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大陆年轻作家韩寒抛出的三篇文章 招致骂声与赞声一片

2011年的最后几天,原本进入淡静期的中国网络,突然因为年轻作家韩寒抛出的三篇文章《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而引爆热战。
  韩寒撰文反对革命,招致骂声与赞声一片,但激烈的争议也透露出在当前社会氛围下,“革命”话语与想象在舆论界还是有相当市场。
  三篇文章在韩寒的新浪博客上吸引了超过240万阅读量,逾5万条评论,以及2万多次转载。此外,借由境内外多个网站转帖,读到这三篇文章的读者又是一大数字。
三篇文章吸引240万阅读量

  今年圣诞节前后,新浪微博与境外微博推特上针对韩寒“反革命”言论的争论,成了中国网络上的最热话题。
  在中国语境下,“革命”是既有正当性又高度敏感的字眼,将“革命”、“民主”、“自由”高调提出来讨论,韩寒的大胆与系统性论述获得不少美誉。不过,也有大量反对者批评他思想片面,也有人痛批他“被五毛”(即拿了政府利益说政府好话),宣称要“唾弃韩寒”。
  在《谈革命》这一篇定调文章里,韩寒开篇不久就表明立场:“革命是一个听上去非常爽快激昂并且似乎很立竿见影的词汇,但是革命于中国未必是好的选择。”
  他对中国民众对自由与公正的渴望很质疑,认为“自由”或者“公正”在中国没有市场”,“因为除了一些文艺和新闻的从业者,你走上街去问大部分人,你自由么,他们普遍觉得自由。问他们需要公正么,他们普遍认为不公正的事情只要别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就可以了。”
  他解释称,大部分中国人眼中的自由,与新闻、言论、政治自由都没有关系,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比如说自由喧哗,自由过马路,吐痰,稍微有点社会关系的人自由违章,自由钻各种法律法规的漏洞,自由胡作非为。好民主必然带来社会进步与更加法制,这势必让大部分并不在乎文化自由的人们觉得有些不自由。
认为自由公正在中国没市场

  在以问答方式书写的文章里,韩寒表示,革命不可能不遭到镇压,但作为假设,如果真的发生了革命,他预见中国式的领袖“八成独断专横自私狂妄狠毒又有煽动力”,革命到最后也将演变为掠夺式的均富。届时,亿万富翁已经出逃国外,倒霉的是中产、准中产甚至准小康者。革命经过了五年十年,老百姓特别期盼出现铁腕独裁者,整治秩序,收拾局面。
认为自由公正在中国没市场

  他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有革命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急需要改革的国家”。
  在第二篇《说民主》里,他强调民主迟早会来到中国,但延续着第一篇坚持中国不可能发生革命的论点,他相信中国民主到来的过程“可能有点平淡”。
  他又提出,中国共产党有了8000万党员,加上他们的亲戚,党组织就是人民本身;所以中国更要着眼改良,法治,教育,文化才是根基。
  在发表于12月26日的《要自由》里,他又以自己“不清算”为条件,“恳请官方为文化,出版,新闻,电影松绑”,“希望文化界可以和官方达成共识,各退一步,互相遵循一个约定的底线,换取各自更大空间”。
  今年29岁,拥有粉丝百万,喜欢赛车的韩寒,在中国社会上一向以叛逆形象示人。他的上述言论让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大跌眼镜。
  官方媒体则给予正面回应。《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一连刊登三篇文章,肯定韩寒“说实话”,韩寒博文引争议是中国之幸。
  该报本周一的社评,将韩寒的博文形容作“网络舆论的一次回摆”。
  该社评写道,中国舆论场上这些年盛行对体制的“批判竞争”,对批判艺术和激烈程度的追求尤其成了互联网舆论的基本色调。它迈过实事求是的基线越来越远,快速形成实事求是的短缺。
  社评表示,求真和求是的“回摆”将重新获得力量,前提是中国近年的改革的确在往前走,“广东对乌坎村事件的民主处理过程,尤其增加了舆论对未来的希望。”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场“革命”话题或者“革命口水”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论热情,折射了中国政治现实与民众心理的一种内在紧张。
  中国经济蒸蒸日上,但是长期一党专政的环境下,社会隐然出现“统治合法性焦虑”。不仅是当权者会焦虑,民众也可能自觉或不自觉产生不自在或厌烦心理,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归咎于政府与体制。在此之上,官员腐败的现象实际上也没有被遏制,构成“革命”话语在中国继续有市场的原因。




批判韩寒言论

当韩寒阐述他的观点,认为中国不适合革命的时候,他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以为革命的发生与否,是一小部分精英的选择的问题,是他们要不要的问题。但是,革命从来都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中共坚持暴力治国而人民日益无法忍受的时候,革命不管如何不成熟,如何令人疑虑,它还是一定会发生。
——民运人士王丹
节录自韩寒
《谈革命》
问:中国最近群体事件频出,你认为中国需要一场革命么。
回答:在社会构成越复杂的国家,尤其是东方国家,革命的最终收获者一定是心狠手辣者。很坦率的说,革命是一个听上去非常爽快激昂并且似乎很立竿见影的词汇,但是革命于中国未必是好的选择。
  首先,革命需要有一个诉求,诉求一般总是以反腐败为开始。但这个诉求坚持不了多远。“自由”或者“公正”又是没有市场的,因为除了一些文艺和新闻的从业者,你走上街去问大部分人,你自由么,他们普遍觉得自由。
  问他们需要公正么,他们普遍认为不公正的事情只要别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就可以了,不是每个人都经常遭受不公待遇,所以为他人寻求公正和自由不会引发人们的认同。
  在中国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集体诉求的。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可能不可能有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不可能也不需要。但如果你问我中国需要更有力的改革么,我说一定是的。

Μ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大陆年轻作家韩寒抛出的三篇文章 招致骂声与赞声一片

赞 (0)
分享到:更多 ()