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21日曝光并下架的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品,主要涉及三宗“罪”:滥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防腐剂和超限量添加着色剂。而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介绍,60种面制品中,有35家企业生产的36个品种集中在郑州市管城区。一个区何以集中如此多的滥用添加剂厂家?当地的食品监管为何未起作用?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郑州市质监局目前仅确定6家企业8个批次产品,其余厂家早已停产转产去向不明,无处追查。
厂家监管者均不知违禁添加来源
自从5月22日看到郑州被曝光了36种“问题”面制品后,李长根一直想搞清楚,禁用防腐剂苯甲酸,从何而来。
作为郑州市平江商会秘书长,李长根是上百家湖南岳阳籍企业主的带头人,这些企业主在郑州开办调味面制品厂。北京曝光问题面制品后,郑州质监部门封停6家有证企业,其中就有商会会员企业。
“大家很纳闷,平日生产中,从不使用苯甲酸。”5月25日,李长根一脸疑惑。
同样疑惑的,还有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处长肖燕丽。
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认定部分面制品添加了苯甲酸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二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调味面制食品》(DB 41/T 515-2007)。
肖燕丽介绍,河南标准明确,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参照糕点类、膨化食品类)。郑州市质监局出台的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四种:山梨酸钾、丙酸钙(钠)、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而糕点类食品中明确禁用苯甲酸作为防腐剂。
“也就是说,苯甲酸检出,意即违规。”肖燕丽解释说。
被曝光的有证厂家负责人,用成本说明使用苯甲酸无利可图。
郑州市管城区北斗星食品厂两批次产品,因“苯甲酸、甜蜜素”超标被通报。该厂负责人周宏否认使用了苯甲酸。他介绍,允许添加的防腐剂,虽然单价比苯甲酸多出十几元,但成品中防腐剂成本仅占整个成本的1%,正规企业不会“为省这点钱去踩红线”。
企业主怀疑增白剂面粉是元凶
李长根和其他几家企业主动找专家咨询,经专家分析,苯甲酸可能来自原材料。
李长根引述河北工业大学食品系专家的话说,面粉增白剂有效成分为过氧化苯甲酰,氧化后会生成苯甲酸,起防霉作用。而调味面制品中,原料面粉占70%~85%。自今年5月1日禁用增白剂后,之前添加过增白剂的大量面粉需要消化。李长根推测,这可能是出现苯甲酸的原因。
不过,更让人头痛的是,即使面粉中添加了增白剂等添加剂,当地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也无力检测。
据郑州市管城区周氏食品厂熟悉检验工作的张立新介绍,厂家采购面粉,只需要检查4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产品检验报告。面粉厂进场前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水分、灰分、面筋、白度以及含砂量;而面制品出厂前需要检验的项目包含:感官、水分、食盐、净含量、菌落总数以及大肠菌群;上述过程中,添加剂的检测仍然缺席。
郑州多家面制品厂老板坦言,一个标准化验室,需要600万到1000万元,企业没有设备和能力检测添加剂。
李长根透露,他曾找到面粉供应商,“他们承认使用过增白剂”,但因无法找到存货,调查陷入迷途。
正规企业称遭到冒牌导致上黑榜
上了“黑榜”的企业,还怀疑遭遇了产品被冒牌,导致添加剂超标。
有证企业北斗星食品厂“宫廷牛筋”和“过桥米线调味面制食品”两个批次,分别在北京顺义“大展鹏图食品批发部”和房山“良乡惠尔鑫超市”,被检出“苯甲酸、甜蜜素”不合格。这家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镇汪垌村村角处的厂子,现已被贴上封条。
“我们根本没有生产过这两样产品,也没有向北京市场发过货。”企业负责人周宏坚称,北斗星食品厂2008年拿到生产许可证,至今仅做过两种产品,“西洋参”和“饮酒豆干”。
同样,有证企业万幸食品厂,所产“快乐男声”面制品,在北京顺义“喜萍顺发商店”被检出甜蜜素超标。企业王姓负责人坚称从未向北京发过货。两人介绍,冒牌生产现象在这个行业非常普遍,此前他们有过这样的遭遇。两人怀疑,被通报产品可能是别人“冒牌”所产。
据万幸食品厂负责人王某介绍,经销商曾告诉他,一件假货至少可以多赚10元,而成本则因造假而降低。“正规企业需要34项标准,小作坊什么都不要。”
王姓负责人透露,他曾在江苏常熟支塘镇发现假冒麻辣厂13家,包装印刷厂1家,“只要给钱就给包装袋”。他的产品在常熟被冒牌后,多次前往打假,“每次都找不到窝点,只得打道回府。”
周氏食品厂的张立新远赴东北打假,结果也以失败告终。“他们冒充我们的品牌和外包装,甚至留的厂址和电话都一模一样。”
同在郑州的湖南籍企业主李远征赴山东打假两个月,发现4个窝点“比我的厂还大”,和工商部门查处时被打伤,身上至今留有伤疤。
监管部门称一整治加工点就转移
对于原料添加了增白剂和被冒牌的说法,河南省和郑州市两级质监部门只称,目前重点是排查和整顿,具体违规原因仍需调查,问题面制品溯源需要时间。
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处长肖燕丽介绍,超市进货渠道,也是调查重点。该局曾派人到北京协查进货渠道,“但工作缓慢。”
河南省质监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左斌认为,要锁定问题产品厂家,需要抽样单等一系列证据,而调味面制品等生产分散,流动性大,隐蔽性强,易成监管死角。
实际上,追本溯源一直困扰着当地食品监管部门。
调味面制品加工厂齐聚郑州,始于2005年,湖南、四川老板前往办厂。肖燕丽介绍,集中郑州办厂,原因有三:河南是面粉大省,取材容易;紧挨食品批发市场,物流发达运输方便;地处城乡接合部,人力充足,劳动力廉价。
2007年以后,该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纳入质监部门许可证监管范围。但很多无证黑窝点、小作坊,“藏身城中村民房中。”肖燕丽介绍,郑州不只一次专项整治,乡镇政府领导甚至带领调查组进村,挨家挨户撬开出租屋,砸机器、拆电板,“但查了村东头,转移到村西头,或从一楼转移到二楼。”
另外,当地企业主,仅湖南平江人就占85%~90%,多为老乡或来自一个家族, “一有风吹草动,互相通知,跑个没影。”
当地严查仅追出6家企业
面对溯源难题,监管部门采取了非常措施,目前收效不佳。
郑州市质监局局长刘建峰介绍,5月22日获知曝光信息当天,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次日6点前,封存样品,企业停产。郑州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质监部门设置从区县一级扩大到乡镇和村委一级,一把手必须签责任状和承诺书,发现黑窝点,必须从严打击取缔。
随后,郑州所有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被令叫停。肖燕丽透露,将重新审查有证企业,“类似重办许可证”,审查中将从严管理添加剂使用。
不过,经过排查,郑州市质监部门目前确定具有生产许可证的6家企业(生产8个批次产品),已责令停产封存产品并抽样送检,而另外29家企业(或加工点)要么查无此厂,要么早已停产搬离不知去向,要么早已转产。
5月25日上午,北斗星食品厂负责人周宏正在收拾行李,准备返回湖南岳阳老家。“生意本就不好做,既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做打假。”
与他相反,万幸食品厂的王老板向河南省副省长反映了被冒牌的情况,并跟随河南调查组前往江苏常熟追本溯源去了。
- 进展
北京查明后会通报结果
曝光的不合格调味面制品,究竟是否存在一些被仿冒现象,又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对此,北京市工商局表示,目前正在调查这些食品的进货来源和渠道,具体情况暂不便透露,等查明后会对外通报。
一知情者介绍,曝光面制品往往选择城乡接合部、农村的食杂店、集贸市场等处销售。此次查出的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品,都来自上述区域的小超市、小食杂店,还有的是商贩上门供货,溯源确实不易。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郑州29家问题面制品厂家被曝光后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