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富也二代 穷也二代

曾在某社交网站上读到过一篇叫作《如何鉴别富二代》的热门帖,内容极其切题,从外表打扮、物质享受、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各方面,一一列举了关于富二代的鉴定方法,并破除假富二代的迷思,其“学术”的程度简直堪比文物鉴定,而最有趣的神来一笔则在文末:“隐藏最深的富二代其实就是……”,紧接着一个链接。
  迫不及待点击,没想到“隐藏最深的富二代”原来直达自己在那个社交网站上的主页!啼笑皆非之余,不禁狐疑:“我什么时候也变成了富二代了?”
  当然,那只是个网络整人小把戏,但无可否认的是,作为被媒体命名的一批新“人种”,除了见诸于报端上的花边新闻之外,富二代就真实地生活在我们周围。
  但中国到底有多少“富二代”呢?去年年底,福布斯中文版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发布2010年《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千万富豪达38万3000人。报告同时显示,中国大陆的亿万富豪已超过两万名!
  我认识几位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和将二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封将的子女),我曾经严肃询问过他们其中的一位富二代怎样看待被冠以“富二代”的头衔,他说:“搞得像取了个日式名字,姓‘富’名‘二代’。”然后,再追问不出多余的感受。
  而另一位此刻正忙着应对“婚礼傲客”的富二代,让我记得相当清楚的是,去年6月偶遇,当时他还能丝毫不受侵扰、神态自然地走过北京朝阳华贸CBD,那时候他只上过中国版《Men’s Style》的封面,并没有太多人认识;而现在阖上关于他铺天盖地的报道之后,我传了几个手机简讯给他,也顺便祝他新婚快乐,就只能得到一句“谢谢,最近比较忙,不便接受采访,以后有机会”的回复了。
  像他一样,很多富二代的身份演进和境遇转换看起来简直像一种约定俗成的默许,自知成为媒体追逐焦点和话题人物,当然也只能依套路办事。女性被大沙文主义物化(objectify)的年代还没有终结,又时兴起物化富二代了,反正富二代的显著特征不就是物质的“物”吗?
  于是,我们看到富二代霎时间占领了新闻版面:无论是富二代和女明星的感情纠葛演绎出多段郎财女貌的韵事、还是富二代飙车撞人案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更有与富二代抗衡的穷二代势力崛起……嘲讽、批判、戏谑种种言行之下,富二代俨然成了 “炫富”、“败家”、“纨绔子弟”的代名词,网上一片不绝于耳、愈演愈烈的挞伐声浪。
  很难不让人联想起中国人典型的“仇富心态”,仇富、仇商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自古以来,富商巨贾通常都被打上极其负面的烙印,新社会格局和法制制度下,再也做不成“打土豪、分家产”的抄家灭富之事,只好借助仇视语言来宣泄愤怒。
《人民论坛》杂志所做调查显示,九成网民关注“新富家族”的崛起,但也因为财富空间被压缩,产生仇富心态;而影响“新富家族”群体形象的因素,40.2%的网民选择“新富家族”搞官商权钱交易,27.3%的人认为是富裕群体没有负起应有社会责任,有21.6%的人认为他们为富不仁,剩下8.6%的人觉得家族经济是“原罪”。
  财经作家吴比表示,为富不仁、权钱交易是存在,但被过于放大,不能代表整个群体形象。他认为,仇富情绪的产生可能经过了几十年的累积,普通人财富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像30年前依靠个人的直觉和胆识就能经营企业,成为富豪的难度更大。
  经济评论员邹啸鸣指出:“从本质上讲,中国的老百姓是‘羡富’的,只要先富者的财富能得到稳定的保护,‘穷二代’们都会向着富裕奔跑”。
  富和穷,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说“富不过三代”,那“穷不过三代”也并非空口白话。只要努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是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但是,改变处境,绝不是仇富、怨世所能做到的。
  这富二代也好、穷二代也罢,若还是想不透彻,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ν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富也二代 穷也二代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