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同城 > 创业天地 > 正文

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


我的朋友去一家药厂应聘业务员,面试时就被淘汰了。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让他觉得不可思议:1.你为什么要选择做业务员?2.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3.如何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4.如何把安全套卖给唐僧?5.如何把镜子卖给猪八戒?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感到很简单,许多大老板像李嘉诚,董明珠都从业务员做起,要想当老板一定要当好业务员。
  
  关于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问题,我看过这个故事:一家生产梳子的公司招聘业务员,经过面试后剩下三个人,最后一道题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三个人回来了。结果是:
  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的寺院、推销了无数的和尚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了出去。) 
  
  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的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的主持说,这是一种对菩萨的不敬,终于说服了两家寺院每家买了五把梳子。) 
  
  丙:卖了1500把,并且可能会卖出更多。(在跑了几个寺院之后,没有卖出一把,感到很困难,便分析怎样才能卖出去?想到寺院一方面传道布经,但一方面也需要增加经济效益,前来烧香的信徒有的不远万里,应该有一种带回点什么的愿望。于是和寺院的主持商量,在梳子上刻上各种字,如虔诚梳、发财梳……,并且分成不同档次,在香客求签后分发。结果寺院在应用之后反响很好,越来越多的寺院要求购买此类梳子。) 
  把梳子卖给和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这三个人都应该算是很优秀的销售人员。但从三个人完成任务的方式上我们却能学到很多东西。
  
  甲是个很勤劳的销售人员,面对困难的时候契而不舍。最后终于圆满的完成任务,从完成任务本身是很严谨的。因为这把梳子的确是卖给和尚去使用了,不过是他挖掘了产品的另一个附加功能—挠痒。这不能不说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我们做销售或者做策划的时候也是同样,是否要把我们认定的主要功能去推销出去,哪一种是客户或者消费者最需要的。满足客户是消费者最需要的。
  乙的成绩要比甲好,在销售过程中他也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那就是大胆改变了销售人群,让不可能购买的人群去购买给需要的人。买的人不一定用,用的人不一定买。这种情况是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的。那么我们是否要盯着我们确定的目标人群不放,并一直抓下去呢?并不是所有勤劳的人都会有结果的,而在于你是否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丙的做法更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他创造了循环的效益。而且找到了一个崭新的市场。但丙的做法给我最大的启发却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道理——双赢。让别人赚到钱,自己才会赚钱。
  我也曾到过亚洲最大的寺院,那里的纪念品与和尚的用品大相径庭,但是卖的都很火爆;长城上一块“我登上了万里长城”的纪念品,刻上游客的名字就卖个好价钱。
  所以说一个业务员把一个产品卖出去并不难,关键是要打开思路,不要总想应该怎么样或必须怎么样。CCTV-2做过一个节目,现场命题:如何把搓衣板推销给现场观众?其中一个应试者让主持人李佳明和面试的公司老总在挫衣板上签名,当场拍卖,观众争相加价要求购买搓衣板,一个普通的搓衣板卖到300元,当然最后免费赠给了一位观众。另外一个应试者却想不出办法把搓衣板卖给观众,就是白送也没人要,因为用不着搓衣板,只有央视名人签名的搓衣板才有收藏价值。
  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人,没有谁不穿鞋的。这个问题是把鞋卖给不穿这种鞋的人。我讲一个事情,商家为了促销,打着妻子要给丈夫买红秋衣避灾的口号,短期内市场上的红秋衣销售一空,连多年卖不出去的红秋衣都被抢购。什么每年12月分姥姥要给外孙买腊袈(衣服)保平安;还有什么女儿要给父母买闰月鞋的谣传,但是人们都当真,这样可以把鞋卖给不穿鞋的人了。说明了一个问题,只要找到合理的销售方式,把一个产品卖出去并不难。
  关于如何把安全套卖给唐僧,镜子卖给猪八戒的问题,看似很难,唐僧是一个美女坐怀不乱的和尚,不可能用安全套的,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妇孺皆知的歇后语。让猪八戒买镜子也不容易做到。条条道路通罗马,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产品的人。有句话说的好:逼急了,老鼠深夜向猫推销产品.如果换一种思维,我们也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把安全套卖给唐僧,把镜子卖给猪八戒。

ヘ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