无穷无尽地增长,发心的利益是这么地大。
我们整个的修行无非是净罪集资,一旦发了这个心以后,净罪方面,过去已经造的罪自然会消失,未来不应该造的恶业就不会再造;集资方面,过去已经造的善自然会增广,而未来应该做的善事,因为菩提心的等起,它自然会增长无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造业时内心的意乐、动机最重要;我现在发心要救一切众生,而且要救到他成佛,这个心是何等地广大,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如果任何事都以这样的心情去做,当然这个功德就会非常大。而我们现在平常的心,仔细检查都是无明相应的贪嗔痴之心,相对之下这是为什么发菩提心会产生这么强大力量的原因,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
毕竟利义是指解脱(就是二乘)以及一切种智(成佛),这也是有了菩提心就容易成办。
【若于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唯空言,观自相续,极明易了。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
对于现前增上生或者毕竟决定胜(成就无上菩提),假定没有从内心发起真实的希求心,只是嘴巴上说:“这个好!我要发菩提心!”那都是空话。是不是真心希求,观察自己的内心就很清楚。真正修行的人要看自己,所以佛法称为内明。如果外表做得很好但内心不一样,这不是修行人。修学佛法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进一步来说,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因果,这是修行人必须认识的。所以现在我们了解了,真正的利益就是增上生和决定胜,而要得到这两种殊胜利益,就必须先修共中、共下的意乐。
【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
发菩提心的根本因是慈悲,慈悲的特点是与乐拔苦,也就是所有的好处都要给他,而且由我亲自给他,他的痛苦由我来帮他拿掉。因为大慈大悲要解救一切众生,只有佛才办得到,由于我现在做不到,于是内心当中必然会一心一意想成佛。这种心必须是真实的,现在我们虽然不是真实有这种心,可是理论上这个次第是应该这样走的。
【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入行论》云:“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现在有一个很普遍而且非常严重的错误,认为怕生死流转是二乘行,大乘菩萨不怕生死,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死当中流转,不需要希求解脱。实际上错了!真正的大慈悲是要救一切众生,因为感觉到世间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痛苦。这个感觉你要自己先亲身感受,假定自己在生死轮回当中,明明是众苦逼迫,生老病死,作不得主,而且永远流转,可是你根本不知道,没有感觉,还说要救人,那不是很荒唐吗?必须是自己感觉到非常痛苦,一想到生死流转的痛苦就汗毛直竖,无法忍受,一心一意只想跳出来,想到别人也是这样,要帮助别人跳出来,这是大慈大悲发起的根本。
现在我们根本不晓得世间苦,还乐此不疲放不下,却借口说:“厌患生死苦是小乘行,你不要去学它。我是大乘行者,是为了救别人啊!”这简直是骗自己,可是我们普遍都犯这个毛病。所以自己必须对生死中的痛苦无法忍受,假定“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内心对轮回之苦没有感觉,却说我要救别人离苦,那不是开玩笑吗?所以必须修共中(就是专门对生死轮回之苦产生很深刻的感受)而策发菩提心。这一点我们要很明确地认识。
发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大悲,慈是给与快乐、愿意帮忙别人,悲是拔除痛苦,希望帮别人解除痛苦,所以这里一定牵涉到一个根本问题--苦、乐。慈悲是大乘菩提心最主要的根本,这根本从哪里来?一定要先知道苦乐问题;生死轮回当中的真相终究是痛苦的,要对这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愿意从痛苦里跳出来,求真实的安乐之处。如果自己都感受不到,还说要帮别人脱离痛苦,岂不荒唐?所以一定是自己感受到生死轮回是极端痛苦的事情,进一步还愿意帮忙别人,因此才由中士进入上士。《入行论》说,我们假定对于生死轮回的痛苦感受不到,尚且不能自利,何况利他!也就是说,必须了解轮回生死的痛苦,自己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对自己有真实利益的。现在连这个都不知道,连作梦都没梦到,还说我要救别人,那不是很荒唐吗?
【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所以,我们必须要遵照著下士、中士的次第上来。在下士当中,了解造了恶业以后会在恶趣受种种痛苦的道理,了解了以后一定会想脱离这个痛苦,因此进一步找痛苦的原因是由造恶业而来,就不愿意、也不敢再造恶业,而要造善业,这就是下士的内涵。进一步想:虽然我造了善业,可以从极端痛苦的三恶道当中跳出来,人、天比之于三恶道是好,可是实际上还是在轮回当中,问题毕竟还没有解决,迟早还要掉下去。寂静就是息灭了烦恼,不会再造跟烦恼相应的流落生死之业。息灭了烦恼即使还有业,也不会感果,就可以得到寂静的快乐。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从生死轮回当中跳出来的话,就算生到善趣,还是在痛苦之中。透过这样的思惟,才真正感觉到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绝对是痛苦的,于是自己一心一意想跳出生死轮回。
我们了解了三有的真相是绝对的痛苦,因此一心想跳出来,有了这样的心情,进一步推己及人,比度自心:我自己要跳出来,当然也愿意帮忙我周围最亲近的人,从父母开始,乃至一切人。慈悲是希望周围的人也同样得到快乐、解决痛苦。这个心有了以后,怎么样才能够真的帮忙别人解决苦乐问题呢?这个我们凡夫是做不到的,只有究竟成佛。一心一意为了究竟解救一切众生,使他们脱离生死轮回,我只有成佛,发这个心就叫菩提心。
透过前面这样依次第一步一步推进,了解下、中士道是上士必须共同经过的,是生起菩提心必要的条件,我们称它为方便;因此并不是要我们停在前面的共中或共下,只为了后世安乐或出离生死,而是为了发真实菩提心,所以必须经过这样的方便及次第。
【如是又于彼二时中,思惟归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归依等。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
下、中士是整个修行根本的必要条件,对于其中所讲的道理,如思惟归依,为什么要归依、归依有什么好处、如何归依等等,而正归依是法,法主要的内容就是说明业果缘起的必然法则,对于这些道理都要好好去思惟。并要多方面努力去集福、净罪。无始以来由于对事实的真相不清楚,根据错误的认知造了种种的恶业,必须要把它净除,这称为净罪;罪净除之后走我们该走的路,这条路我们非常陌生,所以要在这方面多努力,这就是集福。
就像小时候一天到晚都在玩,父母叫我们去读书,心里面实在不想读只想玩,但是为父母所逼,或者自己了解这样下去不好,必定有逼迫自己转弯走到正确方向的一种力量;进一步要去读书的时候,由于习惯使然,心里还是觉得读书实在很痛苦而喜欢玩。想做这种不相应事情的心,这是我们以前集聚的,要净除它,现在我们在生死轮回中要净的罪就是指这一点,也就是把跟法不相应的心除掉。去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怎么写字,看起来很轻松,自己拿起笔来写,就是不成字,原因就是我们对该做的事情还不习惯,因此要不断地努力去做,这就是集聚资粮。
净罪集资这两件事情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到,也不是随便做一下就行,要从各方面去做,所以说“多门励力集福净罪”。配合前面修的根本去做,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是要依照《广论》这个诸佛的心要所引导我们的去做,这都是修菩提心之前必须的准备工作。治就是对治错误,修是修改,不断去集聚资粮,使得我们身心渐渐生起跟菩提心相应的效果,所以前面的归依、七支行愿,这些都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