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好人底线节节败退

自陈光标成名以来,荣耀和质疑就始终如影随形,此番再度引发争议,本也不足为奇。但值得关注的是,公众在自发集结、为其打「名誉保卫战」时,普遍弥漫一种「好人不多,不可苛求」的情绪。
有人认为,即便所谓借首善之名拉项目的指责不是空穴来风,也与借行贿、谄媚和裙带关系跑官要官、抢项目、与民争利的行为有本质区别。有人则直言,严格来说,目前中国没有什麼事情经得起社会放大镜的研究,即便表面廉洁的官员,一经细究也成了阶下囚。更有人慨叹,当今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像陈光标这样的人,即便有些瑕疵,也足以成为难能可贵的道德表率了。换言之,扯大旗为陈光标鼓与呼的人们,并非从心底里推崇他的情操和品德,而是在周遭信用普遍匮乏、公德濒临崩溃的现实环境中,勉为其难地将其认定为「好人」。
何以「好人」的底线会「节节后退」,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当下中国,道德的约束性前所未有地被弱化了。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道德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拜金主义滋生蔓延,社会诚信严重缺损,假冒伪劣比比皆是。近段时间,前赴后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挑战社会道德伦理,一连串的道德沦丧个案几乎变成了普遍现象。近日温家宝总理公开怒斥「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和广泛思索。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职业底线都在全面下滑,──养猪户在饲料里添加瘦肉精,奶农往牛奶里掺杂三聚氰胺;商人坑蒙拐骗;科学家为利益忘却良知。当公理和常识因为稀缺而成为标杆和榜样,人们对底线的要求就只能一低再低。
难怪有民众戏言:我们不再期待食品的营养美味天然绿色,只要没毒或毒性不大就可以了;进城务工的农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不再重要,只要不被欠薪就满足了;到政府机构办事遭遇潜规则吃拿卡要都可以忍耐,只要潜规则过后能办成事就谢天谢地了;婴儿可以安全地长大而不必时刻提防人贩子,家长就烧高香了;官员贪污也不是不可以原谅,只要少贪点或贪的同时不忘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就可以在地方收获「清官」的美名了……
道德底线既然被称为底线,就意味这是不可再逾越的一道「红线」。但可怕的是,近几年这个底线似乎已经「下不保底」,不断地打开下跌空间。很多我们曾经强烈谴责和愤愤不平的东西,已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无可奈何的选择,道德底线被频频突破,已构成对社会公序良俗的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中来分辨「好人」与「坏人」,当然,无论与黑心赚钱却一毛不拔只会炫富的有钱人、还是与权力寻租、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官员相比,陈光标都算得上一个「好人」。只是,这不应该是事件留给我们的最终启示。某种意义上,陈光标是否「好人」并不重要,而道德资源的严重短缺、道德底线的急剧萎缩和后退,却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悲情现实。当道德、规则甚至法律通通被无限度地破坏和践踏,中国社会俨然已经迎来了必须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分」。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好人底线节节败退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