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旅游 > 旅泰指南 > 正文

BBC微纪录片–人生就是戏

在越南出生长大的安妮,在因缘际会下,认识了住在台湾南部嘉义的张先生,夫家是经营传统戏曲的歌仔戏班(注一),在夫唱妇随下,安妮不仅说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也将台语发音的歌仔戏曲唱得婉转动听。

诚如此微纪录片的片名,安妮的人生确就是戏;她不仅工作与生活与戏曲紧密结合,且她自己的人生剧本,比起台上铨演的故事,只怕更为曲折,亦或更加动人。

或许藉由安妮的故事,能让我们思忆起自己生命中的某一片段;又或能让大家思索整个社会、社群,又带给了这些新住民了些什么?

除了这个精短450秒的微纪录片–“人生就是戏”外,BBC中文在七月时还会推出,“越来*愈台”的微纪录片系列,藉时期能和大家一起来关心新住民的议题。

注一:歌仔戏(台语发音:Kua-á-hì),约于20世纪初发源于台湾宜兰,主要的唱本系掺杂了古典汉诗、汉文的文言文,并以闽南语发音为主;其中野台歌仔戏常在庙宇为酬神而搭台演出,亦为目前台湾民间最兴盛的传统戏曲之一。常见的是午晚两场演出,且因暮光变化,日场演出大致采“幕表戏”的表演形式;所谓幕表戏,即所谓“作活戏”,由剧班中的戏先生讲说剧目情节大概,大略叙述走位及表演过程,其余则交由演员临场表现,故演员之间与文武场都要有极好的默契。而晚场则更聚焦于声光及音乐的表现,另演出者唱功也更为突显。 歌仔戏的角色(行当)本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种,但在与其他剧种的交流后,渐渐演变为“八大柱”,包含:小生、副生、苦旦、副旦(又称花旦)、大花、老旦、丑角、彩旦。 而在初期时常可见男扮女角的演出,但自四十年代后,因着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多是女扮男的反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BBC微纪录片–人生就是戏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