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家在“最牛房车”上


冯增不抽烟,却爱喝几口小酒,每天干完活,媳妇会在旁边的小超市买一瓶啤酒,一家人一起吃顿简单的晚饭。冯增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感到家的温暖。



豫G33425是冯增这家的“门牌”号码。



蜗居在中巴车上休息不好,每到中午冯增就会躺在旁边修车铺打个盹。
中巴车“楼层”不高,冯增旁边是媳妇给他捡回来的老板椅。

打工23年仍望房兴叹,冯增只好将五口之家安在一部即将报废的中巴车上——“史上最牛房车”就这样诞生了,一住就是5年。
冯增的“家”在河南省郑州市的郑蔚路上,居住面积不到十平方米。这座房屋特别之处在于,它采用的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金属材料,外加四个车轮。这栋住宅绝对能抵御八级地震。但它的缺陷是冬天冷、夏天热。因为在这条喧闹的马路上只有冯增一户人家,见到豫G33425这个“门牌”号,就找到了冯增的“家”。“家”里饲养的两只狗,自然承担起了“保安”的重任。
38岁的冯增并不是房地产商,却对郑州市区的房价了如指掌。根据地理位置,他很快就能报出那个位置的商品房价格。初中毕业的冯增习惯每天读报,房地产广告一条也不会错过,尽管报纸上的广告字体小得像蚂蚁。
冯增在郑州市打拼了23年,做梦都想拥有一套住房,成为这座城市真正的一员。
1987年春节过后,15岁的冯增背着一床棉被从河南淮阳老家来到郑州市,学汽车修理。当年的房价每平方米不过几百元。可冯增学徒期间没有收入,还要交押金。1996年,冯增回到老家,在三间大瓦房里娶了媳妇。结婚当天,冯增对新媳妇说,这三间大瓦房的房龄比我的年龄还大,将来我一定要在城里买套商品房。
在大瓦房里度过蜜月的冯增回到城里后,房价又涨了一倍多,刚成家的冯增很显然买不起。1998年大女儿出生了,可房价又涨到每平方米1500多元。到了2001年,冯增有了两万元积蓄。是买房,还是求发展?媳妇说这点钱也不够买房呀,还是先开个小铺子,等挣到了钱再说。冯增用这笔钱在郑蔚路上租了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门面房搞汽车修理。夫妻俩辛勤地劳作,但是除去各项生活开支后,钱所剩无几,距离买房仍然遥远。
冯增总是安慰媳妇再等一等,房价肯定会降下来。2001年,二女儿出生了。在冯增掌握的信息里,仍然是口袋里的钱不够买房。2004年,媳妇生了个儿子,这下可把冯增高兴坏了,说什么也要实现买房计划。可房价就像是翻跟头一样上涨,市区房价已达每平方米五千多元。冯增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挣的钱永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
2006年春节过后,冯增觉得不能再等了。他给自己造了个“房子”——借着修车的方便,他花8000元买来一辆即将报废的中巴车改装成“房车”。从此,这辆中巴车就一直停在冯增的汽车修理铺外,只是发动机从没运转过。
这辆破旧的中巴车加上油还能行驶,但五年来没挪动一步。每当缺少零部件都从这辆中巴车上卸下来,倒车镜也成为家人梳妆打扮的镜子。小儿子身边的DVD是冯增买来给他学习用的。
媳妇刘宗英说,就这巴掌大的地方每天还要细心收拾一下。


冯增的两个女儿放暑假回老家了,小儿子留在身边。他跑过经常被大风吹倒的电视接收器。

女主人刘宗英开始精心布置这个“家”。她将车内分为三个区域:前面部分是驾驶舱,后面部分并排摆了两张钢丝床,她带着三个孩子挤在一起。中间部分是“客厅”,是全家人吃饭和孩子学习的地方。刘宗英说,刚开始怎么也不习惯,光马路上的噪音就受不了。再加上车体一头高一头低,人睡在车上是个斜坡。后来发现是地面不平。冯增说这个好办,将南边两个轮子的气放掉就可以了。小儿子高兴地说:爸爸太有本事了!
省下的房租钱,冯增买了台21英寸的彩电,但几乎成了摆设。因为没有接闭路,冯增只好在车顶架了一口“锅”。可是车顶不平,每到刮风下雨“锅”就被吹下来。虽然已经更换了两个接收器,但仍然看不到他每日必看的房产信息。
两年后冯增又买了一台空调,但车里密封性太差,前后有四块玻璃都是用塑料薄膜代替的。冬季还好,可以生炉子取暖。到了夏季实在热得受不了,晚上9点以前开空调都起不了太大作用。
刘宗英平时喜欢穿黑衣服。她说,每天帮着丈夫钻车底,浑身油乎乎的,黑衣服耐脏。在中巴上生活了四年,如今也习惯了,只是生活上很不方便:丈夫住在驾驶舱里,翻个身都很困难。我带着三个孩子住后面,孩子们也都长大了;再说,车上四处透风,连个窗帘都没有,很多事都不方便。不过这里的治安很好,也没有贼,不然谁敢住车里?
冯增的修理铺每月除去房租和三个孩子上学等费用,只有两千多元节余。如今的冯增不打算再做买房梦了。他不知道,他“房子”的照片已经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房车”。
冯增说正在和别人商量再买一台大巴车,改装成三居室,这样生活的空间更大些。

А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家在“最牛房车”上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