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财经 > 经济观察 > 正文

焦点:中国债市花样风险或引草木皆兵 银行忧虑腹背遭殃

路透北京5月3日 – 中国近期各类信用事件成为金融市场乃至社会的焦点。除了传统的国企信仰被打破,风险事件也是各有“不幸”,花样翻新。看似点状的事件却增加了市场的恐慌和对政策的过度猜疑,而涉事的企业以及监管部门的处置手段更令债券市场蒙上暗尘。
在半年时点临近之下,季节因素的叠加令资管机构草木皆兵,采取更加保守的投资策略,或增加市场波动。而信用事件当中,无论是作为主承的卖方角色,还是作为投资者的买方角色,银行无疑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面临腹背受敌。
“千奇百怪的特色式违约集中显现,信用风险事件由点状向系统性扩散…有关近期的信用违约事件,市场有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被视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信仰’崩塌了。”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指出。
天风证券认为,近期发生的中铁物资、河北和海南提前兑付等信用事件的发生,恰如在这个早先市场比较认可的领域,投下了“信用炸弹”,颠覆了市场对中国特色信用文化的认知,进而导致了风险从点状向系统性扩散的风险。
回看国企主体的信用事件,也更令人脑洞大开:中铁物资发布公告申请相关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交易;河北宣化北山债与海南城投中票拟提前兑付;渤钢集团将其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的优质资产天津钢管的股份予以转让;中国城建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从央企变成由一支基金控股的民企。
一位知名券商的资深固收研究人士指出,市场其实已经不是在担心刚性兑付后,迅速进入市场化,而是担心一些国企有意耍赖,甩掉自己的债务包袱,要不也不会在近几个月连续曝出这么多风险事件,现在反而民企在债务违约后的处置偿付更加积极诚信。
一位中铁物资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人猜测,铁物资相关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交易可能也有深意,公司负债率比较高,再融资受约束,且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靠自己维持债务滚动确有困难,所以希望造成些影响让国资委和银监会介入,和小孩儿哭闹有点像。
多位投资和分析人士的担心也得到了证实。上周五晚间,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称,决定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对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实施托管,并成立中国铁物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国铁物债务重组等工作。
对此,多位债券卖方与买方都表示,铁物资偿债“可能悬了”。一位投行人士称,“诚通在处置央企债务上口碑并不好,有通过诉讼资产保全等方式转移资产的可能。”
企业和监管的处置态度也引发了市场草木皆兵的猜测。另有中铁物资PPN的投资人向路透表示了担忧,尽管该公司1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私募债的集中到期时间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但投资人已经开始害怕公募债若违约会牵连PPN的兑付,而沟通中,发行人对PPN的兑付问题也没有明确保证或回应;“甚至有投资人猜测正在研究的债转股可能会让债券投资人变成股东”。
一位商业银行投行部门人士指出,恐慌既来自发行人的态度,也来自此前制度的缺陷,比如优质资产的转移,在债权人保护条款里没有做约束,在以前比较粗放发展的时候,募集文件里面只是约定要予以公告。
**资金谨慎却埋新雷**
不少资管机构人士反映,之前爆发了一段短时间的基金赎回潮,原因主要是一系列国企风险事件打破了历来的投资信仰,而不少基金手中拿了很多此类企业发行的短融、超短融,恐慌情绪触发基金赎回;当然,季末时点叠加资金面紧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信用事件爆发,很多基金面临赎回的压力很大,信用债流动性较差,只能抛掉利率债去换钱,基金公司主要持有的是国开债,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国开债收益率波动较大。”一位公募基金固收投资经理指出。
尽管近期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已经趋于平缓,也看不到基金以上升上百基点来抛债的激进行为,但是资管机构正酝酿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或带来新一波市场波动。
一位股份行分行同业部门高管表示,4月底,国内上市公司集中公布年报,大量财报出来而产能过剩企业的状况估计不好,因此是一轮集中负面信息的发布,结合此前的信用风险案例,市场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与意愿有更悲观的预期。
“可能这一轮将出现的债券抛售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还会叠加6月末,银行时点考核、流动性季节性偏紧的因素;综合考虑不久后的时点效应和近期信用事件带来的市场情绪,市场的影响可能是做乘法的。”上述同业部门高管称。
信用事件资管行业的影响好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多米诺效应还不止于此。一位银行固收交易员指出,现在银行委外业务也很谨慎,银行委外的意愿普遍还是比较强,但是有的银行会出投资黑名单,规定委外的资金不能涉及某些资质较差的发行主体与行业。
“银行委外现在已经不是大撒把,资金委托后还会有管理,之前也会在合同中写明,委外客户会看资管机构具体买了什么的标的,如果感觉有风险,甚至会让受托机构卖掉。”一位涉及委外业务的基金业人士称。
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鸡肋,资管机构在股权投资上再次出现抬头迹象,且风险偏好有升高趋势。一位股份行人士透露,市场已经有银行资金以2:1的比例进行配资的业务,此前该类业务限制了单票投资的比例,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了允许资金全部投资单票的情况。
**银行两头不讨好**
在债市,银行通常会扮演作为主承销商的卖方角色和作为投资人的买方身份。信用风险爆发,银行无论是哪个角度都是最大的受害者,并存在长期隐患。
作为主承,银行主要收取的是投行中间业务收入,但却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不管是按法理还是按道理,债券违约都应该找发行人,但问题是发行人不还钱也没有钱,那就谁能出钱就找谁,还得逼银行贷款。”一位中型商业银行投行部人士诉苦,很多投资人认为发行人之前发债也是部分偿还银行贷款,现在银行也有责任把钱退回来。
上周四,海南交投发布公告表示该公司取消2014年第一期中票持有人会议,也决定终止债券赎回事宜;该公司公告称,作为联席主承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函复发行人海南交投,提示潜在影响,并建议审慎决策,此后国开行还反映投资者诉求,保障投资者权益。
公告发布当晚,国开行此举深受市场人士赞誉,也被誉为债市的“拆弹部队”。主承发行债券难,取消发行也不容易。4月以来中国信用债一级市场寒意逼人,因信用风险事件密集发生,令一度火热的买需迅速冷却。据路透不完全统计,4月初至22日,已有逾百家发行人取消或推迟发行超短融、短融、中票及企业债等,累计规模995.4亿元。
另一位股份行投行人士坦言,其实取消发行更麻烦,发行人初衷并不远推迟或取消发行,因此会先让主承向下引导发行利率,经过引导后还不满意,就只能取消发行,但这还要和交易商协会沟通取消,之后要再重新走发行流程。
而作为买方身份的银行目前更加诚惶诚恐,近期的债转股成为悬在银行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称,债转股还在研究中,应该还有段时间,人行还是比较推崇市场化,不过发改委是站在产业经济的角度,尚存在博弈;而债券投资人担心的公募债券债转股应该没有可能,主要的对象还是银行贷款。
“如果对当前有债务违约风险的国企进行债转股,对其他债券投资人是有利的,但对银行肯定不好;银行信贷转股后,等于把优先偿还权让渡了;如果违约后其他债券投资人去起诉破产,作为股东的银行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债务扛下来。”一位商业银行资管部门人士认为。
另有一位券商银行业资深分析人士也表示担心:像渤海钢铁这种把最好的优质资产剥离出去,如果债转股很可怕,银行除了没有了利息收入,未来可能还要维持企业运营、偿债、养活职工,还要往里贴钱,最后成为“僵尸银行”。(完)

犭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焦点:中国债市花样风险或引草木皆兵 银行忧虑腹背遭殃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