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煦燕拟任中国贸促会云南省分会副会长(副厅级)。随后网络出现大量反映其履历造假材料,被网民称为“云南版王亚丽”。云南省委组织部近日宣布,经联合调查,举报并不属实。
据说这次联合调查的规模十分可观,“联合调查组先后走访人员200余人,查阅了上千件档案”,这样一次用心的联合调查,其结果的公信力原本是可以预期的,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煞费周章得出的结论却遭到了网民一边倒的质疑甚至讥讽。
有关部门最近颇不喜欢“情绪化”,现在网民对党煦燕结论的质疑看上去也未能免俗,指责一个干部造假骗官是需要真凭实据的,哪能根据生活中一些尴尬的经验,就恶意猜测和比照呢?可稍一打量便会发现,网民之所以恶意猜测,是因为官方的调查结论提供了恶意猜测的空间。
从举报材料看,党煦燕进入昆明高新区工作之前的一段履历最令人生疑,她如何从某公司驻美国分公司总裁转到国资公司做一般员工,“耐人寻味,身份是谜”。调查结论则称,党煦燕“于1989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该公司任会计”,“该公司已于2006年因经营问题被吊销营业执照,但并未注销。”请注意,在一个如此正规严肃的调查结论里,党煦燕过去工作过的单位居然被描述为“该公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公众,这个“该公司”就是被举报者和网民普遍怀疑的“河南中原贸易公司”呢?河南省工商局官网上检索不到“河南中原贸易公司”的任何信息,而众多网民更直指河南中原贸易公司根本就是一个骗子公司。此点关系到党煦燕履历是否造假的关键,联合调查组要查清这个问题应如探囊取物,但事实是这个公司的名称似乎都成了敏感信息。公众不禁要问:为什么呢?
党煦燕在高新区工作时提拔很快,是否能力突出暂不可知,但“能量突出”却很快为公众所确认。当初举报帖刚一出现,高新区对单位内部上网即进行了“党煦燕”的关键词屏蔽。面对举报,光明磊落者既可以不屑一顾,也不妨愤而通过法律讨回清白,而从屏蔽信息的动作里,人们只能看到屏蔽者内心的虚弱,并同时掂出一个女人的能量。这种能量是否与权力有关同为举报帖的重点,并附有不少鲜活生动的细节,可是调查组一句“举报反映党煦燕的其他问题也没有事实根据”,就把这样的重头戏轻轻打发了,未免辜负了举报者搜集大量证据的苦心。
就在党煦燕履历造假疑云引爆网络的前夕,轰动全国的“河北王亚丽造假骗官”一案刚刚宣判,人们记忆深刻的是,当年查处此案甚至惊动了中组部和中央巡视组。而现在“云南版王亚丽”案,始作俑者和最后调查者都是决意要提拔党煦燕的有关部门,明白了这一点,公众对调查结论的普遍的不信任感是否可以被理解呢?
XX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云南版王亚丽”调查结论没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