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报道,「令计划儿子的车祸,是意外还是阴谋?周永康到底洩露了什么国家机密?」据凤凰网瞭解,这些很可能是今年「两会」上,外媒最关心的问题。
对中国的「两会」报道,外媒显然最关心总理记者会。这是一年中,中国总理唯一直接回答记者问题的场合。
总理的工作报告、财政报告,「两会」期间的央行记者会,也是外媒关注的重点。外媒普遍关心经济增长率、军费开支。比如《纽约时报》现驻香港记者储百亮,他会在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报告出台的第一时间,划出报告中他认为的重要内容,然后由北京分站的记者协助采访。
《纽约时报》记者还告诉凤凰网,他们也关心户口改革、环保问题、党内民主、国企改革等。
「新疆、西藏都是外媒一向关注的,尤其是当年有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今年山西也会是个有趣的关注点。」有外媒记者告诉凤凰网。
重大会议曾是「最高机密」
「1987年的十三大,是中共重大会议首次向外媒开放。在我印象中,在那之前,大概是1985、1986年左右,『两会』开始向外媒开放,」现年63岁的CNN北京分社社长吉米告诉凤凰网。
吉米是中国最资深的外媒记者。他是菲律宾人,从1971年开始就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于2014年12月退休。1977-1981年,他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他的同学包括李克强、薄熙来。
「早年,重大会议都是最高机密,」吉米说,「作为外媒记者,我们连会议的准确日期都没法知道。一切信息只能靠猜,靠到处找人打听小道消息,留意各种微妙『信号』。」
早年,吉米会开车在人民大会堂附近转悠,如果看到有很多车停在外面,他们就会敏感地估计「又在开重大会议了」。
另一个渠道是新华社消息。那时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某一天新华社发稿说某某重大会议「胜利闭幕」,外媒记者才知道有这么个会议。
两会记者证,对外媒来说「很容易」
对许多国内媒体来说,跑全国两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能弄到多少张记者证?各媒体都会想方设法申请尽量多的记者证,很多地方媒体可能只能弄到两三张,使两会记者证更显珍贵。
但对外媒记者来说,申请两会记者证几乎是「易如反掌」。「通常我们申请多少张,官方就会给我们多少张,」多位外媒记者都证实说。
不过,总理记者会是有特殊记者证的。通常每个外媒只发给一张记者证;像CNN这样的电视媒体能得到两张,供文字和摄像使用。
「两会」期间,「阵容」最「强大」的外媒机构是路透社。路透北京分社近30人的外国记者队伍通常会「全员出动」。
对路透社来说,跑全国两会除了参加总理发布会,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跟许多国内媒体一样:堵代表。
「我们会把手头一些选题拿去问代表们的意见,即使他们不愿发表看法,也是可以写入稿子的呀。比如我们可以写:就此问题,我们连续采访了三位代表,但人人都三缄其口,表现得极为谨慎……各省的开放日,会让我们去听;我们对部队方面的事情也非常感兴趣,」路透社记者林洸耀告诉凤凰网。
「路透社是外媒中,跟中国政府关系『最不坏』的,」有其他外媒记者向凤凰网如是称。
《纽约时报》也表示,他们北京分社的所有人都会申请两会记者证,主要是「以防万一」。但他们的人手不像路透社那样充裕,因此不太可能跟进会议的所有议程。
对「两会」报道,路透社最多
对中国「两会」的报道,各外媒根据自己的特点,报道数量不尽相同,但近年来都有上升的趋势。
报道数量最多的,显然是路透社。从2011年开始,路透社每年都制作「中国两会」的专题。其2014年的专题页面名为「2014中国两会视角」,其中包括「代表访谈」「经济前瞻」「民生议题」「金融财税」等栏目;还有「多媒体报道」,通过幻灯片展示「服务人员在两会开幕式开始前摆放水杯」「雾霾连日不散,民众哀叹呼吸难」等。
而像《纽约时报》、CNN这类媒体,因版面等原因,不可能制作大量关于中国两会的报道,就走「精制」路线。据吉米称,2014年,CNN北京分社的五名记者,共制作了6篇关于「两会」的新闻报道。
这些报道不太会像国内媒体那样紧跟会议日程,像CNN这样的媒体,更多会就某个预先策划的主题来制作专题,比如「灰霾」「反腐」等,被称为「Package stories」。
「通常两会开幕、闭幕那天,我们会特别忙,」吉米告诉凤凰网,另外如果出现重大人事变动,他们也会「特别忙」。但通常来说,两会期间,还都属于正常工作,不见得会比平常更焦虑。
「两会已经是例牌,就像美国每年的国情咨文报告,虽然很重要,但毕竟是可以预见的新闻事件,没有突发事件引起的关注高,」吉米说。
2013年,总理李克强首次亮相记者会时,《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了记者会的情况,对新总理的风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篇的标题是:「中国的新总理说,他追求一个公正的社会」。《纽约时报》留意到李克强出身相对平凡,不像前任总理温家宝那样喜爱引用中国古典诗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外媒:最关心令计划儿子之死是否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