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聚见者,谓缘取蕴,计我我所,染慧为性,我我所见。】
以前我们传统的翻法叫“有身见”,现在《广论》上面翻为“坏聚见”,印度原文的音译则是“萨迦耶见”。“有身见”就是我们执著有一个实在的身体,实际上这个身体是色法的四大,加上心法的受、想、行、识所组成,我们称它为“五取蕴”。以前翻译为“五阴”,后来翻成“五蕴”。“蕴”是积聚义,就是很多东西聚在一块儿成为一样东西,譬如很多原子结成分子,分子结合成一个个体。你所看得见的,一定是它跟它同类的东西聚在一块形成的。又譬如说一碗饭,那是很多煮熟的米装在一起。所以不管是色法、心法,同类集聚而成为很明白的一个东西,这个叫蕴。
我们的身心原来就是色法和心法,心法最主要的又分成受、想、行、识,由这五类东西集聚而成。为什么又称它为“五阴”呢?“阴”就是阴暗、覆盖,因为它会覆盖真相使我们看不见。所以“萨迦耶见”所缘的这个东西,它具足两个特征--集聚为性,而且能够隐覆事实的真相。在这个五蕴之上,我们执著有一个实在的“我”,所以叫做“坏聚见”,或者“有身见”。坏聚见或有身见本身并不就是这个五蕴,而是以这个见解去缘这个五蕴,这点要清楚;就比如眼睛本身并不是眼睛所看的东西,而是以眼睛去看所看的东西。所谓“坏聚”就是这个见解所缘的,也就是我们的心所执取的对象,我们执取在五蕴上面有一个“我”跟“我所”,所以它不是五蕴,而是执这个五蕴以为我、我所的这个见解才是“坏聚见”。这个是心的一种作用,心的作用是能够去缘境,譬如我看见一样东西,被我看见的东西,并不是我能看见这个认识的功效,而是用我的眼睛去看我所看的对象。例如我前面有一个钟,这个钟当然不是我能认识这个钟的眼睛,这个很明白。所以我们能缘的这个心识去缘五蕴的蕴体,因为“染慧为性”,“慧”就是这个能缘的认识作用,可是这个慧错误了、颠倒了。这种错误、颠倒的认识作用,在五蕴上面执著有一个我、我所,这样的见解称它为“坏聚见”。下面就解释为什么称它为“坏聚”。
【其中坏是无常,聚是众多;为欲显此所见之事,唯是无常,非一之法,全无常一补特伽罗,故为立名曰坏聚见。】
“坏”是指无常,“聚”是众多;我们这个染慧所看见的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无常的,也不是独一存在的,但是我们会以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一无二的“我”,“补特伽罗”就是数取趣,所以这种见解称为“坏聚见”。这部分大家要花一点时间好好地去认识和了解。
下面会讲到“边执见”等,这些见解都是“染慧为性”;“慧”就是辨别、观察的一种能力,而这个能力被染污了。所谓“染污”就是指颠倒、把事情看错了,而这种心会相续不断。产生的功效是,明明错误的却以为正确、有害的却以为功德,反过来,有功德却以为有害,所以叫做“染慧”。
【边执见者,谓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计为常恒,或见断灭,无从此没,结生当来,染慧为性。】
它也是染慧为性,由于这个染慧去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执著这个五蕴上有个独立自主的我,这种见解称为萨迦耶见;有的人说这个我是恒常不变的,有的人说会断灭的,而它既不是恒常不变,也不会断灭,我们称这个为“中道”。真正的中道叫正见,如果你见到了正确的内涵--不常不断,那就是中道正见。如果看错了,不是偏到常的那一边,就是偏到断的那一面,这种见称为“边执见”。
边执见有它一定的内涵,对于能执的这个见是什么,所执的对象是什么,缘著这个对象你把它错误判断成什么,这三个要弄得很清楚。我们缘著萨迦耶见所执的这个在五取蕴上依蕴假立的“我”,认为它是断或常,这个就叫做“边执见”。佛出世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无明、执著,大部份的人根本完全在无明当中,什么都不知道,要跟他讲他也不会管,这些先不谈。实际上如果要想解决生死问题的话,一定要学很多、知道得很多。印度当年很多大外道不是执常就是执断,像外道六师几乎都是执常边,认为人有个灵魂,这个灵魂是永远不变的,就像一栋房子坏了,但是房子里面的主人是不会坏的,房子坏了可以搬家,房子的形式是换了,住的人却不变。一般人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就是这样,但以佛法来说,并没有灵魂这个东西。
但如果我们又完全否定掉前后世,认为人死了就算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就叫“断灭见”。这个又错了!所以又不能说它没有,又不能说它有,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的确事实上众生有它相续的一个特征,不能说它一成不变,但是也不能说它死的时候就断掉没有了。《宗义宝鬘》上面真正要讲的主要内涵就是这个,透过了这个认识,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因为缘起所以不能说它是断无;因为是性空,所以不能说是有,这是一般普通的解释。应成派的说法就恰恰相反,实际上,因为是缘起所以是空,如果不空它不能缘起而有,这里我们不细谈,只是简单地说明一下。对于边执见所执的内涵,但愿同学理论上先去认识,认识了以后进一步去思惟,把这个理论在我们生活当中去运用,这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
【见取者,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中随一,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执为最胜,染慧为性。】
所谓的“见取”是指缘著萨迦耶见(就是有身见),或者是边见,或者是邪见,这三种错误见解的任何一个。以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比如以萨迦耶见为例,就是同时缘萨迦耶见及此见之所缘有漏五蕴,把它看为最好、最殊胜。现在世间人都是把五蕴看成最重要(或者是五蕴全体,或者是五蕴的一部分),这个就是“见取”的一种。
【戒禁取者,谓缘坏戒,可舍之戒,及诸行状轨则,身语定转,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见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染慧为性。】
“戒禁取”同样是染慧为性。凡是要修行都要照著戒条,不对的不要去做,对的应该去做,所制的这个戒有它一定的原因。戒禁取所执持的戒本身是错的,根本不可靠的,所以叫“坏戒”,是应该舍弃的。或者是根据这种戒条所引申出来很多细的法则,也都是错误的,可是我们却执著以为是对的,跟著它去做,所以叫“身语定转”。所有这些错误的禁戒以及“缘彼所依之蕴”,就是以为靠著这个身体持守这些错误的戒条,就能净除罪障、解脱烦恼,这是一个根本错误。
戒的内涵就是我们为了得到解脱生死殊胜的果报,所以要从因地上面下手,要学三无漏学,而三无漏学是从戒开始。这个可分两部分:不该做的不要做,该做的努力去做。但是戒不仅仅是这个形相,还要了解为什么要持戒,因为这个是解脱生死最究竟、最殊胜的正因。万一对解脱的因把握不准,而执著其他不正确的、应舍不应取的戒,这个才是“戒禁取”。其他一般各式各样的禁忌等等,如果不是为了解脱而立的,就不是戒禁取,而是属于和邪见相应的。见取跟戒禁取是针对解脱果位,及达到这个果的因来说的,见取是“非果计果”,“戒禁取”是“非因计因”。见取是执著这种见解跟这个见解所依的这个蕴体,以为它最正确、最对,实际上它并不是正确的果。佛法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该求的正确殊胜的果呢?至少要罗汉果以上。要达到这个果一定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这个是达到果的因。执取错误的因,以为是正确的、最殊胜的,这个就是戒禁取。
【邪见者,谓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或计自在及胜性等为众生因,染慧为性。】
最后是“邪见”,广义来说,除了上面几种错误的见解以外,世间其他一切对事理不正确的认识,不管是对色法、心法,都属于邪见的范围,其中真正最重要的是这里所谈的几个特征。前面共下士讲十恶业的时候,也有提到邪见的内涵,就是谤因、谤果、谤作用。前世造作的业因,会感得未来的果报,所以前后世是相续的,有这样的业因,产生这样的功效,如果认为这些都没有,这是一个错误的见解。前世后世之间是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这种错误的见解就是否定它、毁谤它。既然这样的话,那他们认为一切事物是怎么来的呢?有一些外道就说我们世间的一切东西是“自在”〈就是大自在天〉造的,另一些外道说一切事物是由“胜性”(或叫“自性”)变化而生成。或者还有一种说法,说万法本来就有这种特性,没有什么原因。如果我们推广去看,除了佛法以外,现在我们所有的各式各样的概念都是邪见,同样都是染慧为性。
【此十烦恼,是如《集论》、《瑜伽师地》、《释五蕴论》,所出而说。】
大师把烦恼分成十个各别的行相,是根据上面这几本论来说明的。认识烦恼的特征或者说体相,这个是对我们最最重要的。如果不认识烦恼,其他不用谈,因为将来我们真正要对治、要消灭的就是这个。就像我们要去消灭敌人,如果敌人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你怎么去消灭敌人呢?烦恼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法又叫内明的原因。
学习认识烦恼的体相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这个绝对不是个文字!平常任何一个好东西,如果我画一个图,告诉你它的名字叫什么,你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好处;你必须亲自尝到它的味道,而且能够吸收消化,对你产生真正的功效,这才重要。同样地,现在我们学这个文字名相,那是最粗浅的,只是引起我们的希望、好乐,知道原来有这样的好东西啊!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得到,也不是真的知道了,这一点是我们应该认识的。世间的学问都是知道了文字以后,还需要实际去工作以获得经验,何况更深一层的佛法?因此,真正学佛的佛弟子,对于苦集二谛,必须透过所学的文字,进而一步一步深入。这时候师、友对我们绝端重要,不依靠师友我们无法认识正确的佛法,这一点希望各位同学很认真地去思惟观察。
我们先认识烦恼的体相,了解它是错的。既然它是错的,怎么会生起?它有什么害处?我们怎么去对治它?这些就是这里所要表达的内涵。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烦恼的体相,对治自己的烦恼,这是“自利”;自己能够解决了,推己及人去帮助别人,这是“利他”。一旦离开了这个,那整个的佛法不管是小乘或大乘都没有了!所以在了解了烦恼的体性以后,再说它是怎么生起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