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礼伟 学者
2011年7月在泰国大选中获胜的他信妹妹英拉,曾在竞选会场上大声说:“我总是听他信说,他无比想念他的人民。那么就让远在迪拜的他听听(我们的声音)吧!”泰国前总理他信在2006年被军人政变赶下台后长年流落异邦,但2011年的泰国大选中,他信仍无处不在:他信遥控为泰党的竞选策略,他信能否获赦回国成为选战焦点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为泰党和民主党两大阵营的竞选纲领,都是“他信政治经济学”的翻版。
所谓“他信政治经济学”,就是在多元竞争的政治生态中,用各种显性的惠民政策收买选票,重点吸引构成全国人口多数的下层民众,打造自己“爱民如子”的口碑,制造对自己的个人崇拜,从而巩固个人权力地位的一套政治竞争策略。应当说,这是一套消耗型的短期行为策略,但他信就曾用这套策略在政治竞争中屡获成功,在泰国广大农村建立起深厚持久的影响力。
此次在大选中获胜的他信幺妹英拉·西那瓦,其政纲走的就是他信路线,而英拉的选战成绩如此漂亮,也和民众对他信的惠民政策深深感念有关。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动荡在泰国城乡制造了更多生计窘迫的民众,这使得“他信政治经济学”的选战效果更加明显。
当然,英拉作为政治上的新鲜人也带有自己特色。首先,不同于他信主要关注农村底层选票,英拉提出的惠民政纲是全民式的,施惠对象还包括了城市公务员、中小企业主、大学生;其次,不同于他信强硬敢为的风格,英拉以更为谦和细腻的形象笼络民心。当然,英拉获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选民们已见过太多男性政客没有把泰国治理好,于是只能———“信他妹”。
“信他妹”的前提仍是“信他信”。英拉的选战政纲沿袭了哥哥的亲民风格和福利买票策略。她和为泰党提出的民生福利承诺包括:将每日最低工资由现阶段5美元至7美元提升为10美元;全面提高公务员和职员收入;免除工作头5年的个人所得税;向农民提供补贴化肥等农资产品;降低曼谷10条轨道交通票价;降低企业税;首套房和首辆车免购置税;60岁以上老人随年龄增长增加津贴;提高应届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保障;为贫困地区小学生每年提供80万台笔记本电脑;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继续推行他信首倡的“30铢医疗政策”等等,从而试图在广大底层民众中建立起英拉和为泰党的“恩主”、“救主”形象。
而阿披实领导的民主党的选战政纲,同样模仿着“他信政治经济学”的买票逻辑和底层路线。福利承诺包括:将现行最低日工资两年内提高25%;划拨部分国有土地,分发给25万贫困农民并给予地契;以化肥补贴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25%;继续减轻小额贷款受益人的负担;由政府提供担保,使更多贫困群体成员可绕过金融系统信用机制获得贷款;扩大社保范围;全民免费医疗;实现18岁前完全免费教育,向23万大学生提供教育贷款;增加60岁以上人群的养老金;向首套房购买者提供两年零利率抵押贷款;增加政府对柴油和天然气价格的补贴;向低收入家庭免费供电等。
为泰党能战胜民主党,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其民生福利清单比民主党的要长一些。那么,为泰党和民主党的这些施政承诺可行性、可信度究竟如何?比起某些把巨额资金投向大型工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泰国政客们承诺把巨额资金投向民生福利领域,固然有可取之处,但短期内如何筹集到这些资金、谁来埋单?政策实施后会不会加剧通货膨胀?这种靠政策拨款的福利政策能否持续?这些问题都是“他信政治经济学”的软肋。
事实上,在他信执政时期,他的这套民粹做法就曾引发政府开支庞大、鼓励消费和低息贷款政策导致农村家庭负债增长、通货膨胀等问题。此次为泰党提出的“大米新政”——— 政府出高价购买农民大米,也已引发了国内、国际大米市场的涨价预期。前日香港媒体曾向笔者问起这项新政对香港人的影响。米商估计价格较低的越南大米将更受欢迎,泰国的大米出口势必受到打击。相对而言,民主党不赞成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稳定泰米出口价、改由政府补贴粮农的做法似更合理一些,但上台的是为泰党。
“他信政治经济学”还有一个消极之处是其惠民政策主要集中于看得见的短期物质投入,但对需长期经营、收效甚慢的公共事务缺乏关注。2006年8月,他信宣布从当年10月起向全国小学生每人提供一台廉价笔记本电脑。但是9月份他信就被军人政变赶下台。现在,英拉再次提出向小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泰国小学教育发展要做的事很多,为何5年过去了,他信兄妹念念不忘笔记本电脑?无他,这事人人都看得见,有极强的口碑效应。
那么,谁更善于现场演绎“他信政治经济学”?他信和英拉,虽然是巨富一族,但擅长现场作秀,说话极有煽动力;反倒是出生于医学教授家庭、在牛津受教育的阿披实,每次到底层拉票时总是那么拘谨。不过,政治舞台上有了政党间的民生福利政策竞争,受惠的到底还是老百姓——— 前提当然是要牢牢把握住作为选民的投票和对比、选择权。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外国学者评泰国] 他信政治经济学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