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近来面临严峻的风雪天气,许多地方都出现低温纪录,但位于南方,气候也丕变,湖南省会长沙上周迎来了第一场初雪,而鲜少下雪的江南,才刚过2012年冬天,上海已连续下了多场雪,气候愈来愈极端寒冷,南方要不要实施集中供暖,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网路上“希望南方也采取集中供暖”的呼声很高。
湖南省近来不但气温明显降低,降雨情况也更明显。不少长沙市民认为,尽管在气温上,南方气候没有北方低温,但却带有浓重湿气,“北方冷皮,南方冷骨!”一到冬天室内只剩2、3度,对没有室内暖气叫苦连天,要求供暖权的呼声愈来愈高。
一位网友也说,“东北的冷是铺天盖地的,粤港冷是象征性的,北京的冷是内外有别的,江南的冷则是入骨三分的”。确实,上海入冬气温跌破零度,室内却没供暖,只得在室内裹着层层大衣如粽子,不然就开空调,等到次月收到惊人电费帐单时忍痛付费。
秦岭淮河供暖分界线
地处大陆中部的湖南民众,面对内陆湿寒的气候,严寒情况更甚上海,湖南人民展开的抗寒大作战,更是各出奇招,除了电暖器、烤火炉、电热毯等电暖商品全派上用场外,湖南早在好几年前就掀起了关于室内集中供应暖气的讨论。
2010年两会期间,湖南省人大代表吴和枝就曾提交《关于南方地区集中供暖的建设》,建议南方地区集中供暖应纳入大陆十二五计划,201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递交提案,建议南方地区冬天实施供暖。
据大陆现行规定,集中供暖是以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国北方为主,但随着全球气候遽变,南方严寒也不下于北方。
例如2008年寒灾、2010年及刚过2012年冬天,上海就已下了多场
近日,上海市专家学者与民间组织便共同举办了“关注民生──上海地区冬季供暖技术论坛会”会中分析了上海集中供暖的可行性,上海对供暖的呼声与民意也愈来愈形成“气候”。
事实上更早前,2010年上海政协会议上,上海政协委员张立军就曾提案,上海冬季阴冷潮湿,把上海冬季供暖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催生这项为民生谋福的“温暖工程”,为此吸引更多境外及外地优秀人才来沪工作、生活。
但也有持保留者,认为目前秦岭淮河线是大致的供暖分界线,有不严谨之处,但供暖作为一种大规模、系统化的公共服务,南方地区仍缺乏相应经验,不能仓促上马。
不可否认,在供暖这件事上面,人们会觉得还是计划经济比较好!以北京为例,每年的11月15日到次年的3月15日,整个城区由政府统一供应暖气,在长达5个月的供暖期间,住宅每平米只一次性收费24元人民币,而且多年以来不涨价。只是全部供暖,能源消耗量之大,却也可能造成能源供应吃紧。
供暖百年分界线 传统“中国南方”,指的是秦岭淮河以南的全部地区,而这项中国南北方分界的画定,源自1908年中国地学会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提出“北岭淮水”说法,延用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大陆解放初期,基于能源奇缺,当时总理周恩来以秦岭淮河为界,画定北方集中供暖区,画定理由是累年日平均气温低于5度以下,或时间超过90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国南方寒刺骨 民众供暖权呼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